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如果不发动三藩之乱,而是老实接受削藩的话,会得以善终吗?

宋安之


如若不反,吴三桂善终是绝对没问题的,甚至他平西亲王的爵位都有希望世袭罔替

有人说吴三桂是清兵入关后平定天下的第一功臣,我觉得这话没啥大问题,因为清兵入关后大部分硬仗都是由吴三桂冲锋陷阵打下来的,整个西北西南也基本上都是吴三桂搞定的。

吴三桂这个人非常地反复无常,这个性格估计是遗传自他老爹吴襄。吴三桂原本是一个不折不扣地官二代,他爸爸吴襄曾是辽东总兵,在大凌河之战中吴襄临阵逃脱,导致明军惨败,吴襄随即被明廷下狱。

不过吴襄虽然被抓,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吴三桂的前程,不久吴三桂被擢升为山海关总兵。后来在李自成逼近北京时,崇祯皇帝再度启用吴襄,任命他为提督,负责北京防务。而吴三桂则被加封为平西伯(伯爵),此可见崇祯皇帝对吴家的器重。

但崇祯皇帝的眼光确实不太准,吴氏父子一个忠臣都没有。在李自成攻打北京时,吴襄几乎没有抵抗就投降了,并且还协助闯军一起招降吴三桂。而吴三桂在接到勤王的命令后,一路上走的慢慢悠悠,崇祯皇帝都殉国了,整个行程他走了还不到一半。

在最初的时候吴三桂就没想跟李自成硬怼,他名义上是去北京勤王,实际上是赶着去投降。面对手握五万重兵的吴三桂,李自成虽然也派人带着四万两军饷去跟吴三桂接洽,但吴三桂始终没有引起李自成足够地重视。李自成在进京之后,军纪很快腐化,并且由于没能在明朝国库中得到足够的军饷,李自成便纵容闯军大将刘宗敏在北京城内大肆拷问前明官员,勒索财物。而就在闯军的勒索名单中,吴襄也未能幸免。

得知闯军在北京的所作所为,吴三桂大失所望,不久他又听说自家府邸也遭到刘宗敏洗劫,于是愤而攻击了前来接应他的闯军,然后返回了山海关。

吴三桂与李自成撕破脸后,李自成亲率八万大军攻击吴三桂。在出征时,李自成还是希望能招降吴三桂的,为此专门带上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和崇祯太子朱慈烺。不过吴三桂反意已决,他见李自成大军来袭,便派人向关外的多尔衮“借兵”。注意!吴三桂最初并不是降清,而是希望向清廷借兵剿灭李自成。但吴三桂心中的小九九早就被清廷摄政王多尔衮看得一清二楚,多尔衮在接到求援信后迟迟不肯发兵,令吴三桂骑虎难下,最后成功逼迫吴三桂剃发降清。

头发一剃,这借兵的性质就完全改变了,吴三桂转眼之间就变成了清军大将。起初清廷对于吴三桂也并不信任,虽然加封吴三桂为平西王(郡王),但在李自成败退撤出北京后,多尔衮甚至都不允许吴三桂进城,而是命其继续追击李自成残部。

吴三桂在为清廷扫荡了华北的李自成余部后,他又被调回了辽东。而此时他也是非常识时务,一再强调自己对新主的忠诚。

清兵在入关初期是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这在早期确实蒙骗了许多人,也使得清军得以快速占领华北大部分地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汉人逐渐看透了清军的意图,清军入关并非是想恢复明朝,而是要建立新朝,再加上剃发令的推行,各地的反抗开始激烈起来,于是清廷又想起了吴三桂。

顺治四年清廷再度掉吴三桂入关,统帅大军进攻李自成残部和张献忠。

在清军统一全国的战争中,西北和西南是最难啃得骨头,而这些地区正是吴三桂给打下了的。在击败南明大将李定国后,吴三桂的控制了整个西南地区。为了向清廷邀功,他又绞杀了永历皇帝朱由榔,这成为他政治生涯中最大的一个败笔。

