惯子如杀子,九大惯子特征,家长必看!

前段时间,女子当街扇母亲耳光遭路人踹倒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惯子如杀子,九大惯子特征,家长必看!

据悉,原因是该女子经常在外不归家,事发当天刚好在楼下被附近熟人看到,便打电话给起母亲。

母亲下楼后与其交谈,交谈没几句,该女子便动手打她母亲,扇了好几耳光。

惯子如杀子,九大惯子特征,家长必看!

事实上在当下,像这种孩子打父母的事例已经屡见不鲜。

是谁,助长了孩子们无知的嚣张?我们的教育这是怎么了?是学校教育的错位,还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或者是舆论引导的失误?值得每个人深思!

其实,这种问题往往都是惯出来的!下面国学君罗列了九大惯子特征,相信每位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1、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中地位高于一切,不能给孩子带来任何一点不愉快的事情,好吃的东西首先留给孩子吃;家里所有人生日都可以不过,但孩子生日必须得过,而且都要给孩子买礼物,让孩子感受到家庭“温暖”。

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是所有人心目中的“小太阳”。时间一长,孩子自然就会变的自私,缺乏同情心,不会关心别人。

惯子如杀子,九大惯子特征,家长必看!

2、当面袒护

古人言“子不教,父之过。”爸爸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做妈的往往会护着孩子:“不要管的太严了,孩子还小。”

有时候父母教孩子,爷爷奶奶会站出来:“你们不能要求太急,孩子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没有他做的好呢!”这样袒护着孩子。之所以出现熊孩子,根源就在于家长从小对孩子的放纵溺爱。

3、轻易满足

孩子从小想要什么,父母就给予什么,有的父母还会给孩子大量零花钱,这样孩子的欲望就更容易满足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必然不懂得一分耕坛,一分收获的道理。

也就不会懂得珍惜,浪费金钱的不良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惯子如杀子,九大惯子特征,家长必看!

4、生活懒散

纵容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必然缺乏上进心和好奇心,缺乏思考能力,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5、祈求央告

例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故事才把饭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6、包办替代

古人云:“不劳动者不得食.”但是,许多父母却由于溺爱孩子等各种原因,忽视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叫孩子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

所以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了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

惯子如杀子,九大惯子特征,家长必看!

7、大惊小怪

本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胆小爱哭了呢?

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时表现惊慌失措,娇惯的最终结果是孩子不让父母离开一步。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8、剥夺独立

在背上走;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来怕飞走。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还往往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造成严重性格缺陷。

9、害怕哭闹

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以上9大惯子特征,相信每位做父母的都或多或少这样做过。

惯子如杀子,九大惯子特征,家长必看!
“当孩提之时,过于溺爱,养成骄惰之气,及其稍长,务为姑息,纵其匪僻之心,恶态多般,自幼习惯,长欲其改又焉能乎?”孩子年幼时,若过度宠爱,易养成骄奢怠惰的习气。年纪渐长,言行如有不当,又宽容不加纠正,心思将渐渐偏斜不正。小时任他长养诸般恶习,长大后,怎能奢求他改正?

而我们中国古人

又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

其实,他们有些教子方法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现在的父母去学习借鉴。

一、老子:只要依循无为的原则,就没有教育不好的地方

老子在《道德经》中言“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本性,即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只要依循无为的原则,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地方。

在老子看来,人性本初是纯朴无邪的,而随着文明的发展失去了本真而多诈伪,所以要返回去,即成人返回婴孩、赤子,回复本真的天性。

庄子在《应帝王》中谈到: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这是在告诉我们,事物皆有其特殊性,强求一律,反而坏事。一个人的本真是最重要的,不要试图去改变本真。

所以,对于家庭教育,父母不能以一个标准来衡量和评价子女的优劣,埋没了他们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但在另一方面优秀的才能。

惯子如杀子,九大惯子特征,家长必看!

就像商汤、武王,虽是圣主,但却不能像熟悉水性的越人,驾着小舟浮游于江湖之上;伊尹虽是贤相,但却不能像惯于游牧的胡人,驾驭烈马,驯服野马;孔子、墨子虽然学问博通,但却不能像山居之人,在草木丛生的崎岖山路上攀登。

圣人尚且不能够全才全能,更何况一般人。

父母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子女的成长,即在教育子女时最好的方法是“顺应天性”“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