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論英雄之三國良將,曹仁篇(上)

三國良將系列之曹仁(上)

煮酒論英雄,且談三國人物。

曹仁(168-223年),字子孝,沛國譙縣人。《三國志》陳壽記其為曹操從弟,據《魏書》記載曹仁祖父為潁川太守曹褒,而曹操養祖父為曹騰,所以嚴格說來曹仁實為曹操的從祖弟,兩人親緣關係並不像許多人想象的那麼近。

曹家是豪門大族,曹仁這一枝也很有實力,所以當天下大亂之初,曹仁並未跟隨曹操起兵,而是獨自拉起一支千餘人的隊伍在淮河、泗水之間闖蕩江湖。《三國志》曹仁傳載其“少好弓馬弋獵”,而曹仁年紀比曹操小足足十三歲,所以出道時才二十出頭,可謂青年才俊。

後來曹操勢力在兗州站穩腳跟,曹仁很識大局地帶著隊伍跟隨曹操一起幹,沒有自立山頭。曹操任命其為別部司馬,代理行使厲鋒校尉職權。有個細節,曹操跟隨關東聯軍起兵時給夏侯惇最初的職位即偏將軍,而此時給曹仁的職位為別部司馬行厲鋒校尉。這裡的別部有編外、臨時的意思,行校尉是給曹仁以獨立帶兵的權利。可以看出,夏侯惇的地位要比曹仁更高些。

當然,曹仁年紀輕,而且是後加入的,所以這個職位已經不低。史書未記載曹仁具體何時加入曹操,《三國志》載曹仁第一次征戰記錄為征討袁術。作為史料較豐富的曹仁,如果起兵初就跟隨曹操,應當會有所記錄。筆者推測曹仁加入曹操是在曹操191年成為東郡太守後,也就是說在190年關東聯軍討伐董卓時曹仁並未加入。

煮酒論英雄之三國良將,曹仁篇(上)

曹仁重大事件之一—平定兗州,嶄露頭角

初平四年(193)春,袁術放棄南陽,計劃戰略轉移至兗州,使豫州、兗州連成一片,成為自己的勢力範圍。於是聯合朝廷(李傕把控)任命的兗州刺史金尚進攻曹操。袁術還聯合黑山軍、南匈奴單于於夫羅一同出兵。結果這群烏合之眾在匡亭之戰中被曹操打得大敗,曹仁親手斬殺許多敵人,表現非常突出。

袁術盟友陶謙此時已攻入兗州南部,於是曹操率軍迎戰。戰鬥中曹仁指揮騎兵部隊,經常作為先鋒發起突擊。曹操與陶謙主力對戰時,曹仁分兵擊敗陶謙部將呂由,然後在彭城下與曹操會合,大破陶謙軍。

此時袁術等其他勢力都已逃之夭夭,倒黴的陶謙成為曹操的撒氣筒,曹仁跟隨曹操乘勝追擊,連破開陽、即墨等數座城池,陶謙調集兵馬救援,全部被曹仁率領的騎兵擊破。

這次擊退袁術、陶謙發起的包圍兗州作戰中,曹仁連續立下戰功,表現極為出色,在曹操初期手下人才尚不充沛時,統領騎兵部隊,扮演了重要角色。

同年秋,陶謙為報兵敗失地之仇將曹操父親曹嵩殺害。曹操立即傾全部主力東征徐州。呂布趁虛而入進佔兗州,於是兩軍展開激烈的兗州爭奪戰。

興平二年(195),曹操再攻呂布,曹仁領兵攻佔句陽縣,並生擒呂布軍守將劉何。曹操主力則攻克定陶、廩丘,歷時近兩年終於收復兗州全境。

建安元年(196)二月,曹操開始向豫州拓展勢力。當時豫州汝南郡、潁川郡黃巾餘黨聚集在何義、劉闢、黃邵、何曼等人麾下,各自擁兵數萬,成為規模不小的勢力。曹仁隨曹操南下征討各部黃巾軍,在黃邵等戰死後,以何義為首的黃巾軍投降,自此包括潁川在內豫州多個郡縣納入曹操勢力範圍。

