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大二生,将古老的桦树皮工艺带到了天津

一提到匠人,想必很多人第一感觉就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手艺人的形象,但是今天我们所要说的匠人,却是一位在校大学生。虽说年纪小,但在桦树皮工艺的制作上,也是轻车熟路哦。



这位大二生,将古老的桦树皮工艺带到了天津



在内蒙古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长着大片大片的白桦林。这些白桦树与鄂温克族人结下了不解的情缘,鄂温克族的人们,自很久之前就知道利用桦树皮制作各种生活用具,在他们的文化中中,桦皮有着一定的地位,这就是他们的“桦皮文化”。


桦树皮工艺与鄂温克族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他们的生活中,餐具、酿酒器、食盒、皮船等,都有用桦树皮制作的。用桦树皮制成的容器,轻巧实用,又有树皮本身的纹理,所以显得十分美观。


这位大二生,将古老的桦树皮工艺带到了天津



然而这项古老的手工技艺在以经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发展的速度相当缓慢,几近衰微。桦树皮制作工艺面临的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为了使这项古老的技艺依旧能够迸发出新的生命力,新一代的匠人们,重新拾起老一辈人的重担,将桦树皮制作融入新的元素进行新的创作。


这位大二生,将古老的桦树皮工艺带到了天津



何锐鹏,呼伦贝尔美术家协会会员,鄂温克桦树皮工艺传承人,自小跟随父辈们学习桦树皮制作工艺,耳濡目染,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入大学后仍痴迷于此,醉心于桦皮工艺的制作研究,一心想要重振该项技艺。

这个还没有脱离象牙塔的大二生,深感发展需要创新,想要桦树皮技艺能够长远地流传下去,就必须要有所突破。这就引起了何锐鹏的深思,到底怎样才能让这项技艺重新焕发生机呢?


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何锐鹏深入生活,深入调查,不断地与牧民们进行交流研究,并从老一辈的创作中,汲取众家之长,在艺术创作中,体现了原汁原味的草原精神。


这位大二生,将古老的桦树皮工艺带到了天津




这位大二生,将古老的桦树皮工艺带到了天津



何锐鹏的作品,尊重自然,尊重桦树本身的特质,保留其基本纹理,再加以硫酸进行腐蚀,喷上氧化铜氧化铁后,随着作品沉淀的时间越长,颜色就会越沉稳,越能体现出古朴、历史的味道。因制作过程中不做过多的人工雕琢,所以作品虽由人做,宛自天开。何锐鹏,他在用心制作着每一件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这位大二生,将古老的桦树皮工艺带到了天津


2018年12月26日,何锐鹏参加天津荣程集团“文化传承·致敬40周年”时代记忆分论坛活动,在活动中展出的作品,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