如果说当年他剃发降清是属于无奈之举的话,绞杀永历帝则完全是他脑子抽疯。在吴三桂俘虏永历帝之初,清廷也不太好处置永历帝,结果吴三桂自告奋勇,就地在云南处决了永历帝,这直接把自己的后路给绝了。无论是日后忠清还是反清,杀害永历帝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在永历帝被害后,明朝法统彻底断了,清廷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亲王,让其继续镇守云南。吴三桂也梦想着自己能成为第二个沐英,世代总管云南。

但吴三桂的想法显然太单纯了,兔死狗烹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不明白吗!在除掉永历帝后,中国大陆地区反清力量已基本被消灭了,清廷还要三藩干嘛呢?

但撤藩这种事儿绝非一时之功,吴三桂在西南势力庞大,门生故将遍布半个中国,轻易撤藩恐生变故。再加之吴三桂确实为清廷鼎定天下立下过汗马功劳,朝廷主动撤藩有卸磨杀驴的嫌疑,流传后世也不太好听,因此当时的孝庄太后以及索额图、图海等人是反对强行撤藩的。

并且此时吴三桂年事已高,再过几年等他去世了,平西藩国自然就撤了。但正值青春年少的康熙容不得再耗上十几年,他乾纲独断,强行撤藩,最终引发三藩之乱。

假如吴三桂当年没有谋反的话,凭借他卓越的战功,其亲王爵位肯定是保得住的,甚至可以世袭罔替的传下去,成为铁帽子王。毕竟迎王师入关,平定西南,绞杀永历帝,替清廷打下大半个天下,这功劳实在是太大了,如果吴三桂不反,善终是绝对没问题的。


千佛山车神


当初吴三桂饮马长江的时候,如果能少一些杂念,多一些果断的话,说不定就改写历史了。吴三桂如果不反,而是老老实实的接受撤蕃,个人觉得还是能够终老的。

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 吴三桂的战功在清朝的汉将中是屈指可数的。

公元1645年,吴三桂正式表明立场,投降大清。之前只是借大清的力量对付李自成,报私仇。1647年,清政府调吴三桂入关,吴三桂为了向清政府献忠,开始对关内的反清势力大肆清剿,剿灭了大部分的反清义军,其中包括很多朱明后裔。

也就是在这一年,吴三桂彻底得到了清政府的信任。公元1651年,吴三桂奉命入川,攻打张献忠残部,先后平定重庆和成都。公元1657年,吴三桂南征云贵,把南明最后一个明朝政权彻底剿灭。公元1659年,吴三桂拿下云南,从此坐镇云南,总管云南军政大权。有这种战功的将军,只要不造反,不篡权,在历朝历代大多数是能颐养天年的。

第二, 孝庄太后和康熙皇帝并没有杀吴三桂的心。

如果吴三桂能带头撤蕃的话,耿精忠和尚之信是没有实力和胆量独自造反的,更不用说王辅臣和京城的伪朱三太子了。正是因为吴三桂这位“实力派的大咖”打响了第一枪,正面硬抗朝廷主力大军,其他的藩王和势力才敢浑水摸鱼的“曾热度”。所以,吴三桂能带头撤蕃的话,在孝庄和康熙眼中,不但无罪,反而又是大功一件。

但是,任何皇帝都不允许有吴三桂这种拥兵自重的将军的,都会忌惮吴三桂这种统兵能力,所以如果是这种情况发生,估计吴三桂的后半生,虽然能安享晚年,但绝对不会再手握实权了。

第三, 如果吴三桂能顺从朝廷撤蕃决意的话,他不但是清朝开国战功显赫的将军,还成为了为君分忧的忠臣。

为了解除皇帝和朝廷的后顾之忧,而放弃自己手握重兵的实权,这是什么样的心胸和忠诚?以孝庄和康熙的精明会杀他?会落下一个弑杀忠臣名将的千古骂名?