同年八月,曹操迎獻帝遷都許縣,歷數曹仁功績,拜其為廣陽太守。但曹操深知曹仁統兵的才能,並未讓其赴任,而是另加以議郎職位,仍舊統領騎兵。這樣廣陽太守變成虛職,近似於榮譽稱號。議郎級別不高,俸祿只有六百石,但擁有參與朝政的權利,對於剛剛掌握朝廷的曹操來說,需要在朝中安排些自己的親信,而曹仁就屬此列。此時曹仁在中央是議郎,在地方是郡守,在軍隊中統領騎兵,同時發揮著多個作用,是曹操最重要、最信任的得力干將之一。

建安三年(198)三月,曹操征討張繡。曹操將張繡包圍於穰城,曹仁則分兵攻取周邊各縣,虜獲男女三千多人。此時有消息稱袁紹準備進攻兗州,於是曹操領兵回撤。張繡帶兵追來,起初被曹操安排的斷後部隊擊退,但不久張繡再次殺來,曹軍措手不及被殺得大敗。這時曹仁挺身而出,親自率領部下與張繡軍交戰,同時大聲呼喊激勵士氣,將局勢穩定下來。最終在曹仁的帶領下擊退張繡,獲得了曹操的稱讚。

煮酒論英雄之三國良將,曹仁篇(上)

曹仁重大事件之二—官渡之戰

建安四年(199)二月,河內太守張楊被部下楊醜刺殺,楊醜欲舉郡歸附曹操,旋即又被眭固斬殺,眭固欲引軍投袁紹。曹操聞訊遣曹仁、史渙、樂進、于禁、徐晃諸將渡河攻擊眭固。眭固引軍打算向袁紹求救兵,路上與曹仁、史渙遭遇。兩軍交戰,曹軍大獲全勝,眭固被斬殺,其餘士兵盡皆歸降。這一事件成為官渡之戰的直接導火索,在於禁篇中筆者有詳細介紹。

建安五年(200),官渡之戰爆發,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對峙。雙方正面戰場互有勝負,局面陷入僵持,袁紹派出劉備跑到豫州南部開闢第二戰場。當年七月,劉備在汝南郡以濦強等周邊各縣為根據地,先前投降曹操的劉闢等原黃巾軍將領紛紛起兵響應。

由於豫州地界大部分是曹操招降得來,並非武力攻下,所以曹操在此根基並不像兗州那麼牢固,許多地方還是鬆散的半獨立狀態。當時天下都在觀望,支持袁紹者並不在少數,所以劉備的到來使得袁紹潛在的支持者紛紛採取行動。一時間自許都以南,豫州地界人心惶惶。曹操正在北方與袁紹交戰,南方局勢也突然嚴峻,這讓曹操深感憂慮。

曹仁向曹操建議道:“南方的叛軍以為我軍主力在官渡已經疲於應對,必定抽不出兵力救援豫州,此時劉備帶著兵強馬壯的部隊出現,正是他們舉兵叛亂的好時機。但是,劉備剛剛得到這支袁紹部隊的指揮權不久,將士們不會死心塌地跟隨他,戰鬥力要大打折扣,這時去征討定然可以擊破他們。”曹操同意曹仁的建議,於是就命曹仁帶騎兵迅速奔向濦強。果然,劉備沒有料到曹軍殺來得這麼迅速,被殺得大敗而逃,叛亂各縣全部被曹仁收復。

劉備逃回河北後,袁紹又派出韓荀,從西邊繞道包抄曹軍糧道。曹操再次派出曹仁,在雞洛山大破韓荀,自此袁紹不敢再分兵襲擾曹軍後方,只能老老實實在官渡打持久戰。

袁紹不再分兵進攻,曹操則開始主動出擊,曹仁與史渙帶兵反而去截袁紹軍的糧道,成功將一批袁軍的運糧車截住,將車上糧食一把火燒個精光。曹仁能夠敏銳地指出劉備軍的弱點,先後擊敗袁紹兩次分兵,又自己帶兵突襲取得勝利,展露出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之才。

煮酒論英雄之三國良將,曹仁篇(上)

建安十年(205),冀州、青州被曹操平定。幷州刺史高幹又舉兵反叛,屯兵壺關。曹操對高幹降而復叛的行為大怒,命令部隊攻下壺關後要將叛軍盡數坑殺。結果攻打數月都未能拿下。曹仁於是向曹操進言:“圍城戰攻城方必須告知守軍活命的方法,為他們開一條生路。如今您宣佈他們必定會死,那他們沒有退路才會死命抵抗。況且壺關城牆堅固、糧草充足,繼續強攻士卒將傷亡慘重,圍困下去將會曠日持久。現在我們屯兵於城下,攻打抱著必死之心的敵人,實在不是上策啊。”

