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傀儡皇帝,為什麼只有孫休可以扳倒權臣?和人生經歷有關

三國時期,一般指從黃巾起義爆發的公元184年,到公元280年晉武帝滅吳統一全國,近一百年時間。總共出現了漢獻帝、曹芳、曹髦、曹奐、孫亮、孫休六個傀儡皇帝。這麼多的傀儡皇帝,只有孫休一個人能夠扳倒權臣自己做主,這到底是為什麼?

六個傀儡皇帝,為什麼只有孫休可以扳倒權臣?和人生經歷有關

小編認為,可以對這六個皇帝進行分類,大致分成兩類:

一類是漢獻帝、曹芳、曹髦、曹奐。他們不是不想扳倒權臣自己做主,而是他們根本沒有任何政治資源,也就是說他們這個傀儡皇帝做的很徹底。漢獻帝反抗過,結果皇后、貴妃、皇子連帶外戚董氏、伏氏大批人被殺,幸好曹操父子寬容,他才沒有被害。曹芳想扳倒權臣司馬師,還沒有實質動作就被司馬師先發制人給廢除了。曹髦反抗過,他能調動的人員就是一些宮中的雜役,才兩三百人,想直接去和權臣司馬昭拼命,結果司馬昭的面都沒有見到就被人殺害了。剩下的曹奐知道反抗也沒有用,乾脆一切配合司馬昭的工作。

六個傀儡皇帝,為什麼只有孫休可以扳倒權臣?和人生經歷有關

另一類是孫亮、孫休。他們有的是政治資源,但是因為權臣的存在,他們與這些政治資源事實上處於隔絕狀態。孫亮想到的是用外戚扳倒權臣孫綝,機密洩露,被孫綝廢除。孫休任用大臣張布和名將丁奉,設計除掉了孫綝,奪取了大權。

六個傀儡皇帝,為什麼只有孫休可以扳倒權臣?和人生經歷有關

為什麼只有孫休可以做到?這其實和孫休的人生經歷有關,與其他幾個最大的不同在於孫休不像他們一樣養在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孫休沒有當皇帝之前,他是一個不被重視的王爺,相比他的幾個光芒耀眼的哥哥和倍受父親寵愛的弟弟,他應該有邊緣化的感覺,甚至有挫折感,這種經歷讓他更加堅強,他才會懂得隱忍,知道充分利用資源。也正是因為他不被重視,他才能在歷次政治風波中不受波及,才會被權臣選做皇帝繼承人選,他也有了人生一種很好的地方治理的經驗。

六個傀儡皇帝,為什麼只有孫休可以扳倒權臣?和人生經歷有關

那孫亮和他相比也任用了丁奉,但是他任用丁奉是報私仇,孫休任用丁奉則為了扳倒權臣。這裡就有一個殺雞用宰牛刀,還是殺牛用宰豬刀的問題。勝敗就完全可以看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