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全球董姓的老家

唐河,全球董姓的老家

董姓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姓氏。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董姓占全国汉族人口约0.61%,总人口700多万人,为中国第29大姓,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分布。

董姓之源在今唐河

董姓来源最早记载源于《左传》,《春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昔有廖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姓,曰豢龙,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

董增龄《国语·郑语正义》根据《汉书·地理志》称南阳郡湖阳县为“古蓼国也”,认为廖叔安即蓼国之君,古蓼国位于今唐河县湖阳镇,所以董姓之始祖董父在唐河县湖阳镇。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刘起釪考证蓼国为古鬷夷之所在,即豢龙氏所封地鬷川。《元和姓纂》:“黄帝之后,己姓国。有廖叔安,生董父,舜赐姓董姓。”可见董姓出自姬姓,系黄帝之后裔。至今在唐河县湖阳镇廖山下,有廖庄和董楼两村庄,这两个村子的村民都称是亲戚一家。董楼至今屹立着一座清代民宅,见证着当地董姓人的风雨人生和变迁岁月。

董姓的始祖董父非常擅长驯龙,但董父驯龙却惹来争议,一般人认为,龙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那么龙究竟是什么呢?古代的龙究竟是我们现代认为的龙图腾的形象吗?答案是否定的,龙是象形字,龙在当时是四足和有尾巴兽类的统称。尧舜时代的董父实际是第一个驯化野马的专家。当时由于尧舜禹征伐三苗要走山路,需要大型畜力运输,董父驯马正当其时。由于董父驯马是根据马的嗜好来喂养和训练,所以董父才能成功,并得到赐姓为董、封官为豢龙和封地鬷川。鬷川不仅是三苗故地,也是个养马场。后来有夏孔甲的乘龙,“河汉各二”,其中的两匹汉龙就是属于汉水流域的鬷川所驯养的骏马。

在南阳汉画像石里,有一幅“仙草戏龙”画,画里羽人手执如莲花花朵,和龙戏舞,足以证明龙是食草动物。而龙的外型,也是马的不同姿态的升化和艺术化。

董姓上可追溯至祝融八姓。《国语·郑语》记载:“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后八姓于周未有侯伯。……己姓昆吾、苏、顾、温、董,董姓鬷夷、豢龙,则夏灭之矣……”不仅讲明了董姓系己姓之分支,也说明了和昆吾、彭、秃、妘、曹、斟、芈姓之间的血缘关系,顺便提及董姓鬷夷、豢龙被夏所灭。

东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云: “祝融之孙,分为八姓:己、秃、彭、姜、妘、曹、斯、芈。己姓之嗣飂叔安,其裔子曰董父……凡因祝融之子孙,己姓之班,昆吾、籍、扈、温、董。”讲清了己姓和廖叔安及董姓关系。根据董姓系己姓之分支,可上追溯至黄帝始祖,也说明董姓系黄帝之后裔。

历代董姓名人辈出

历史上董姓可谓名人辈出。董姓始祖董父,为第一个驯化野马和培育莲藕的专家,官封豢龙,封地鬷川。春秋晋国太史董狐,开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西汉哲学家、经学大师董仲舒,奠定了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基础。西汉美貌少年董贤,22岁官至大司马操纵朝政,23岁因皇帝死被迫自杀,演绎一出少年政治派的变幻人生。东汉初董宣,因拒不向邪恶权贵低头,被光武帝称为“强项令”。东汉末董卓,率兵入洛阳诛杀宦官,废少帝,立献帝,西迁长安,昭示中国古代军阀任性干政的失败。三国时董和、董允父子,辅佐诸葛亮,被尊为贤臣;董奉,善医道,为人治病不取钱,治愈者使栽杏树,数年达万株,后人赞为“杏林春暖”。北魏时有出使西域的外交家董琬。唐代有宰相董晋、琴家董庭兰。五代南唐有著名画家董源。辽代有农民起义首领董庞儿。金代有戏曲作家董解元。明代有抗倭名将董邦政、著名书画家董其昌、秦淮名妓董小宛。清代有文学家董说、画家董邦达、晚清将领董福祥。近现代有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国和国代主席董必武,中国共产党宁都起义领导人之一董振堂,解放战争中的战斗英雄董存瑞,历史学家南阳人董作宾等。

持续推进董姓文化

在唐河县委统战部和县志办指导下,唐河县董姓宗亲在2016年5月成立了唐河县古蓼国董氏文化研究筹委会,并向县民政局申请,正式成立为民间社团组织。同时向全县各乡镇发出倡议,全面收集涉及董姓的各种资料和实物。建立“河南唐河古蓼国董姓文化研究会”微信群,向全球联系董姓宗亲,目前成员已近万名。

2017年4月,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董氏委员会派出7人代表团赴唐河县湖阳镇寻根考察。随之,全球董姓宗亲会秘书长董国超和北京、广州、浙江等董氏宗亲赴湖阳镇董楼村寻根谒祖。2018年4月,河洛董姓文化研究会一行9人赴唐河县湖阳镇寻根谒祖。2018年11月,唐河县古蓼国董氏文化研究会在郑州与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董氏委员会对接,商讨在唐河县湖阳镇廖山筹建中华董姓祠堂和董姓文化公园。

唐河县古蓼国董姓文化研究会成员应邀积极参加全球各地董姓宗亲文化研讨和联谊活动,广泛宣传、介绍唐河,引起全球董姓关注唐河、热议唐河、聚焦唐河。

经董姓宗亲倡议,唐河县拟在湖阳镇廖山上建设中华董姓祠堂和全球董姓文化产业园。唐河县以根亲文化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重要载体,用好自己的稀缺文化资源,打好根亲文化牌,筑牢根亲文化作为凝聚海内外华人的重要精神纽带,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

通讯员 路玉华 陈国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