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可以煮茶,卻不能長時間沖泡茶呢?

承藝茗茶官方賬號


原創 | 義芳君說茶:為什麼有些茶適合煮飲,有些茶卻適合泡飲?

瞭解我國喝茶史的茶友都知道,唐代之前人們喝茶以煮飲居多,宋元以後才逐漸改為泡飲。時至今日也是泡飲居多,“古老”的煮飲反而成了一種時尚飲法。

為何千百年來茶葉的喝法有了如此變化呢?主要原因在於茶葉精加工技術的革命性變化,使得茶葉出現了從團茶到散茶的迭代。這樣,原本“雨露均霑式”的煮飲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對於茶葉越來越高明的品飲需求。

那為什麼一些茶葉可以煮茶,卻不能長時間地衝泡呢?實際上,這說的便是煮茶與泡茶的優缺點。

▲煮茶

我們先來說說煮茶。

煮茶,現代意義上的煮茶,如果按照義芳君個人的理解,只能算是大碗茶的範疇。這麼大的容器,水與茶的比例是比較不好掌握的。由於擔心煮出來的茶湯過濃,一般的投茶量會比平時喝的時候略少。

每次喝的時候留一些底湯,接著煮,這樣一來,就能基本做到每一次湯水滋味都差不多,就像大鍋飯一樣,雖然是雨露均霑了,濃淡一致,但茶葉舒展得快,茶葉內質溢出快,要論品茶,那還真的談不上,只能說是喝茶。

▲泡飲

再者,也並非所有的茶都適合煮茶。

一般來說,重度發酵或後發酵茶類以及一些陳年老茶比較適合用煮飲法。這類茶茶性溫和,條索相對粗老,茶葉內含物質分佈比較均衡,糖分高,適合反覆進行煮飲,不易苦澀。

對於泡飲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在較有限空間內,例如蓋杯,投茶量與注水的關係很好把握,一般紅茶5克,鐵觀音7克,大紅袍8克……這樣隨著每一次的沖泡,每一位品飲者能夠品味到茶湯滋味、香氣色澤從濃到淡、從高到低的細微變化,喝茶的層次感分明,適合品飲。

一般像比較耐泡的烏龍茶系列,沖泡到七八泡已經算是很不錯,再長時間進行沖泡肯定不好,滋味口感已經下降很多,從品飲角度來說是不適宜的。

所以,有種說法“老茶宜煮,嫩茶宜泡”。像綠茶、黃茶這類不發酵、微發酵的茶類,極少有人會暴殄天物,用來煮飲。 ▲適合煮茶的老白茶

泡飲法喝茶一般也就是重點喝前幾次茶,精華都在前幾道。甚至是講究鮮嫩的頭采綠茶,就連頭遍洗茶水都捨不得倒掉,當然不會選擇長時間沖泡。

再者,沖泡還能感受到茶葉慢慢舒展的優雅身姿,外部觀感很好。用了煮飲,則更像是大雜燴,隨著沸水的上下翻滾,一如水中浮萍,一時翻江倒海。

所以,如果我們選擇沖泡法,最好不要長時間、反覆沖泡,切忌有“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心理,差不多就該倒掉了。

我是【義芳君說茶】,每日分享原創茶文。歡迎茶友關注交流,留言轉發。


義芳君說茶


有茶友詢問:“茶葉沖泡幾次後沒味了,有人說可以拿去烹煮,這煮出來的茶湯有味道嗎?”

回答茶友的問題。沖泡法自明朝成為主流飲茶方式後,一直延續到現在,明面上很少知道有人用煮茶的方式品茶,所以也就漸漸淡忘了,忘了茶還有烹煮的飲法。

茶葉不能久泡,但是卻可以煮,這也是有原因的。

茶葉的沖泡次數與很多因素有關,最主要的兩個原因還是原料與製作工藝,沒有經過揉捻工序的茶種,要比有揉捻工序的茶種耐泡。如果製作工藝沒有瑕疵,那就是原料的問題,不往大了說,就拿茶種的特徵來說。例如綠茶,綠茶滋味重鮮爽,原料講究嫩度,“明前茶貴如金”,綠茶都是早春便開始採摘,但綠茶的耐泡度普遍偏低。黑茶、紅茶、老白茶這些茶種使用的原料比綠茶的原料成熟,茶葉包含的物質浸出較慢,所以比綠茶要耐泡許多。

