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严嵩覆灭之际,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只是一块砖头而已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骆驼很能负重,并且稻草也没有什么分量,但是如果在骆驼的背上一根根的增加稻草,那么终究会有一个稻草把骆驼压倒,这和“水滴石穿”的道理是一样的,终究会有一滴水把石头打穿。这告诉了我们一个量变和质变的道理,在历史上有很多的事件都适用于这个道理。

明朝时期是一个文臣当道的朝代,明朝也诞生了很多奇葩的皇帝,就比如嘉靖皇帝,他一直潜心修道,并且自认为没有人比他聪明,他二十多年来不上朝还能够控制群臣,可是嘉靖不知道的是他已经被人给研究透彻并且利用了起来。

明朝严嵩覆灭之际,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只是一块砖头而已

在明朝嘉靖年间有很多的人物轮番登场,其中有一位叫做严嵩的人。严嵩的父亲一直对权力非常的向往,但是没有能够考取功名,所以也没有进入仕途的机会,相比而言明朝的科举考试还是有点难度的。严嵩在父亲的影响下,也醉心于权力,并且得到了悉心的培养。

严嵩没有辜负他父亲的期望,最终达成了他父亲的心愿,考中了进士,从此步入仕途,不过严嵩刚刚进入仕途的时候不太顺利,那个时候他得了一场大病,只能够辞官回家养身体。严嵩辞职在家的这段时间是宦官刘瑾当权的时代。

明朝严嵩覆灭之际,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只是一块砖头而已

当严嵩复出的时候,刘瑾已经被人给除掉了,当朝的皇帝是明世宗,就是嘉靖皇帝。嘉靖修道是出了名的,他和秦始皇李世民一样想要长生不老,所以当时的朝廷基本上掌握在首辅夏言的手中,夏言这个人是一个心硬不起来的人。

当严嵩看准了夏言之后就攀附他,除此之外严嵩也因为写的青词好被嘉靖皇帝喜爱,其实严嵩的青词是他的儿子严世蕃写的。

严嵩在步步高升的过程当中也犯过一些致命的错误,夏言准备除掉他们,严嵩知道消息后携带着自己的儿子严世蕃去找夏言哭诉,求夏言放他们一次,夏言看到他们非常的可怜,就放了他们一马,也正是由于夏言的仁慈之心导致了后来的杀身之祸。

明朝严嵩覆灭之际,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只是一块砖头而已

严嵩表面上对夏言依附,暗地里却一边拉拢朝臣,一边讨好皇帝,当他的羽翼渐丰之后,严嵩决定把夏言除掉,因为夏言是当朝的首辅,加上夏言反对皇帝修道被嘉靖皇帝疏远。

严嵩利用这个机会说夏言的坏话,并且让人以夏言的身份散步对就嘉靖皇帝不敬的言论。

嘉靖皇帝想要的只是一个帮助他打理天下的大臣罢了,而且嘉靖发现严嵩比夏言好太多了,严嵩能够满足他想要的东西,而夏言总是阻止他想干的事情。就这样夏言败了,败的代价非常惨,性命丢掉了。严嵩在这场争斗当中获胜了,持续把持朝政二十年。

明朝严嵩覆灭之际,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只是一块砖头而已

自古以来,盛极而衰。严嵩也不例外,在他掌权的这段时间里面,明朝的百姓们苦不堪言,因为严嵩和儿子严世蕃大肆的搜刮民脂民膏,很多正直的大臣上书弹劾严嵩,但都被严嵩被处死了。就连在东南沿海抗倭的名将张经也被严嵩给杀了。

至于胡宗宪和俞大猷以及戚继光等人之所以能够安然无恙的抗倭,就是胡宗宪表面上依附严嵩,并且和严嵩的干儿子走得很近,想必很多人都误解胡宗宪了,他的心中其实很看不起严嵩等人,但是如果得不到严嵩的支持,倭寇之患就不能够平息,他也不能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

