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列“戰國四公子”的平原君,其實是個目光短淺、徒有虛名之人

位列“戰國四公子”的平原君,其實是個目光短淺、徒有虛名之人

平原君趙勝

在戰國時期,被後人列為“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是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但仔細閱讀《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卻發現其人目光短淺,生平行事也甚少可取之處,實在是徒有虛名。

平原君名叫趙勝,是趙武靈王的兒子,趙惠文王的弟弟。《史記》裡一開始就評價他“諸子中勝最賢,喜賓客”。因為他能禮賢下士,所以門下食客達到了數千人。春秋戰國時期,這是時代風尚,有地位的貴族大多養士,平原君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

在趙惠文王、孝成王時期,趙勝“三去相、三複位”,一共有四十多年擔任趙相,被封於東武城,號為平原君。

以“好客”聞名的平原君最被時人稱道的是這樣一件事情:

平原君家裡的高樓緊挨著民居,有一次,鄰家一個跛子經過,平原君的一個小妾在樓上看到了,就大笑起來。第二天,跛子來見平原君,請求他殺了這個小妾,他說:“聽說您喜愛士人,因此士人們不遠千里來歸附您,如今您的小妾恥笑我,我希望得到她的頭。”平原君笑著答應了,但他認為這個人因為一聲笑就要殺掉自己的愛妾,這也太過分了,所以就沒有理會。過了一年多,他的門客竟然走了一半,一問之下,原來這些門客認為平原君不殺那個小妾,是看重女色,輕視士人,所以就離開了。平原君就砍下了那個小妾的頭,親自登門向跛子道歉,後來門客們才慢慢地回來。

元代楊維楨有一首《平原君》就是吟詠這件事情的:“平原君,起朱樓。美人盈盈樓上居,蹣跚跛汲彼何叟,美人一笑蹣跚愁。門下士,引去不可留。高價千金值,千金不惜美人頭。君不見帷中婦女觀跛者,一笑五國生戈矛。”

這是一件很殘忍很血腥的事情,在古代卻被很多人傳為美談,司馬貞就說“笑姬從戮,義士增氣”。我們首先要感嘆,在那個年代,婦女地位低下,做人姬妾就等於是主人的一件物品,生死都操在主人手中。即便如此,那個跛子因為一件小事就要別人的性命,也是很少見的事情,他分明就是一個殘忍的變態者,平原君在當時就應該義正辭嚴地拒絕,其實這和“愛色賤士”並沒有關係,“愛賢”並不代表就要輕視別人的性命,而一個真正的賢士也不會這樣蔑視生命。結果他隨隨便便答應了卻又做不到,導致門客的離開。如果這些離開的門客真是因為他沒有殺小妾,我覺得也沒有什麼可惜的,視生命如草芥的人怎麼能算是“賢士”,他們的離開又有什麼損失呢?平原君用殺戮來挽回自己的聲名,現在看來,更加讓人鄙棄。

位列“戰國四公子”的平原君,其實是個目光短淺、徒有虛名之人

人們稱道平原君的另一件事情,是他提拔推薦了趙奢。趙國名將趙奢早年是一個負責收稅的小吏,在收稅的時候,平原君家不肯繳納,趙奢就依法殺了平原君門下九個管事的人,平原君非常憤怒,他把趙奢抓來,要殺掉他。此刻,平原君拒不繳稅,還要殺掉嚴正執法的官吏,就是一個以權謀私,不守法令,而且強橫霸道,草菅人命的貪婪橫暴的貴族官僚,他的“賢能”不知跑到哪裡去了。我們以此可以看出他平時的作為。幸虧趙奢義正辭嚴地說出了一番“法令公平趙國才會強大,趙國強大你才能常保富貴”的大道理,使得平原君改變主意,饒了趙奢,並向趙王推薦了他。