沖泡多次後,茶葉中的物質浸出得差不多了,這時茶的香氣滋味都會大打折扣,再去泡意義不大。

茶不可泡太久,一是會導致茶葉不耐泡,二是茶湯太濃,對健康不利,也不利於品出茶的真味。茶湯保存不當,放置時間太長,非常容易變質的,茶浸出在茶湯中物質有微量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這些物質會成為細菌的溫床,也對健康不利,所以沖泡後的茶可以不趁熱喝,但一定要趁早喝。

所以不要一批茶泡一大壺,從早喝到晚,別嫌麻煩,想喝現泡,這樣才健康。

好了,回到問題,題外話說太多了。

茶可以煮,是因為茶葉中不同物質浸出所需要的溫度不同。沖泡茶葉的水溫都在80度以上,冷泡茶除外。茶葉物質在這個溫度中浸出的都是低沸點物質,隨著水溫的下降,物質浸出的速度會變慢,直至停止。而烹煮茶葉時,水溫一直保持在沸騰,茶葉中的物質遠遠不斷的浸出,而且沸騰時的水溫達到最高,茶葉中的一些高沸點物質開始浸出,所以煮出來的茶湯更香,滋味更醇厚。不過也得付出代價,茶葉只能煮一遍,物質便浸出殆盡,煮第二遍沒有意義了。建議茶葉先沖泡,沖泡至無味後再拿去烹煮。好茶不可以浪費啊。

煮茶雖然好,但並不是所有的茶種都可以煮。

可以用來煮的茶種重發酵,原料都較為成熟,甚至粗老。全發酵的紅茶,半發酵的烏龍茶,後發酵的黑茶和老白茶。

烏龍茶和紅茶不宜煮的時間過長,不然濃湯會嚴重影響口感。

所有茶種煮出來的茶湯顏色會比沖泡出來的顏色深、暗沉。

未發酵的綠茶和輕微發酵的白茶、黃茶不宜煮,煮會將其真味破壞,茶味變得難以接受。這三類茶鮮爽度高,茶葉原料較嫩,用沖泡的方式即可,足以將其內質浸出。

煮茶法需要注意:

1、水溫,對於已經沖泡過的老茶,煮的時候要放入溫水煮,冷水下壺煮會讓味道大打折扣。沒有泡過的茶,先用沸水洗一遍茶,後放入冷水開煮。

2、茶具與茶量,用來煮茶的器具一定要洗乾淨,煮茶的水壺不要太小。茶葉與水的比例要適宜,投茶涼不宜過多,煮至時要注意茶湯味道的變化,防止放多茶葉使得茶湯太濃。

我國在明朝之前,煮茶法一直是主流,大家想品飲的話就自個兒試試吧。

說了這麼多,如果有幫助到大家的話,真誠的希望大家關注我:“承藝茗茶官方賬號”,更多精彩內容請在我的主頁中觀看。

瀏覽器 搜“承藝*茗茶”即可,望大家支持。

以公道的價格,讓大家喝到承藝最佳的原產地好茶;以誠心的匠心,承藝精湛工藝,製作好茶;以客觀公正的角度與大家分享通俗易懂的茶知識。

好茶,承藝希望與大家一同品鑑。承藝,不斷傳承創新,只做最好的茶。

客觀公正的茶知識,與大家一同瞭解,請關注公眾號:承藝文化(ID:chengyimc)


承藝茗茶官方賬號


這個問題不矛盾的,在在中國,因為地域差距和氣候的原因,加上我國茶的品種豐富多彩,就給茶的沖泡方法帶來了無限的可能。

我們的茶目前按照製作工藝的不同,可以把茶分為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紅茶,黑茶,而每一種茶中因為茶樹品種和氣候,製作工藝的細微差別,又有很大的差異,而沖泡茶葉也就有了很大的不同。