以上都是个人看法,历史是没有“如果”的。吴三桂的反复无常,让他留下了“脑后反骨”的恶名。同时也在康熙“千古一帝”的美名填上了浓重的一笔。毕竟,在三藩之乱中,大清王朝曾短暂的失去过半壁江山,而凭借少年天子的英明神武,重新收复河山,为大清两百年的基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平定三番之乱的功绩也为康熙死后庙号称之为“祖”增加了不少筹码。

自古成王败寇,战败的吴三桂只能成为反复无常的反面人物,甚至成为了“汉奸”的代名词。只为后世留下了“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悲情故事做为谈资,他在大清建国初期立下的战功,随着三番之乱的战败全部都被掩盖了。归根结底还是那四个字——成王败寇。


无笔史官


什么叫善终呢?我认为善终是心里不愧对前人,并把后人安排好。吴三桂从他迎清军入关那刻开始,他就注定了此生不得善终。

我们假设一下吴三桂如果接受康熙的削藩,会发生什么。不防看看吴三桂当年的老上司洪承畴的结局吧,洪承畴享有“清朝开国第一功臣”的头衔。论功劳,论官阶,论才学,他都甩吴三桂老远。甚至吴三桂能够去镇守云南,自成一家,都赖洪承畴上疏顺治:云南地方险远,少数民族众多,不易治理,要留兵驻镇。顺治才以吴三桂为平西王留驻昆明。


洪承畴和吴三桂一样,为清朝剿灭农民起义的势力和明朝的残余,不遗余力。皇太极时期一直防备洪承畴,把他当重要的“灭明顾问”,但不给实权。顺治朝时期,洪承畴才受到重用。但洪承畴的身份很尴尬,在汉人眼里,他是个卖国贼;在满人眼里,他是需要防范的“非我族类”。

所以,即使洪承畴官拜大学士,兵部尚书,太保兼太子少师,哪一个头衔都是24K纯金,但他依旧是个异类。康熙时期,又被皇帝猜忌,郁郁中请辞。朝廷几经争论,议政王大臣会议才授以三等阿达哈哈番(轻车都尉)世职,世袭四世。洪承畴算是保住了后代的平安。


吴三桂如果同意削藩,康熙为了给天下人营造一个“厚待功臣”和“满汉一家”的和平景象,也不会杀吴三桂的。吴三桂会有两个去处。第一,吴三桂有可能会被调到京城,“平西王”没有了军权,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做个汉人唾弃,满人不亲的闲散王爷,不过能保住他一家的平安。但家族的没落,是一定的。第二,吴三桂以年老为由,落叶归根。不过这事洪承畴也干过,修了个富丽堂皇的大宅子,母亲兄弟亲戚,谁都不肯来住。吴三桂估计下场也会差不多。

所以,吴三桂如果肯削藩,最后的结局应该会和洪承畴差不多。但一个背叛家国的人,他活着的每一天,都应该惴惴不安里,永远不得安宁,这才是应有的下场。


我是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如是,如是我闻,继往圣绝学,成智慧人生,我将单开文章,用自然语言,易学理论,逻辑思维,理论联系实际,连载诸子百家思想的研究。喜欢就关注吧!感谢!


如是史社


当时的情况是亲政后的康熙帝已决意撤藩 。他这样做亦有苦衷:既有忌惮三藩手握重兵、尾大不掉方面的顾虑,又有统一政令、减轻朝廷财政负担方面的考量,而且他撤藩的决心是相当坚定的。即使吴三桂不铤而走险,发动“三藩之乱”,以康熙坚毅的个性,以及吴三桂桀骜不驯、生性反复的特点,他也是很难得以善终的。对拥兵自重、割据云、贵的平西王吴三桂来说,为了保住既得利益,不致沦为砧板一块上任人宰割的鱼肉,他是反也得反,不反也得反,除此之外别无他路可走。