風雲變幻的戰國時代,給了每一個人盡情表演的機會,但平原君的表現遠談不上精彩。

趙孝成王四年(前262年),秦國派兵攻打韓國,隔斷了韓國的上黨地區,韓國只好割讓上黨給秦國。但上黨守將馮亭不願意降秦,他把上黨的十七座城池獻給趙國,想要讓趙國來幫助韓國抵抗秦國。突然之間得到十七座城池,天上掉下個大餡餅,趙孝成王很高興,但平陽君趙豹卻認為不能接受,他說:“秦國付出了很高的代價,就是想得到上黨地區,現在我們不費一點力氣就收穫了本該屬於秦國的利益,這樣的事情,就是強國對弱國也不能做,何況是弱國對強國呢?”孝成王不甘心,就和平原君商議此事,平原君也認為這是天大的便宜,不佔白不佔。這下堅定了趙王的信心,他就派平原君前去接受土地,派廉頗駐軍長平。秦國當然不肯干休,於是就引發了著名的長平之戰。

這是秦、趙之間的一次大決戰,最終的結果大家都知道,趙孝成王中了秦國的反間計,用紙上談兵的趙括代替老將廉頗,趙國慘敗,四十多萬趙軍被秦軍坑殺,從此趙國一蹶不振,再也無法和秦國抗衡。

這個結果的直接原因就是趙孝成王和平原君貪圖上黨地區,他們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不想事情的後果,目光短淺,毫無遠見。所以司馬遷說他:“未睹大體”,“利令智昏”,“使趙陷長平四十餘萬眾,邯鄲幾亡”。當然,這次失敗不能全怪平原君,但他在緊要關頭,並沒有表現超出平常人的遠見卓識,和庸碌的趙孝成王一樣,不識大體,在利益面前昏了頭,實在和他的名聲不能相稱。

現在有人評說,上黨地區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對趙國來說極為重要,所以長平之戰是勢在必行的。但看當時孝成王和平原君的表現,他們只是看到了好處,根本沒有做好和秦國決戰的準備。以當時趙國的實力,是無法在這樣的決戰中戰勝秦國的,除非有盟國的有力支持,但他們沒有在軍事上、外交上做好充足的準備就去貿然接收上黨地區,其實還是不明智的。

在趙王用趙括代替廉頗時,藺相如以及趙括的母親都提出了反對意見,平原君卻沒有提出有效的建議。

位列“戰國四公子”的平原君,其實是個目光短淺、徒有虛名之人

長平之戰

長平之後,秦軍包圍趙國都城邯鄲,趙國危在旦夕。平原君一面派人去魏國向信陵君求救,一面準備親自去楚國求援。

楚國畏懼秦國,要想說服楚王救援趙國很不容易。平原君決定帶二十個門客前去,要求這二十個人要智勇雙全文武兼備。結果找來找去只找到了十九個,再也湊不足二十人。這時,一個他平時絲毫沒有注意到的名叫毛遂的門客自告奮勇,願意前去。平原君並不看好這個默默無聞之人,他說:“有本事的人,在人群中,就像把錐子放在布袋裡,尖兒立刻就會露出來。你在我的門下已有三年了,我卻從未聽說過你的名字,看來你沒有什麼能耐,還是不要去了。”毛遂說:“如果真把我放在布袋裡,早就連錐子上面的環也露出來了,豈止只露出尖兒呢!”平原君就帶著毛遂一起去了楚國。

