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可以把賣國說的如此清新脫俗的恐怕也只有慈禧一個人了,我們來盤點一下慈禧執政期間簽訂了哪些賣國條約.做了些什麼賣國的事。

慈禧太后: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慈禧太后

1、1881年中俄簽訂《伊犁條約》

割地:俄國將伊犁地區歸還中國,中國將霍爾果斯河以西、伊犁河南北一帶地方劃歸俄有,根據本約規定的界線,在塔爾巴哈臺地區“酌定新界”,在喀什噶爾地區“照兩國現管之界勘定、安設界牌”

賠款:中國賠款900萬銀盧布(約合509萬兩白銀),限兩年內償清。

貿易:俄商在蒙古地區貿易照舊免稅,在新疆各城貿易“暫不納稅”,準俄商前往肅州(即嘉峪關)貿易,由俄國運入該處的貨物,按舊例減稅三分之一

2、1895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

割地: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後因三國干涉還遼而未能得逞)、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賠款: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

貿易:中國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並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辦廠。


慈禧太后: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馬關條約的簽訂

3、與十一個侵略國簽訂《辛丑條約》

賠款:對各國賠款,價息合計超過9.8億兩白銀,並以關稅和鹽稅等作抵押

4、慈禧太后六十大壽

舊曆甲午年,正值清朝的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后的60歲大壽。

清政府打算撥出3千萬兩銀子的專款,為慈禧太后舉辦盛大的慶壽典禮;北京城裡的大小官員像發了瘋似的,想盡法子去撈錢,以便給慈禧太后送上一份厚禮,博取這位女皇的歡心。

正當慶典籌備緊鑼密鼓進行之中, 1894 年 7 月,日本艦隊在黃海挑起甲午戰爭。 8 月 1 日,中日互下宣戰書。而正在國難當頭的危急時刻,慈禧不管不顧,讓手下的人大操大辦的修繕頤和園.也間接的導致了北洋水師的失敗。

後來有人作詩諷刺說,北洋水師的鐵艦全軍覆沒,倒是頤和園的石頭船永不會沉。


慈禧太后: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慈禧太后執政期間,總共送出去七萬多平方公里土地和將近十二億兩白銀。她用實際行動真正證明了她所說的“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