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正月裡有一種民俗活動 千人吃搶食“餄餎面” 有多好吃看照片


山西省臨汾市霍州市,每年正月二十七,是火星廟會,也是霍州的第一大廟會。為慶祝火星聖母誕辰,霍州及周邊縣市成千上萬的信眾,從四面八方湧向鼓樓北街的聖母廟焚香祭拜,祈盼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闔家安康、兒孫滿堂。

火星廟座落在霍州城內鼓樓北街。始建於明憲宗成化三年,即1467年,至今已有500多年。現廟會大殿共分三個神龕,中間供奉的為火星聖母,東面為送子娘娘,西面為痘疹娘娘。相傳子孫聖母和痘疹聖母是火星聖母的兩個姐姐,子孫聖母保佑人間生兒育女,傳宗接代;痘疹聖母保佑人間怯病消災,強身健體;火星聖母是火星廟的主神,她能替天行道,安定天下,造福百姓,安居樂業。

傳說火星聖母是城東李詮莊的荀家人,她姊妹三個,排行最小。明成化年間,火星聖母十五歲那年,李詮莊一打麥場著火,場火裡幾個頑童被火所困,火星聖母聞訊後不顧年小,奮力衝進火場相繼救出幾個頑童,而火星聖母自己卻被熊熊烈火吞沒。火星聖母的事蹟,感動了整個霍州及周邊區縣,明成化三年霍州知府崔明為紀念這個女中豪傑,主持在縣城北大街坤字住處,建立起了火星聖母廟。


每年正月二十七日凌晨,火星聖母的祝壽活動開始。首先由火星聖母的孃家——李詮莊荀姓人家在廟裡燒頭爐香,吃頭碗餄撈麵,然後上千人開始吃餄餎面。

霍州餄餎,比麵條粗而勁道,是由一種叫餄餎床子的工具壓制而成的特色麵食小吃,亦稱河漏。

可分為乾麵餄餎和稍子面餄餎兩種,二者的做法略有差異。(另外也可涼拌,如直接加入黃瓜絲涼拌。)前者是把壓制好的麵食放到配好的湯裡面煮熟然後撈出來就可以吃了,還可以在裡面加麻花、丸子及雞蛋等,這是乾麵的吃法,後者則是用清水把面煮熟然後澆上做好的稍子(由炸豆腐海帶肉菠菜等做成)就可以了。

餄餎面要"和"的軟硬恰當,揉到火候。稍子主要由豬肉絲片、酥肉、金針菇、炸豆腐、海帶絲、粉面等佐料加工調配,做成菜湯狀,吃時澆拌。

正月二十七火星廟會吃餄餎面,是當地人一種流傳了五百年的民俗活動,已經成功申請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廟裡的餄餎面裡沒有肉,都是素食。是由眾人捐款出資在廟會期間,免費讓大家吃,也叫吃搶食,一頓飯最多時有四千多人吃。

場面壯觀,人山人海,霍州人為了吃一頓餄餎面,有的從幾十公里趕來,大多人天不亮就趕來。

當地流傳一種說法,吃一碗搶食餄餎面,一年平安順利。

為了做好這頓餄餎面,從廟會的前兩天,幫忙的人就開始忙碌起來,炸豆腐,摘菜,正日子的早晨達到了吃麵的高潮......。攝影:張旦 原創作品 盜圖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