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中醫養生學中,老年人食養的那些事兒

眾所周知,中醫養生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它以中醫學基礎理論為指導思想,以數千年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為基礎,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天小編就來跟各位聊一聊中醫養生學中老年人食養的那些事兒。


聊一聊中醫養生學中,老年人食養的那些事兒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出現了臟腑功能的減退和氣血津液的不足,加之青壯年時期所遺留的一些病根,往往虛實夾雜,以虛為主,出現心、肝、脾、肺、腎的不足,表現出神疲乏力、失眠健忘、頭暈目眩、腰痠腿軟、腹脹、便秘等。又夾實證,血脈不通暢,痰溼內阻,出現骨質增生、動脈硬化、組織增生等。

那麼此時對飲食治療就應該以補養為主,並且應該長期堅持。選擇清淡、熟軟,易於消化吸收對食物最好啦!

聊一聊中醫養生學中,老年人食養的那些事兒

食療原則

老年人的飲食特點應該是:低熱量,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充足的蛋白質和維生素以及適當的無機鹽。古言道“五穀為養、五果為主、五畜為益,五菜為充”,“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

聊一聊中醫養生學中,老年人食養的那些事兒

01

飲食多樣

飲食宜多樣,不宜過精細。粗細搭配,多種食物混吃和輪流吃,可使各種飲食中營

養成分彼此取長補短,相互補充,從而滿足機體各種需要。

02

勿過食葷腥

限制(不代表不吃哦)富含高膽固醇之動物內臟、蛋黃等,宜多食各種蔬菜與水果,以素食為主,並適當食用魚類和乳類食品,以攝取優質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纖維素等。

03

少食多餐

飲食宜少食多餐,晚餐不宜過飽。老年人消化功能減退,切忌貪味傷食、偏嗜成性,

而應根據自身體質、活動量大小、熱量消耗的多少等具體情況,實施少而精、少食多餐的原則。

04

食品宜新鮮

忌變質,宜溫軟、慎冷硬。新鮮食物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能促進食慾,易消化吸收,故老年人一日三餐都應有新鮮蔬菜、水果,但新鮮的黃花菜、未成熟柿子、未成熟蘋果、發芽土豆、爛姜等應忌食。食物應選擇鬆軟、溫熱為主,忌堅硬、生冷之物,尤其冷飲不可過食,否則損傷脾胃,引發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等病症。

05

飲食宜清淡

不宜過甜過成。食物烹調以蒸、燉、燴為主,忌油炸、火烤,老人宜用甘潤之品,如芝麻、蜂蜜、牛奶等,以防止便秘。過甜食物礙胃,容易引起胃腸脹氣,血糖偏高的老年人更不能攝入過量甜食,過成的食物容易引起口乾,血壓偏高的老年人要控制鈉鹽的攝入。

06

多食溫陽忌寒涼

大部分老年人入冬後都容易出現手腳冰涼、易感冒等寒性體質的症狀。這是由於體內陰氣過盛,對營養物質消化和吸收的功能減弱,以至身體對熱量吸收減少而呈寒性。在飲食上就要多補充一些溫陽食物(不可盲目大補),比如小黃姜就有非常好的昇陽健脾作用。而用小黃姜製成的膳生粉極其細膩,開水沖泡後飲用可迅速被身體吸收,陽氣提升熱度增加,大大提高了抵禦寒涼的能力。

聊一聊中醫養生學中,老年人食養的那些事兒

如果本篇文章有幫助到您,請給我們點個贊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