由于吴三桂极其卖力地击灭了李自成的农民军余部,还一路穷追不舍,率军进入缅甸追剿南明残渣余孽,最后诛杀南明永历帝,彻底消灭了南明最后残余势力,为清廷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亲王,除统率云南外,还兼管贵州。

彼时,云、贵两省的财赋兵马以及官员任免之大事,全由平西王吴三桂一人独断专行,吏部、兵部、户部都无权过问。

这时天下已经粗定,清廷派出四处征伐的军队已经纷纷奉命班师回京,只有福建、广东、云贵等地方除外。原来明降将耿仲明对大清立有大功,被封靖南王,镇守福建;尚可喜亦积功被封平南王,镇守广东。这三个藩王中,以平西王吴三桂实力最为雄厚,麾下兵多将广,财雄势大。

康熙登基后,在孝庄皇太后的鼎力支持下,虽然年纪小,但聪察英明,行事果决,因此极得人心。他亲政后,计除悍臣鳌拜,恢复内阁制度,并下令为那些被鳌拜杀害的诸王大臣平反昭雪, 还立即叫停了极不得人心的圈地恶政。同时他一改满清歧视汉人的积弊 ,实行满汉官员同一品级,以攫拔能力出众的汉官,并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同时,他也开始为政令畅通无阻、减轻朝廷沉重的财政负担而开始考虑撤藩。这时福建的耿仲明和广东的尚可喜加起来大约有十几万人马,而云贵的吴三桂麾下兵力则有二十万左右,三藩养军的费用由朝廷出,每年所需的军饷是一笔庞大的数字。仅从财政上看,朝廷已不堪重负。此时恰好平南王尚可喜因为儿子尚之信不孝,与儿子关系紧张,主动上书请求康熙撤销他的藩封,恩准他解甲归田,回辽东故里养老。

此举正中康熙下怀,他立即批准了尚可喜的奏请。尚可喜被撤除平南王藩封,给平西王吴三桂和靖南王耿精忠(其父耿仲明已死,由他袭爵)出了个大大的难题。两人迫不得已,只好上奏自请撤藩,其实两人内心万般不甘,主动请辞也属言不由衷。

吴三桂为清廷入主中原立下汗马功劳。他兵强马壮,权倾朝野,云贵两省犹如吴家禁脔,是不折不扣的独立王国。

原先南明永历帝在昆明五华山修筑的旧皇宫,已被修葺一新,成了平西王府,而且不断大兴土木,扩建增修。明国公沐天波的七万亩田庄,也被吴三桂霸占。吴三桂嗜色如命,生性风流,除大老婆张氏、宠妾陈圆圆外,还有四面观音、八面观音等妾室若干,他还派人在两省大张旗鼓的采买秀女,后宫佳丽不下千人,俨然已是一代帝王。

吴三桂手下有吴应麒、夏国相、胡国柱、马宝、吴国贵、王屏藩等百名悍将,精兵二十万,多年搜括、聚敛的财富堆积如山。他怎肯舍弃眼前这浴血打拼而博取的荣华富贵与烜赫权势呢,回辽东老家做个无职无权的退休老头呢?

因此,他上疏请辞只是做做样子,顺便试探下康熙帝的底线,他狂妄地认为,朝廷不敢真的撤除自己的藩封,小皇帝立足未稳且见识不多,当年跟随多尔衮入关横扫群雄的骁将基本已经凋零殆尽,环顾朝廷上下,还有谁可与我平西王的二十万铁血雄师对抗、较量?