曹操聽了曹仁的建議,宣佈撤銷屠城的命令,於是壺關守軍開城投降。因為這次及之前的功勞,曹仁被封以都亭侯的爵位。

曹仁重大事件之三—鎮守荊州,鏖戰周瑜

建安十三年(208),曹仁被拜為徵南將軍,隨曹操南征荊州。劉表於內外交困中病死,次子劉琮繼領荊州牧。不久在蒯越、傅巽等本土實力派的主導下,劉琮向曹操投降,劉備逃往江夏。

同年底赤壁之戰爆發,曹操敗退,撤回北方。曹操留曹仁、徐晃等鎮守江陵,也就是當時南郡治所。

周瑜率東吳士兵數萬乘勝大舉進攻南郡,曹仁在江陵嚴陣以待。兩軍起初隔江相望,東吳大將甘寧率一支部隊突襲了夷陵。夷陵在江陵西邊長江上游不遠,戰略位置極為重要。曹仁果斷派兵前往夷陵,周瑜親自帶兵增員甘寧,將曹軍擊退。至此東吳軍完成了對江陵的三面包圍,這樣在兩軍主力交戰前,曹仁已經處於十分不利的境地。

曹仁在城樓上,望見東吳軍先鋒部隊數千人殺奔城下而來。曹仁意圖趁東吳軍立足未穩先挫敵軍銳氣,當即招募精銳士卒,組成三百人的突擊隊,命部將牛金出城挑戰。由於東吳軍人數眾多,牛金的三百人很快被包圍。城牆上的曹軍眼看牛金等人陷入東吳軍汪洋大海中,盡皆驚慌失色。曹仁見眾人懼怕如此,心頭湧起怒火,叫左右取來戰馬,吩咐長史陳矯及部將在城中支援,自己要親自出城迎戰。

陳矯勸道:“敵軍人數眾多,勢不可擋。就算失去這三百人我們損失也不大,將軍您不要親自出城以身犯險啊!”曹仁已經怒髮衝冠,根本不聽,披甲上馬,帶上麾下數十名精銳騎兵便出了城。

曹仁趕到距離東吳軍還有約百步的距離時,遇到一條壕溝,陳矯等人以為曹仁會在壕溝前停下,為牛金壯壯聲勢也就算了。哪知曹仁縱馬越過壕溝,帶著幾十名騎兵徑直闖入包圍圈,將敵人衝開一道豁口,將牛金救出。

還未來得及脫圍,發現還有不少牛金的士兵仍在包圍圈中苦苦掙扎,曹仁再次突入重圍,與被圍士卒合在一處,且戰且退。面對曹仁率領的區區幾十名騎兵,東吳軍被深深震撼,眼看曹仁天神下凡般的氣勢,誰也不敢近前交戰。在曹仁親手斬殺數名敵人後,東吳軍逐漸後退,讓曹仁帶著倖存的士卒衝了出去。

陳矯等人見曹仁衝入包圍圈時都嚇得半死,直到曹仁平安歸來,據《三國志》曹仁傳載陳矯感嘆道:“將軍真天人也!”天人將軍的名號自此流傳開來。這一戰極大提振了曹軍士氣,曹軍上上下下都對曹仁的神勇佩服不已。曹操大為讚賞,轉封其為安平亭侯。

煮酒論英雄之三國良將,曹仁篇(上)

兩軍交戰數量是一方面,士氣也同樣重要。當甘寧攻下夷陵後,江陵就陷入三面包圍,在如此不利局勢下曹仁親自衝鋒陷陣,救出部下的行為極大地鼓舞了守城將士,震懾周瑜部隊。不知後來張遼在合肥,以八百步卒突襲孫權是否借鑑了曹仁此戰的經驗。

隨後周瑜親自指揮攻城時大腿中箭,傷勢嚴重,引軍撤回大營。曹仁聽聞周瑜臥床不起,便親率部隊攻擊周瑜大營。周瑜強行忍住傷痛,若無其事地出現在軍營巡視,曹仁見狀只得撤回城中,不久主動撤出江陵,南郡最終被周瑜拿下。