在楚國,平原君不能說服楚王,他選好的十九個門客也沒有起到一點作用,後來還是毛遂挺身而出,說服楚王諦結了盟約。這就是成語“毛遂自薦”和“脫穎而出”的來歷。

可見,平原君自己沒有突出的才能,他平時招納的賓客雖多,卻根本沒有慧眼識人的本事,這些門客在關鍵時候根本沒有作用,反倒是他不看好的毛遂成就了大功。

位列“戰國四公子”的平原君,其實是個目光短淺、徒有虛名之人

毛遂自薦

平原君回國後,楚國和魏國援軍還沒有到,秦國對邯鄲的攻擊卻更加緊急了。平原君很著急,卻沒有辦法。這時,邯鄲傳舍吏人的兒子李同對他說:“現在形勢十分危急了,老百姓都易子而食了,而您的幾百個姬妾卻穿著絲綢吃著粱肉;守城的士兵連武器都沒有了,您家裡的銅鐘玉磬卻依舊完好無損。如果趙國被攻破,您還能這樣嗎,現在不如把夫人以下的家人都編入隊伍幫助守城,把家裡的財物都拿來犒勞士兵,如果邯鄲守住了,您還愁沒有這些東西嗎?”平原君這才恍然大悟,拿出家財犒賞軍隊,招募到敢死之士三千人,在李同的率領下襲擊秦軍,將秦軍擊退了三十里,李同奮不顧身,在此役中戰死。靠著這一次出擊,終於等來了楚、魏兩國的援軍,邯鄲之圍才得以解除。

許多人把保衛邯鄲中毛遂、李同的功勞都記在了平原君的身上,對他大加讚賞。但在我看來,在這一役中,平原君的表現頂多算是平平而已:他自己不能說服楚王出兵,平時也沒能發現人才,在邯鄲即將破亡的時候,還得在別人的提醒下才知道拿出家財犒軍,不能看出什麼智慧和才能,正像毛遂說其他門客一樣,“因人成事者也”。

信陵君救趙以後,因為得罪了魏國不敢回去,就留在了趙國。他聽說趙國的兩位隱士毛公和薛公都很賢能,毛公藏身在賭徒當中,薛公藏身在酒店裡,信陵君就親自前去和他們結交。平原君聽到了這件事情,就對他的夫人(信陵君的姐姐)說:“我一直聽說你弟弟是個舉世無雙的大賢人,如今竟然和賭徒、賣酒的人交往,可見他只是一個無知妄為之人而已。”他的夫人就把這番話告訴了信陵君,信陵君聽了就準備離開,說:“從前我聽說平原君賢德,所以背棄了魏國來救趙。現在我才知道,平原君和人交往,只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富豪,他根本不是在求取賢士。我在大梁時,就聽說毛公和薛公賢能,到了趙國,我只怕見不到他們,平原君竟然把和他們交往看作恥辱,可見他這個人是不值得結交的。”信陵君說完就準備行裝要離開。夫人回去把信陵君的話告訴平原君,平原君非常慚愧,向信陵君道歉,堅決地挽留住了他。

這件事之後,平原君門下的賓客有一半離開他而歸附了信陵君。這個故事再一次證明了平原君的所謂“好士”只是葉公好龍,他根本無法識別真正的賢人。

平原君一生的作為,大都如此,很少值得讚揚的地方,只有在庇護魏齊一事上,體現出了過人的品格。

趙孝成王元年(前265),秦昭襄王任用範睢為相。範睢在魏國的時候,曾被魏相魏齊所欺辱,差點丟了性命,他這時就威脅魏國,要求魏國殺掉魏齊。魏齊就逃到了趙國,躲在平原君的家裡。

秦昭襄王知道後,就寫信邀請平原君宴飲,平原君不敢不去。到了秦國,昭襄王讓平原君交出魏齊,平原君說:“富貴時結交的朋友,就是為了貧賤時所預備的。魏齊是我的朋友,就算他在,我也不會交出來,何況他不在我那裡。”

秦王就把平原君扣留住,威脅趙孝成王交出魏齊,趙王發兵包圍了平原君的宅第,要抓魏齊。魏齊趁夜逃出,虞卿帶著他逃奔魏國向信陵君求助。信陵君一開始不願意見他們,魏齊就自刎身亡。趙王把魏齊的頭送到秦國,平原君才得以回國。

此番捨己救人,可以說是平原君一生少見的亮點,但總括其人,還是名不副實之處居多,就像蘇轍所說:“趙勝傾身下士,以竊一時之聲可耳;至於為國計慮,性不知也。”平原君的“好客養士”,只是竊得一時的名聲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