吴三桂高估了自己,小瞧了少年天子康熙的能量。康熙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最后做出决策:“藩镇久握重兵,犹如人体养痈,若不及早除去,何以善后”?于是他顺坡下驴,正式下诏撤藩。

吴三桂见弄假成真,怎肯失去既得利益,便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于闹市中将云南巡抚朱国治斩杀,自称大明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并蓄发易服,恢复明朝衣冠,军旗皆用白色,声称奉明思宗崇祯帝三太子于军中,竖起为明复仇的大旗,并发布檄文,号召天下,共举义旗,共击满清。

吴三桂率先举兵叛乱,尚之信、耿精忠等闻风相继起兵响应,这场规模浩大的战争共打了九年,史称“三藩之乱”。战事初起时,吴三桂抢得先机,他以云贵为其大后方,派麾下猛将王藩屏由贵州攻四川,吴军主力则倾巢而出,由贵州攻取湖南,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克了许多重镇。

吴军攻势凶猛,清军将领有的弃城而逃,有的畏惧不敢出战,有的干脆投降,短短半年间,云、贵、川、湘、桂五省全被三桂占据,加上福建也宣布叛清,眼看南方大部都要被叛军的铁蹄践踏了。康熙震惊之余,急忙调兵遣将南下镇压。吴、清双方大军对峙于荆州、襄阳、武昌、宜昌一线。清将畏惧吴军兵威,不敢渡长江发起主动进攻,只是据险自守。

此时,有幕僚向吴三桂建议,应该乘势挥军渡江,全力进击那些互不统属、互不联系、各自据城自守一地的清军,必能直捣帝都,大获全胜。还有明白人建议他率大军东下,取金陵(南京),掌控运河,截断漕运,断绝清军粮饷,进可攻,退可守,掌握战争主动权,再相机全取天下,恢复汉家江山。只可惜吴三桂枭雄本色,胸无大志,又顾虑在京城做人质的爱子吴应熊的性命安危,首鼠两端,患得患失,更幻想清廷会跟他议和,没有采纳这正确建议,他只是派兵攻取了江西、陕西等地而已 ,贻误了绝佳战机。

康熙十三年(1674),康熙帝听说吴三桂在取得节节胜利后将重兵布防在湖南岳州,既不乘胜北上,也不挥师东进,大有据守云、贵、川、湘、赣等地与朝廷讲和的意图。 为表示坚决平叛的决心,康熙下令将关押在狱中的三桂子吴应熊和孙吴世霖处死。吴三桂闻报,既悲恸又惊奇,连连哀叹道:“玄烨少年,竟敢这样做?事决矣”!

此时的他这才下决心彻底与清廷决裂并血战到底。而此时,清军已从最初的猝不及防、手忙脚乱中恢复过来,而且蒙古察哈尔部的叛乱已被迅速平定,北京已无后顾之忧。北方局势安定,战局开始悄然起了变化。吴三桂因自己的犹豫已失去了机会,最终再也没有获得饮马长江、窥视中原的绝好战机了 。康熙大量起用汉臣汉将,他运筹帷幄,调度有方,清军转守为攻,吴三桂的兵势却一天天走下坡路了。 十七年(1678),清军发起全线反攻,相继收复浏阳、平江等重镇,吴三桂的水师大将林兴珠见势不妙,在湘潭率水军集体投降了清廷。

此时的吴三桂,年纪已经六十七岁,又患了重病,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见兵事屡屡受挫,自己恐怕已来日无多,便在这年(1678)三月二十三日匆匆在衡州(今衡阳)登基称帝,宣布改衡州为定天府,国号为周,定年号昭武,并大封文武百官,也算好好地过了一把皇帝瘾。

吴三桂本为明朝叛将,他勾引清军入关,后来又亲手绞死了旧主永历帝,他被迫起兵反清后又宣称为明复仇,恢复汉家江山,如此背信弃义、随势摇摆依附之人,天下的汉族文人士子谁又信他?当病入膏肓的吴三桂身穿黄袍,接受百官的朝贺后,有些无趣的下诏取消了“恢复大明”的口号。

吴三桂建周称帝,终于暴露了他的勃勃野心和摇摆反复的本性,因而更失人心,许多将士都不愿听其号令,甚至公开反对他。不久,这位“周朝”“昭武皇帝”的国土只剩云、贵两省和川、湘、桂三省之一部分了,和他举兵反叛的第一年比,已经被清军复夺回福建、广东、陕西三省全部以及江西、湖南之大部,四川、广西的部分州县也被清军收复。这年八月,吴三桂在忧急中病死于衡州,他只做了五个月的皇帝。

