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城墙上的 洪字楼

大同城墙上的 洪字楼

大同城墙上的洪字楼,是建在一北城墙的西北角上,乾楼之东端,看上去虽比乾楼低好多,但比其它望楼要高出一大截子,显得格外壮观。为什么这个楼要叫 洪字楼呢?

相传这是当时明代在大同府设立的皇帝前沿指挥哨所。

朱元璋在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政权后,一方面大肆杀戮功臣,改组中央机构,另一方面,先后大封他的二十几个皇子为藩王,给他们以厚禄。对一些年龄稍长一些的皇子则授之以兵权,分别让他们驻守于内地重镇或者是边塞要冲,任命他们战时率领大军出发征讨,平时则负责军屯戍边。而且这些藩王也做为皇帝的代表和耳目,监督地方官员的一举一动,左右和影响地方政权。这样,朱元璋利用自己的儿子们分驻各地掌握军事大权,既可以做为朝廷的支柱,天子的屏藩,又可以遥控地方,镇压异己力量,巩固朱明王朝的一统江山。

当时大同府驻扎着十余万部队,朱皇帝还是不放心边境,也不放心拥有军权的大臣,在这里建一个前沿指挥所,既是皇权的象征,也是马上皇帝的行营,当时建在乾楼之东,就是说明乾为天,我在乾楼脚下就是天之子,有着皇权的威严,而且也为藩王打下一个基础,即皇帝在此的象征,这样可以打压住大同的守军。

洪字楼在所有的望楼中显示最高,是一种威严,当然低于乾楼只是说明明代还是以天为大的。这个楼用 洪 字,只是说明这是洪武天下,是皇家的天下,清代时,估计此楼便已毁掉,因为洪字是清政府的忌讳,此楼存在是一种清政府之耻辱。

大同城墙上的 洪字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