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读书人科举失败,靠什么谋生?第一个幸运第四个太惨

蒲松龄、吴承恩、吴敬梓、李时珍、徐霞客、宋应星,这些明清科举不中的人,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可见,科举并不能完全衡量一个人的才华,科举也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更不是评判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就像今天的高考一样,是大多数人的上升途径,但还是有很多人不走寻常路取得成功,比方说德云社的那些角基本都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学历水平。

那么回到问题,古代科举失败还有那些谋生方式呢?


古代读书人科举失败,靠什么谋生?第一个幸运第四个太惨


1、幕僚

古代,官吏分开,如果能够被一些官员,封疆大吏欣赏,少则能够获得些许资助,才学过人的更有机会被招纳成为幕僚,成为这些人的座上宾,成为这些官员的私人参谋。从此衣食无忧,比如《雍正王朝》电视剧中的邬先生,先是雍亲王的幕僚,为雍正出谋划策,助其夺得皇位,后跟着李卫做李卫的幕僚,后又转投田文静的幕府里,为田文静出谋划策,最后潇洒而去。

更有如左宗棠,李鸿章的幕僚盛宣怀,先做幕宾,为后来的从政打下深厚的基础,从而飞黄腾达,大有作为。

当然这个出路只适合那些读书人中的尖子,才学、智慧、为人皆是上上这条路才走的通,也算是科举失败最好的出路了。


古代读书人科举失败,靠什么谋生?第一个幸运第四个太惨


2、先生

中国古代,虽然文化璀璨,但是文盲率极高,读书人仍是稀有的资源,不是自身有什么缺陷,(孔乙己这种死读书的,手脚还不干净,都能找个工作,但偷人家东西,最后结局悲惨,你说该怨谁?)一般还是能找到谋生之路的,到大户人家当先生,才学名气大的开学堂,才学名气小的办个私塾(水浒传中吴用就是私塾先生,虽有才学,上梁山之前籍籍无名),都是不错的。这适合中等读书人。


古代读书人科举失败,靠什么谋生?第一个幸运第四个太惨


3、改行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之所以高,是因为科举考了功名可以做官,一些科举失败的纷纷转行,一样混的风生水起,读书人改行常见的有:书,画,医,技,艺。

蒲松龄、吴承恩、吴敬梓都跑去写书了,李时珍跑去学医了,宋应星学习搜集中国手工技艺,写了本《天工开物》,还有些从事其他艺术创作的就不一一列举了。


古代读书人科举失败,靠什么谋生?第一个幸运第四个太惨


4、卖

卖什么呢?前边说了读书人在古代是稀有的资源,会写字就可以谋生,帮别人抄书卖字,帮别人记个账做个账房先生,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算科举失败最普通的读书人的选择了。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古代科举失败那些读书人的谋生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