吴三桂死后,由他的另一个孙子吴世璠继位,他率残军继续负隅顽抗。

康熙二十年(1681),清军大举进攻,大败吴军,收复了贵州全省。十月,清军进入云南,并一举攻克吴军老巢昆明,吴世璠身穿帝王衣冠面向南方(意思是心向南明永历帝?)服毒自尽,清军将领将其首级装在盐匣子里呈送北京。接着,下令诛灭吴氏三族,并把吴三桂的坟扒开,开棺戮尸。一代枭雄吴三桂一生见风使舵,投机取巧,最终落得个满门抄斩、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的悲催下场。

在清朝靠武力建立对全中国的统治过程中,吴三桂是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焦点人物,他先以献关降清而声名狼藉,后又以叛清自立而兵败身亡。不过客观的说,以他反复无常的性格和康熙强势坚毅、咄咄逼人的秉性,假使他当初主动撤藩、不发动“三藩之乱”的话,恐怕也很难得以善终。对于不愿放弃兵权与既得利益的吴三桂来说,除了举兵反叛外,他没有别的选择。

【插图源自网络】

【写作不易 剽窃必究】


铁马冰河wu


先对比两个案例:

第一个是蜀汉后主刘禅,此公天赋异禀,乐不思蜀,投降后过的很不错,还省去了文山会海,案牍劳形,西晋泰始七年在洛阳去世,享年64岁。

第二个是南唐后主李煜,此君文采盖世,几许离愁,投降后过的很不如意,失去人身自由不说,老婆还被人睡,太平兴国三年七月七日,李煜被赵光义毒死,享年41岁。

相同的做法,不同的结局!

康熙自上而下裁撤三藩,吴三桂以臣子的身份解甲归田,于情于理,都比以上两位亡国之君来的要安全。

但这不代表康熙不会杀吴三桂!

山陕总督王辅臣在吴三桂叛乱后首鼠两端,虽最终归顺清廷,但依然担惊受怕,唯恐康熙秋后算账,不得已一杯毒酒上路,即便如此,康熙还是把他的儿子王吉贞革职。

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先是随三藩叛乱,后又归顺朝廷,三藩被平定后,康熙以他为人残暴跋扈、反复无常为借口,逼迫他自尽。

可见,天威难测,今天说的好好的,改天就会翻脸。

尤其是康熙,是个十分记仇的主,不但对外人,对自己儿子也是如此。

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康熙自言:已经忍了二十年。所为何事?原来当年16岁的太子见到父亲生病,没有表现出很悲伤的样子。

16岁的小孩,又是亲生儿子,尚记得一清二楚,吴三桂盘踞云南多年,要粮要钱,搞的康熙捉襟见肘,纵然归降,哪天想起来给个小鞋穿穿也属正常。

况且吴三桂一旦撤藩,那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后世的年羹尧就是个例子,被贬为杭州将军后,短短几个月,朝廷议政大臣就给他开列92款大罪,杀十遍都够了!

比起我们这些后辈文人,官宦世家的吴三桂对帝王心术太了解了,这也是为什么迟迟不下决心的原因,一则他年老体衰,纵然大业可成,也无福消受,何必冒此大险,临老入花丛。

二来实力有限,云贵地区虽然住的舒服,但山高路远,人口稀少,一旦开战,是输是赢没有把握,赢了还好,输了就是诛九族的大罪,自己天年将近,可也要为儿孙着想,尤其是世子吴应熊,在北京做着人质,造反就相当于把儿子送上断头台,代价太大。

当然,康熙为了撤藩,确实做了不少准备,比如车马钱粮,都有计划,如果吴三桂真心撤藩,短期内当不会有问题, 但时间一长,或者有什么意外发生,是否还能安然度过,谁也不知道。



日慕乡关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1673年12月21日,吴三桂在云南昆明打响了武装反抗清朝的最后一枪,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是吴三桂军事生涯中的最后一抹辉煌,在人生的迟暮之年,吴三桂依然宝刀未老,为了自己的利益毅然炒掉了自己的老板,其精神可歌可泣,是值得所有军阀学习的好榜样。

那那么半个身子都入土的吴三桂,为什么要选择武装叛乱呢?难道康熙和吴三桂就不能各退一步,吴三桂主动交权,康熙让其得到善终吗?

