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手术吓怕杭州大姐,定制“无管方案”术后2天出院

肺癌是目前全球第一大癌症,也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手术,是治疗乃至治愈肺癌的最佳手段。随着肺癌早诊断、早治疗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病人获得了及时的手术治疗,也促进了肺癌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胸外科,部分肺癌手术已经实现无管化、日间化,大大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成为省内较早开展无管化治疗的单位之一

肺癌手术吓怕杭州大姐,定制“无管方案”术后2天出院

大姐查出早期肺癌

顾虑太多,拒绝手术

杭州的徐大姐(化名)就是这项新技术的受益者之一。徐大姐今年59岁,退休后就一直在家带孙子,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羡煞旁人。去年2月份,赶在正月前,徐大姐在一次体检中发现右肺有结节,医生建议定期复查。

由于当时没有明显的咳嗽咳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结节也不算很大,徐大姐并没有足够重视,高高兴兴过完春节后就将复查这事抛于脑后了。直到去年7月,儿子得知徐大姐并没有听从医生建议定期复查,才“逼着”她去附近医院又做了一次检查,发现右上肺后段的磨玻璃样结节已经长到7*7毫米大小。

肺癌手术吓怕杭州大姐,定制“无管方案”术后2天出院

尽管精神状态各方面都还可以,但身体发生的微小变化最终还是引起了大姐的注意。去年10月,发现自己体重减轻了10余斤后,她赶紧找到浙大一院普胸外科主任胡坚主任医师。经进一步详细检查,医生考虑早期肺癌可能,建议手术切除

医生介绍手术是胸腔镜微创手术,手术全麻后需要气管插管帮助呼吸,为了避免出现尿储留需要留置导尿管,而为了观察术后胸腔内是否有出血、漏气症状,还要留置胸管。尽管只需接受微创手术,但一听到身上要插满各种管子,徐大姐就觉得“慌兮兮的”,对手术方案十分抗拒,因为心理负担重、精神压力大,还一度血压升高、焦虑失眠

病人不配合、情绪波动大,不利于病情稳定和治疗开展。为了消除徐大姐的顾虑,胡坚主任详细评估了她的病情,建议她接受“无管手术”,切除结节。

为满足患者需求

医生提出“无管手术”

什么是无管手术?简单地说,这是一种无气管插管、无导尿管、无胸管的术式,可以大大减轻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减少术后疼痛和并发症,提升康复质量。

目前,胸腔镜手术是微创肺癌手术的标准术式,但是胸腔镜手术仍会在术中、术后给患者带来一些困扰。

气管插管

胸腔镜手术中患者需要全麻,无法自主呼吸,气管插管可以帮助患者呼吸,确保气道通畅。但也有可能造成气管黏膜损伤、气压伤,影响气道纤毛的功能,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咽喉异物感甚至疼痛等症状;

肺癌手术吓怕杭州大姐,定制“无管方案”术后2天出院

导 尿 管

术中因为药物的影响,患者很可能出现尿储留现象,也就是尿液产生储留在膀胱中,但却无力自主排出,而导尿管不仅可引流尿液还可准确记录尿量,保证手术安全。但导尿管在术后需通过膀胱功能锻炼才能拔管,造成患者术后生活不便,甚至引起尿道黏膜损伤、尿路感染等;

肺癌手术吓怕杭州大姐,定制“无管方案”术后2天出院

胸 管

为了观察术后胸部气体和胸水排出情况,有无急性出血,是否存在肺漏气,一般术后都会留置胸管,但同时,胸管会卡压肋间神经引起疼痛,影响术后咳嗽、呼吸锻炼,不利于患者休息静养

肺癌手术吓怕杭州大姐,定制“无管方案”术后2天出院

而在临床实践中,医学研究人员发现,对肺周围型小结节,尤其是楔形手术的患者来说,手术操作时间较短,肺部创伤较小,术后出现尿储留、肺漏气、出血的风险极低,可以尝试不留置导尿管甚至胸腔引流管。同时,随着麻醉技术和快速康复理念的发展,非气管插管保留患者自主呼吸的麻醉也越来越多,与麻醉科合作,为特定的合适病人实施无管手术,成为医学发展的方向。

浙大一院普胸外科在医院麻醉学科、加速康复外科的强大实力支持下,从患者利益出发,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同行先进经验,在省内较早引进并开展“无管化”手术,大大提升了患者体验感。

手术顺利,次日即出院

这种术式正惠及更多患者

了解了无管手术的优势后,徐大姐接受了手术方案。手术当天,麻醉科黄素琴医师为她制定了个性化麻醉方案,采用喉罩通气以避免双腔气管插管,术前也没有留置导尿管。麻醉后,胡坚主任和汪路明医师为她进行了单孔胸腔镜手术,以3cm左右的单切口切除了结节,术中快速病理提示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癌变,属于最早期的肺癌,并进一步淋巴结采样,耗时47分钟手术顺利结束。由于损伤小,术后也没有留置胸管。

由于麻醉药用量的精准控制和手术无管化,徐大姐在麻醉复苏室便能坐起来,回病房后就可以下床走路,术后第2天顺利出院,亲朋们直言她“根本不像做过手术的人”。

肺癌手术吓怕杭州大姐,定制“无管方案”术后2天出院

徐大姐在麻醉复苏室便能坐起

谈及整个手术过程,胡坚主任说:“这次只用极少量的镇痛药物进行局部麻醉,同时为避免患者紧张,使用一定的镇静药物让她睡着。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麻醉药物应用大大减少,对患者胃肠道影响更小。同时,术中创伤小,不留置导尿管、胸腔引流管,术后疼痛和并发症减少,配合加速康复(ERAS)措施,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实现快速康复,并降低了医疗费用。”

从2018年10月开始,在手术室、麻醉科的全力支持与配合下,浙大一院普胸外科已完成无管化肺癌根治术40余例,均顺利在术后1-2天出院,无1例出现明显并发症,为探索日间胸外科手术奠定良好基础。

什么样的病人适合胸部“无管化”手术?

一般而言,患肺周围型小结节,尤其是楔形手术患者适合无管化手术。患者是否适合无管手术,需要仔细、全面的术前评估,比如对于心肺功能异常、肥胖的患者,无管手术可能会存在较大的风险

除了胸部手术,还有哪些手术适合“无管化”?

目前,手外科、骨科在开展的一些手术用的是神经阻滞,不需要全麻插管也不用导尿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