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太多沒法看:同學聚會,“聚”的是資產,“會”的是裝B

最近,一張馬雲參加同學會的照片火了,照片中的他穿著普通,正從路虎車上走下來。

戲太多沒法看:同學聚會,“聚”的是資產,“會”的是裝B

很多人都知道,馬雲的座駕是一輛價值千萬的邁巴赫62s,但這次他坐的卻是一輛路虎,據說是為了不給老同學造成壓力而特意換的。

要知道,20年前的馬雲在班上毫無存在感,連拍照都站在角落裡,而現在,作為電商界的巨頭,參加同學會本是馬雲“揚眉吐氣”的時刻,但為了照顧班裡其他同學的感受,他選擇了低調。

戲太多沒法看:同學聚會,“聚”的是資產,“會”的是裝B

多人或許覺得,現在發達了,同學會正是他“揚眉吐氣”的機會,但馬雲沒有。他顧及在場同學的感受,他選擇了低調行事。

人際交往中通過打擊別人抬高自己的人屢見不鮮,比如王強之類的人。他們喜歡逞口舌之快,自己說爽了,卻讓別人心裡苦;喜歡通過各種方式炫耀自己,把風頭佔盡,讓對方灰頭土臉。

自以為風光無限,實則無形中讓別人對自己的印象大打折扣。

真正高情商的人則完全相反,他們多像馬雲一樣無論言語還是行動,都先想著讓對方舒服,而不是隻想自己爽。

戲太多沒法看:同學聚會,“聚”的是資產,“會”的是裝B

-1-

過年過節少不了同學會,應該參加嗎?

前些天跟朋友吃飯,朋友的手機突然嗡嗡狂陣,她拿起手機看了半天,表情突然就變得很尷尬:“小學班長居然拉了一個群,搞同學聚會。”

她的尷尬是有來頭的,我知道她去年的遭遇。

去年過年,她參加了一次幼兒園同學會。

因為她父母在國企,單位有自己的子弟幼兒園,她當年也讀的這個幼兒園。因此這些幼兒園同學的父母,都是一個國企大院的鄰居。只要有人牽頭,組織起幼兒園聚會也不是難事。

她一開始聽說有這活動,覺得挺興奮。雖然這些同學,她其實80%都已經叫不上來名字了。

結果,好奇心帶來的興奮勁兒只支撐了飯局的前10分鐘。接著就是大家隔著幾個世界的尬聊。尬聊的主題無非是炫富、攀比加曬娃。


戲太多沒法看:同學聚會,“聚”的是資產,“會”的是裝B

有主婦圈,那些當了家庭主婦的女同學圍在一起談養兒經,偶爾炫耀一下自己男人有多能幹;

有推銷業務的圈子,他們名片不離身,給每個同學都發名片,一來告訴對方自己過得不錯,二來順便拉拉業務;

有老闆圈,三五個西裝革履的同學大談生意經,這個剛說完最近投資了新項目,那個就說公司今年賺了多少個百萬;

有默默低頭的圈子,來聚會只是為了憶當年,敘敘同學情,可是跟別人找不到共同話題,只能低頭吃菜;

同學會結束,有價值的內容幾乎沒有get到,倒是get到了3個婚禮邀請,外加包了幾個壓歲錢紅包。

戲太多沒法看:同學聚會,“聚”的是資產,“會”的是裝B

-2-

同學會是不是變質了?

以前人珍重的同學情,為什麼到了我們這幾代人,就變得槽點滿滿?是像有些人說的,我們的時代變壞了嗎?

在我看,是變好了。

從前,沒有互聯網的年代,人和人的認識、交流,都受物理空間的限制。你很難認識和你在人生物理動線上從未有過交集的人。

可能寫信算是唯一還靠譜的途徑了吧。

我爺爺就寶貝著好多當年他跟前戰友通信的郵票。他們年復一年寫信,聊人生理想,聊醫學發展,聊具體的技術,卻一輩子也不可能知道對方長什麼樣。搬個家換個地址,有可能就一輩子失聯了。

老同學已經是每個人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的最優質的交友寶庫了。

而現在,你要認識誰不行?

