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誠大和尚心語|佛教經濟形態的演變

學誠大和尚心語|佛教經濟形態的演變

託缽乞食,生活不定,對檀越佈施的依賴也使僧眾只能保持最低水平的生活,使佛教具有很大的依附性,不利於佛教在社會上的發展。

於是,進行自給自足的生產便成了佛教的當務之急。考慮到農耕會傷害蟲類的生命,犯殺生戒,為避免直接犯戒,中國佛教在確保僧侶親自動手的同時使用佃客,就是僱人來做。除了請人從事農業耕種以外,晉唐時期的僧人也親自農耕,而且逐步逐步在發展。

到了盛唐時期,禪宗大師馬祖道一和他的弟子百丈懷海決意改革,不顧印度原始佛教的傳統規範和戒律,在中國首創了佛教禪門叢林制度。即,將出家的僧侶們集中起來,過集體生產和學佛修行的團體生活。從此以後,中國的佛教僧侶們開始開墾山林、農田、建築寺院,以自耕自食為主,以募化所得為輔,以寺院為單位過出家人的自給自足的叢林集體生活。

寺院既然成立了供膳制度,則飯餐的維持成了寺院行政的一大課題。供膳制度的維持,除了靠著寺田的收入以外,更有善信入寺燒香禮拜時的金錢布施。就是我們一般讀書的過堂,吃大鍋飯。吃大鍋飯也是很不容易的,你看我們佛教吃了這麼久,他的缽不會吃破掉,說明這個出家人有一定的覺悟。我們五十年代吃大鍋飯,吃一頓人家就吃不下去,那佛教為什麼能一直吃大鍋飯呢?這個是有它的理論基礎的。然而,金錢布施的多寡要視乎善信們的出手高低,並非寺院的固定收入,而施主捐獻的寺田往往是貧瘠的下土,因此寺院只好以來自佈施的金錢來購買肥沃的良田,作為寺院的永久產當,以保障寺院收支平衡與供膳持續。由是購買良田以發展寺院莊園,便成了中國僧寺尼寺的趨勢了。

唐代為中國封建經濟的鼎盛時期,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工商業與農業經濟都有了空前的發展。這直接影響到了佛教的經濟形態,促成了佛教寺院經濟的強盛與多元化。佛教寺院經濟在當時社會經濟中所佔的比重也是十分可觀的。

學誠大和尚心語|佛教經濟形態的演變

中唐寺院經濟也向多元化發展,如寺院有多種經營,工農商無不涉足,甚或經營當鋪、高利貸,即所謂“長生庫”、“無盡藏”。寺院經濟的發達,為佛教的發展擔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處理寺院財富的機構的建立,是有戒律上根據的。

《四分律》允許通過淨人或沙彌等以寺內多餘物品跟外界作物物交換式的貿易。

《十誦律》允許持供養佛發塔、佛指塔以至一切佛塔的物品“翻轉得利供養塔”,即謂可以拿舊有的供養品去出售,賺取更高利潤,然後連本帶利購買新的更好供養品,而其實他們的買賣的整個過程,是要通過淨人或男居士之手。換一句話說,戒律裡面允許僧侶假借俗人之手來處理有關金錢的貿易。

《僧祇律》裡邊允許僧人以自種的花供佛和供同寺裡面的這些出家的比丘,如果有多餘的話,則可以拿花跟製造花環的人談條件,以提供原料來交換製成品,若仍有餘花,則按花價由造花環人給錢購入。賣花的錢,用來買“別房衣”、燈油與香,用來支付修理佛塔的費用,若還有剩餘的話,則納入“無盡財”中。花賣不去,亦作同樣處理。這個就是處理的方法。

所謂“無盡財”或“無盡物”是指存儲寺院庫房中以便作上述流通的物品。緣於受到律典和其它大乘典籍的影響,中國寺院也建立了“無盡藏”。由於善信佈施的財物和寺田收穫籍由這專門機構處理,賣榖米的收入與各種宗教福利的開支也歸這部門統籌。若“無盡藏”經營得善,則寺院經濟富裕而僧眾生活就會好。有了“無盡藏”之後,寺院可以利用它的財力舉辦許多社會福利事業來吸引群眾傾向佛教。其它像唐代的悲田養病坊、北魏的佛圖戶、東魏洛陽楊膺寺等的造橋鋪路,都是利益眾生的事業。

在這些的佛教事業中,除了利生之外,有時是為了寺院的經濟著想,因為中國民情不同於印度,不適合託缽乞食。寺院一般都將王室賜與的寺田,妥善經營做為日用之需;或者將信徒佈施的淨財,設立借貸典當取息的金融事業,以作為慈善救濟之用。

學誠大和尚心語|佛教經濟形態的演變

文獻中記載的事業種類非常的多,以宋代為例,有著名的福建路和兩浙路的寺田、碾磑業、油坊業、制硯業、制墨業、紡織業、印刷業、藥局業、借貸業、長生庫、贈經、造像、義塾、書院、養老、濟貧、賑饑、慈幼、醫療、漏澤園(公墓)、義冢、浴室、道路橋樑維修等。所以它這個範圍是非常的廣,幾乎是覆蓋了我們的社會的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也可見佛教寺廟和社會和人民群眾的聯繫很緊密。

摘自《善的力量——學誠大和尚談慈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