明朝严嵩覆灭之际,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只是一块砖头而已

严嵩和严世蕃干的这些坏事一件件的累积起来,他们却全然不知。就等那一根最后的“稻草”的出现。当内阁次辅徐阶慢慢的得到皇帝的信任,利用道士疏远了嘉靖和严嵩的关系之后,徐阶指使言官弹劾严嵩,但是这些手段都被聪明过人的严世蕃接了下来。

于是徐阶调转矛头对准了严世蕃,严嵩和皇帝是二十年的交情了,不太厚对付。但是严世蕃却和皇帝没有丝毫的交情,尽管严嵩拿给嘉靖的青词大多是严世蕃写的。

当严世蕃的母亲去世,严世蕃回家守孝的时候,徐阶再次发起了进攻,言官以自己身家性命为代价弹劾严世蕃。当时严世蕃不在严嵩的身边,严嵩失去了这个智囊,根本没有办法应对徐阶的进攻。

明朝严嵩覆灭之际,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只是一块砖头而已

严世蕃被捉拿下狱,加上嘉靖对于严嵩也失去了耐心,因为嘉靖发现严嵩能做的事情徐阶也都能做,而且徐阶事少。严世蕃被发配充军,严嵩被革职回家。

这样是远远不够的,他们的所作所为得到这个下场太轻了。

如果事情就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严嵩父子很可能会保住性命,但是严嵩和严世蕃在朝廷经营了那么多年,还有很多的严党,他们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严世蕃在这些人的辟护下竟然逃了,在发配的路上逃了,而且还是逃到了自己的老家享福去了。严世蕃逃到老家之后大兴土木,利用这些年得到的银两修建楼房,当时严世蕃募集了很多的工匠。

明朝严嵩覆灭之际,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只是一块砖头而已

这些工匠在干完活之后,聚在一起也是无聊,无聊之中就很容易生事,这时候有一个人来到了他们的旁边,由于很好奇就多看了两眼,结果那群工人就开始在这个人身上找乐子,如果仅仅是用语言说几句也就算了,坏就坏在有一个人手不老实,捡起一块砖头丢向了这位路人。

这位路人本来还想理论几句,但是严世蕃的仆人直接让他走开,这位路人的名字叫做郭谏臣。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他有一位朋友叫做林润,是一名御史。

林润干过一件特别出名的事情,在刚当上御史后就把自己的顶级上司弹劾了,从此林润的名字也传了开来。

明朝严嵩覆灭之际,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只是一块砖头而已

林润在得知了郭谏臣的遭遇之后,愤怒之余又保持理智的写了一封弹劾的奏章,交给了嘉靖皇帝,奏章中罗列出了严世蕃勾结倭寇、还当了逃兵。这距离严世蕃逃回家中已经过了两年的时间。

嘉靖时期,他最头疼的无非就是倭寇了,当得知严世蕃不仅没有去接受处罚,会回到了家中当逃兵,接着徐阶上书说严世蕃盖得房子下面是一块风水宝地,蕴含着龙气,徐阶这样说是委婉的向嘉靖表示严世蕃想要谋反。

嘉靖皇帝十分生气,下令严查。一查实果然证据确凿,严世蕃得到了立斩的处罚,并且抄没家产,严嵩也成为了一个什么都没有且被辞退的老头。

明朝严嵩覆灭之际,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只是一块砖头而已

可能严嵩也想不到,他和他儿子覆灭的最后一根“稻草”会是一块砖头。严世蕃聪明一世,却也碰到了对手,就是徐阶。虽然后来很多人对于徐阶的评价不高,但是徐阶比严嵩要好上很多,最起码徐阶在首辅的位子上会办事,并且他还收了一位得意门生,就是后来的张居正。

严嵩和严世蕃这对被百姓们厌恶并且骂为奸臣的父子得到了应该得到的报应。当年很多被他们害死的正直之士的冤屈也被昭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