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真的是這樣嗎


慈禧太后真的是这样吗​慈禧太后,眾所周知是清代晚期咸豐帝的老婆,一些史書中把慈禧太后貶得一無是處,說什麼簽署這個不平等條約那個不平等條約,真實的慈禧是這樣的嗎?那慈禧估計棺材板壓不住了(雖然1928年已經被孫殿英搶了)。 在晚清我國積貧積弱,其實當時最大的差距不是武器,而是人民的受教育程度及其低下,從上至下都沒有完全搞清楚外國的政治制度的優越性,對國家的各方面影響是有多麼的巨大,特別是太平天國起義被平叛之後,清朝開始漸漸地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也是大家熟知的“洋務運動”,其實這項運動主要是朝中恭親王愛新覺羅奕欣提出,然後由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和左宗棠去具體實行,比如我國第一條鐵路雖然是有外國人建設,外國人剛開始只是想向清政府展示鐵路運輸的優越性,但是後來被清政府以影響龍脈為原因拆除,這其實當然最終是慈禧太后拍板決定,但是背後卻是大批滿清貴族的橫加阻攔,慈禧作為最高統治者肯定要考慮皇族的影響,更要獲得皇族的支持和認可,而且其實慈禧更是發現鐵路運兵能夠打破未來的戰爭格局,原來需要外國人行進幾十天的路程,如果鐵路被西方列強控制,清朝就很可能數天就被團滅,後來同意李鴻章命令著名淮軍將領——劉銘傳,在臺灣建造鐵路,這是作為最高統治者不得不得考慮到的。還有中日馬關條約,雖然日本當時其實無論是國力還是軍力都無法與清朝匹敵,但是日本上下一心,連天皇都決定捐出自己的私房錢買軍艦,而中國的官員個個都在忙著怎麼投機鑽營升官發財,在那個時代,清朝就是想打贏也很難,無論是哪個統治者在那個無論跟哪個列強打仗都打不贏的國際背景下肯定會做出的不得已的決定,所以慈禧只是那個國弱民窮時代的統治者的代表,連李鴻章都說:“中華面臨五千年未有之鉅變”,中華面臨的是以前封建王朝所沒有面對的世界列強林立,而中國就像一頭老去的雄獅,已無力去面對雄壯的青年雄獅,如果去硬碰硬,那隻能是加速自身的滅亡,我想自古以來沒有任何一個統治者希望自己早點滅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