周瑜畢竟不是孫權,不會給曹仁以喘息機會。甘寧攻佔夷陵後東吳就已佔據上風,加上關羽絕北道拖延了數只曹軍增援部隊,使江陵近乎於一座孤城。缺乏兵源與糧草補給的情況下曹仁據守江陵達一年多時間,可以說發揮得相當出色。雖然最終還是主動撤出江陵,但這場南郡之戰曹仁雖敗猶榮。

當然要明確這場戰役曹仁是戰敗方,這場戰役的勝負關鍵有兩個,第一是夷陵攻防戰,周瑜判斷曹仁不會引主力出城進攻自己大營,於是迅速增員甘寧,甘寧在只有一千人的情況下堅守待援,成功等到周瑜主力會合,徹底拿下夷陵,曹仁救援部隊又被周瑜殺得丟盔棄甲,《三國志》呂蒙傳載“(周瑜)兵追蹙擊,獲馬三百匹,方船載還。”三百匹馬可不是小數目,所以我們看到後來曹仁只能率領數十名騎兵救援牛金,這是夷陵之敗的直接影響。

第二個關鍵點在關羽絕北道,關羽率少量士兵沿漢水阻擊各路曹操派來的援軍,先後阻擋了樂進、徐晃、文聘等幾路部隊,使曹仁陷於孤立。

最後還有一點,曹仁命牛金僅率三百人迎戰東吳軍本身就有問題,如果牛金全軍覆沒造成全軍士氣降低那就是曹仁衝動的後果,而僅率數十名騎兵救援的行為更加冒失,曹仁不僅是徵南將軍,還是曹操宗親,如有不測將造成戰略層面的被動。

後來合肥之戰張遼曾以八百步卒衝擊孫權大營,張遼是清晨劫營,乃吳軍睡意正濃時,屬於突襲,不是牛金那般正面送死。而且士兵也更多,加上張遼戰前就修建有前哨陣地,能夠掌握孫權位置情報,準確直搗黃龍。另外筆者在張遼篇、樂進篇中分別講過,合肥之戰曹軍並無唯一主將,張遼、樂進是平級,所以即便張遼陣亡也還有同為節將的樂進鎮守。而曹仁一旦遇險,江陵將群龍無首。

幾點比較下來,曹仁還是稍遜一籌。所以明末清初史學家姜宸英在《三國志集解》中說曹仁的天人將軍為“此有飾詞,仁豈公瑾之敵哉?”裴松之注中也認為“故曹仁守江陵,敗不旋踵”。

關於交戰各方兵力,周瑜在赤壁之戰時統兵三萬,緊接著就進攻江陵,兵力應該不會多於三萬。

甘寧所部據《三國志》甘寧傳載“時手下有數百兵,並所新得,僅滿千人。”甘寧攻夷陵前僅數百人,之後也只有千餘人。

關羽絕北道率領的是周瑜交付的江東兵,據裴松之注引《吳錄》載“瑜以二千人益之。”關羽就率領這兩千人在江陵北方打了數場游擊戰,雖屢被擊敗,但成功完成阻止曹操援軍的目的。

曹仁兵力史書未有明確記載,但《三國志》甘寧傳載“曹仁乃令五六千人圍寧。”正是由於曹仁判斷周瑜不會親自援救甘寧,此戰曹仁並未親自出馬,所以這五六千人尚不是主力,那麼曹仁兵力至少也在一萬至一萬五之間。

煮酒論英雄之三國良將,曹仁篇(上)

曹仁在指揮上是有些值得推敲的地方,整體水平稍遜周瑜。但考慮到諸多不利因素,堅守一年有餘雖敗猶榮,無損曹仁名將地位。

曹仁碰上週瑜這種人中龍鳳,攜赤壁大勝之威,又有劉備作為盟友,敗下陣來也無可奈何。曹仁拖延孫權數萬士兵在此一年多,大大消耗了赤壁之戰後孫權取得的優勢,為曹操穩固北方局勢爭取了充足時間。結果周瑜費盡心血奪下南郡,也無力繼續向北進攻。而劉備趁曹孫兩家死磕之機佔領荊南四郡,曹操仍然牢牢掌控荊州第一大郡南陽郡及南郡的襄陽、樊城地區,至此荊州被三家瓜分,暫時形成脆弱的戰略均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