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斯选择对抗赵高,辅佐扶苏,能改变秦帝国的命运吗?

李斯是秦朝政治上的中流砥柱,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道路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他主张废除封分制,实行郡县制,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他本该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丞相,并与周公比肩。但私欲却让他晚节不保,贪恋权势的做法并没有让他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反而为日后的家破人亡埋下了伏笔,叫后人唏嘘不已。

如果李斯选择对抗赵高,辅佐扶苏,能改变秦帝国的命运吗?

沙丘之变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于第五次东巡的途中。这位千古一帝立下遗诏传位于长子扶苏,然而他最信任的宦官赵高因为害怕刚毅勇武的扶苏即位后会对自己不利,所以伙同懦弱无谋的少子胡亥篡改遗诏,使后者即皇帝位,于是便极力争取李斯的支持。客观的说,李丞相刚听赵高说出自己的计划的时候,还是表现出士大夫的气节的,当面怒斥赵高,我们本来出身低微,幸好得到了陛下的赏识,身为臣子,怎么可以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陛下将天下的安慰托付给你我,我们怎么可以辜负他呢?

如果李斯选择对抗赵高,辅佐扶苏,能改变秦帝国的命运吗?

被私心蒙蔽了良知

不过赵高这老狐狸早就算准了李斯会这么说,于是他问李斯:“丞相觉得自己与蒙恬大将军谁才能比较高呢?”李斯回答说:“我不如蒙恬。”接下去赵高一语戳中了李斯的痛处,他说:“那么请您想想,一但扶苏工资即位,丞相的位子必定落入蒙恬之手,那么你李斯还能安安稳稳过日子吗?相反胡亥公子忠义厚道,他即位一定会对你礼遇有加的”李斯一听这话犹如醍醐灌顶,尽管内心做出了强烈的思想斗争,但最终还是答应了赵高的要求。最终在二人的共谋之下,胡亥当上了皇帝,扶苏与蒙恬被逼自杀。

如果李斯选择对抗赵高,辅佐扶苏,能改变秦帝国的命运吗?

身死宗灭

然而善恶终有报,李斯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念之差竟然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秦二世胡亥为了修建阿房宫而横征暴敛,让老百姓苦不堪言,生不如死。此时李斯率领一些正直的官员上书劝诫胡亥停止修建阿房宫,然而正在寻欢作乐的昏君哪懂得忠言逆耳的道理,一怒之下将李斯关进了牢房,身处狱中的李斯依然坚持不懈的上书据理力争,可都被赵高扣下。不仅如此,赵高还诬陷李斯的李由意欲谋反,通过刑讯逼供的手段迫使李斯屈打成招,最后李斯被判腰斩,夷三族而令人唏嘘不已。他的儿子李由也在与义军的战斗中阵亡。

如果李斯选择对抗赵高,辅佐扶苏,能改变秦帝国的命运吗?

其实,我觉得李斯根本没有必要与赵高、胡亥同流合污。事实上,扶苏是一个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人,就算他不喜欢李斯的法家主张,选择任用蒙恬为相,也断然不会加害李斯,至少李斯还能告老还乡以享天伦之乐。更何况身为一个聪明人也应该明白功成身退的道理,学范蠡泛舟于湖上,也不失为拥有了一个完美的人生。

如果李斯选择对抗赵高,辅佐扶苏,能改变秦帝国的命运吗?

更何况在我看来,扶苏即位也不一定会直接拿下李斯的丞相。试想一下,以李斯当时的在朝中的势力,完全有能力揭穿赵高的阴谋,扶正扶苏登上帝位。果真如此,那么李斯对秦帝国恩同再造,对新君也有拨乱反正之功,新皇登基首先要做的事情稳住各方的政治势力,而这件事也必然需要李斯的辅佐才能完成,那么他依然是朝廷的中流砥柱。更何况蒙恬常年驻守边疆,绝阵于行伍之间自然没问题,玩勾心斗角的政治游戏,协调各个政治势力的关系是万万不能与李斯相提并论的。当然历史没有如果,咱们在这里也只不过是事后诸葛亮,咱们也就随便聊聊而已,不喜勿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