一般的原則是這樣的,所有的新茶都不太適宜煮茶,而像綠茶,黃茶,青茶,紅茶因為有保質期,無論新茶還是陳茶,都不適合煮茶的,因為綠茶,黃茶,青茶都是不發酵茶或者半發酵茶,如果煮著喝,不僅鮮爽味盡失,而且苦澀味增加。




而且,這些茶,即使是沖泡出來的,如果長時間的沖泡,也會讓咖啡因和茶多酚析出太多,蓋過氨基酸的鮮爽,會讓茶湯苦澀味明顯,所以這些茶在沖泡的時候,不僅要注意投茶量,而且要注意水質和水溫,出湯的時間的配合。

白茶屬於微發酵茶,新茶是不適合煮著喝的,特別是白毫銀針和白牡丹,但是隨著存放時間的增加,老茶則可以沖泡和煮飲皆可,特別是貢眉和壽眉,沖泡之後還可以煮飲,滋味更加醇厚甘甜。

而黑茶由於是後發酵茶,特別是老黑茶,煮飲效果更好,不僅茶湯醇厚,而且滋味悠長,內含物質析出充分,這些茶不僅耐泡,而且耐煮,尤其在冬季,圍爐煮雪,紅泥小爐,煮一壺老茶,三二好友品茶論道,窗外雪花飄飄,屋內茶香四溢,這樣的時候,總一個舒服了得。


煮茶聞書香


煮茶的風氣興於唐,文人也喜歡用詩詞表達煮茶的雅緻情懷,其實無論是泡還是煮,都得對的茶對的方法,才能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益。

煮茶:煮時沸點高,茶葉中一些高沸點物質,在煮的高溫過程中得以釋放,這時候的茶湯較之沖泡的會更加香醇,因為沖泡的水溫一般80——100度,只能釋放茶葉中低沸點物質;所以煮茶能釋放出更多的抗癌物質,抗癌效果更好,提神、消脂預防的功能可以得到更大的發揮,對人體健康有益;

適合煮的茶有兩種,重發酵和老茶,對於輕發酵和未發酵的茶類並不適宜,由於發酵程度輕,沖泡已經足以將其中物質釋放,而煮,則會造成茶葉發黑,茶湯茶味難以忍受,白白浪費了,適合煮的茶比如紅茶、烏龍(不益長時間煎煮)、老白茶、黑茶。

茶葉的沖泡時間不能過久:茶葉中含有豐富的養分物質,這些物質能析出多少根沖泡的次數有很大的關係,通常茶葉外形越大的茶葉,養分析出較慢;反之,較快;茶葉一般在5-6泡後有益成分析出差不多,茶湯香氣逐漸低沉,滋味淡薄,口感逐漸變差,再泡也是無益,所以喝茶即泡即飲才能喝出健康。


茶醉小妖


茶葉片很薄很細,如果沖泡時間太長,把茶葉內所含的物質都泡了出來,就是濃茶了,和大壺茶沒區別了。

一般沖泡茶都是用小蓋碗,相對茶葉也是優質的,叫品茶吧。品茶麼?品的是感覺、品的是過程,品茶首要目的不只是為了解渴。所以平常人家一般自己喝的也是平價茶葉,有了客人來串門,就會把家裡珍藏的好茶拿出來沖泡喝,一邊喝茶一邊閒聊,也是個享受過程。


嫩青葉做的茶更適合沖泡。

茶葉老的適合沖泡也適合煮著喝。

武夷山高山小種野茶就沖泡即衝即飲就行了。

武夷巖茶高火炭焙的茶葉也可以煮著喝,武夷巖茶輕火焙的不建議煮著喝。

同一款茶葉一般會用來煮的茶可以理解為更優質些吧,煮茶時可以有更多茶汁和茶葉內的所含物質稀釋出來,可以多喝上幾道茶湯。



武夷山獨行俠


主張不要煮。簡略的講,久浸久煮後,農殘和氟化物溶出會增加。農殘我們都知道了。可是過量攝入氟化物的損害首要會損害牙齒和骨骼(牙膏裡增加的那點微量是有利的,但誰也不會把牙膏吃下去)。這個損害知道的人並不多,可是現已專門有一種病叫“喝茶型氟中毒”,傳統綠茶紅茶,隨意泡著喝,一般沒太大危險,可是有煮茶風俗的區域就會比較多一點。