微信群、QQ群、豆瓣小組、知乎、脈脈……有可能你聊職場專業的是一撥人,聊打球愛好的是一撥人,組局打遊戲的是一撥人,結伴健身旅行的又是另一撥人。

我們的交友品質,是實實在在的提高了。

既然你不缺玩伴也不缺soulmate,同學會嘛,本就是大家敘敘舊的場景,幹嘛期待那麼高,失望那麼大,自尋煩惱。

而如果本就抱著敘敘舊的心,把遇知音當成額外的賞賜,倘若真遇到了,豈不妙哉?

戲太多沒法看:同學聚會,“聚”的是資產,“會”的是裝B

-3-

可還是有很多人不甘心哪!明明我們當年玩兒得那麼好,那麼聊得來,為什麼現在就剩明裡寒暄吹捧、暗裡攀比較勁的尷尬了?

我曾看到過一段對不同年紀愛情的描述,感覺放在這裡也合適。大意是:

20來歲的時候,因為自己是白紙,自己對自己的認識也膚淺,再有青春悸動加持,校園裡一大半的異性都適合你,具體跟誰談戀愛,就看各種機緣巧合了。

30來歲的時候,人生大致的定位有了,對自己的認識深刻很多,識人的本領也強了不少,這時候能交心的愛情,許是百萬裡挑一了。

而到了40不惑之年,生命已經有了這樣的深度,若再想遇到真正對的人,只靠努力尋找是沒有用了,因為這人存不存在都不一定,只能看命運的安排了……

這麼看來,要是你30歲,依舊跟老同學勾肩搭背十幾歲一樣的玩兒法,恐怕也不是什麼值得慶祝的事情罷。

何況我們現在也早已不是車馬慢的年代,一對對海誓山盟最親密的枕邊人,尚且因為成長不同步南轅北轍,何況只是曾經同窗幾年,早已不參與各自人生的老同學?

戲太多沒法看:同學聚會,“聚”的是資產,“會”的是裝B

-4-

既然“聊得來”這麼難,不參與同學會了?

其實不是,時隔多年,再看到當年的同學,你會發現自己的心態已經不一樣了。

有一位好友跟我說,他每一場同學會都會參加,即使是混得再不好,他也會去。不為攀比,不為互助。只想把同學會當作一面鏡子。

只有這樣,我才能知道自己和他們的差距在何處,才能夠把他們作為參照物,時時鞭策自己,提高自己。如果沒有獅子,可能羚羊永遠也跑不快。

真正激勵一個人,不斷成長的,除了鮮花和掌聲,還有那些差點置人於絕路的打擊和挫折。

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應該有一些潛在的“對手”。

正如一位哲人所說,任何學習,都比不得上在與對手較量的時候學得迅速、深則和持久,因為它能使人更深入地瞭解社會,接觸社會現實,使個人得到提升與鍛鍊,從而為自己鋪就一條成功之路。

所以,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我們要感謝那些給予我們暴擊的人,正是因為他們,才加速了自己成功的步伐。因為成功需要頂住巨大的壓力,從某種意義上是他們釋放了你的潛能你要記住,沒有打敗你的,都將會使你變得更強大。

戲太多沒法看:同學聚會,“聚”的是資產,“會”的是裝B

有句話說得好:人活到一定階段,即使外人能夠打擊,也不會形成傷害,能夠形成傷害的都是自己。同學會的暴擊,將是你我一份最好的禮物。

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讓我們從“沉淪”中拯救自我。哈佛商學院教授,曾告誡畢業生,畢業20年的同學聚會,不管你過得怎麼樣,你一定要去。

你會看到,那些堅持夢想的人,和隨波逐流的人,生命將有什麼不同。同學聚會,有空的話,就去看一看吧!

戲太多沒法看:同學聚會,“聚”的是資產,“會”的是裝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