別的就是綠茶類以鮮爽鮮醇為優的茶,芽頭越嫩就越不能煮。輕發酵輕焙火的烏龍也不宜煮。熟湯味很厭惡的。

茶葉中含有抑癌效果的茶多酚、可降血糖的茶多糖、使中樞神經愉快的咖啡鹼,以及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物資。這些營養物資能分出多少,和沖泡的次數有很大的聯繫。一般外形顆粒越大的茶葉,營養物資分出的速度越慢;顆粒越小,分出的速度越快。

茶葉一般在5-6泡後有利成分分出得差不多,茶湯的香氣逐漸消沉,味道淡漠,但茶葉中苦澀成分也將逐漸分出,故口感較差,再泡含義不大。

煮的沸點高,與長期浸泡的低溫徹底紛歧回事。泡茶的水一般在80-100度,長期浸泡的溫度或許低於此。這時分茶葉中的溶於水的物質是低沸點物質,而煮茶的時分,茶葉中的高沸點物質才會開釋,這時分的茶湯會變得愈加香醇。

煮茶儘管好處多多,但不是一切的茶都合適煮的。合適煮的茶要麼是重發酵,要麼就是老茶。

什麼茶都可以煮嗎?

煮茶儘管好處多多,但不是一切的茶都合適煮的。合適煮的茶要麼是重發酵,要麼就是老茶。

►白茶

雖歸於微發酵茶,選用細嫩、葉背多白羽毛的芽葉為質料,經陽光晾乾或文火烘乾而成,新鮮的白茶不可以煮著喝,只要陳放的老白茶可煎也可煮。

►黑茶

歸於後發酵茶,因其選用的質料比較粗老,且加工的進程需求較長期的堆積發酵,故而陳香濃郁,味道渾厚,茶湯多呈深褐色。黑茶可沖泡也可煎煮。熟普相同可煮。

瀏覽器直接搜“茶幫通”即可,望大家支持。也可關注公眾號:茶幫通(ID:chabangtong)


茶幫通


長時間沖泡茶是沒有問題的,只是口感問題。

不是所有的茶適合煮的,如綠茶,如白茶新茶等,也是口感問題。

即便能煮,能泡的老白茶,長時間沖泡也沒有煮的口感好,因為茶葉的有些物質在低溫下是無法釋放出來。而有些物質又會釋放過多。

其實講白就是口感問題。其他方面並沒有什麼大的影響。

再次闢謠,茶葉中真沒有鞣酸。

瞭解更多白茶相關內容,請關注各大平臺“白茶友約”,多謝支持。


白茶友約


茶葉投放量決定茶葉的濃淡,茶葉的浸泡時間也決定了茶葉的苦澀,濃淡。

不同的茶葉適合不同的沖泡時間,一般來說,茶葉沖泡時間長短與茶葉原料的老嫩和飲用方法有關。



壓制茶一般可以出湯時間慢些,比如磚茶、緊茶等等。而烏龍茶一般沖泡時間要比紅茶要長些,烏龍茶原料的成熟度比紅茶要老,所以茶葉浸出的時間也比較慢些。



綠茶的沖泡時間不宜過長,因為綠茶較嫩。所以根據不同的茶葉,需要掌握不同的沖泡時間。

我喜歡喝綠茶,可以一整天一直喝茶 ,可能從小養成的習慣吧!


斑衣蝶兒


明朝以前煮茶,現在社會尊重傳承與便捷。煮,衝都很好。











hhh140212101


首先要了解不是所有的茶都能煮的,

白茶、黑茶這兩類茶可以煮,其它茶都不可以。

但凡能煮的茶都可以悶泡;

你說的那些一悶泡就不好喝的大多數是不能煮的茶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