静夜史认为:还真不能。

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吴三桂坐地起价

吴三桂最可悲的地方在于:明明是个白菜,却非要卖出白粉的价格。明明是个四五十岁的剩女,非要像20岁的小姑娘一样索要高彩礼。

这种情况和多尔衮谈判时如是,和康熙谈判时亦如是。

这就非常尴尬了,因为摆不清自己位置的人,是非常可悲的。

在1644年崇祯自缢,明朝灭亡后。吴三桂成为夹在李自成和多尔衮之间的孤军。此时的吴三桂既无地盘,又无粮饷,没有实力和李自成多尔衮玩三国杀。

然而吴三桂就是有这样的勇气和自信,和多尔衮谈判时,俨然一副中原之主的模样。在向多尔衮借兵时,吴三桂甚至在求救信中对多尔衮许诺割让黄河以北的土地对清朝表示感谢。

而多尔衮就坡下驴,在帮助吴三桂击败李自成后,迅速攻占北京成为中原之主,命令吴三桂继续追击李自成。

就这样,自以为是钻石的吴三桂一下子成了青铜,成了清朝的走狗和马前卒。

不过多尔衮这一记响亮的耳光并没有让吴三桂从幻梦中醒来。等到清朝平定天下,到了狡兔死走狗烹的时刻,吴三桂还认为自己对清朝而言不可或缺。

可惜,清朝就和大多数只喜欢20岁的少女一样,对吴三桂这样的老剩女早已经没有了任何耐心。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吴三桂始终认为自己物超所值,这注定康熙和吴三桂之间无法达成默契。

因为吴三桂要的,和康熙能给的相差太多,所以武装对抗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2、吴三桂骑虎难下

吴三桂早期的成功和三藩之乱的掀起,充分说明吴三桂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吴三桂戎马一生的过程中,他的身边逐渐形成了庞大的势力,他们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吴三桂金盆洗手是不可能的事情。

上了贼船,就很难下去了。

在清朝平定天下的过程中,除平西王吴三桂外,还有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他们作为明朝的降将,是典型的利益共同体。

而吴三桂的势力又是最强的。清朝初期边疆不稳,朝廷准许吴三桂镇守云贵,给予吴三桂相当大的权力。而吴三桂也充分利用这些权力,建立了自己的官僚选拔系统,号称西选。

西选官员深受吴三桂的提拔,分布在全国各地,全国水路要冲和各省提镇都有吴三桂的心腹,形成了庞大的官僚集团。

这一官僚集团是吴三桂为自己的荣华富贵进行的谋篇布局,而这些人的富贵甚至身家性命又寄托在吴三桂身上。

所以吴三桂不能走,就算吴三桂愿意放弃所有权利,主动接受削藩的结局,利益集团的其他成员也不会答应。

很多人说康熙削藩是操之过急,是缺乏稳重考虑的表现。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武力解决是最好的方式,因为吴三桂之后还有吴应熊,吴应熊之后还有吴世璠,这种割据势力拖得越久,隐患越大!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从康熙囚禁鳌拜到死的事实看,如果吴三桂等老老实实接受削藩,又如同刘禅一样乐不思蜀,安享晚年。康熙自然是不会动吴三桂的。前提是:吴三桂家族不能涉及犯罪。

但问题就在于,吴三桂等三藩掌控云南、两广、福建多年,难道没有政敌吗?一旦解除兵权,昔日那些政敌会放过吴三桂等三藩家族吗?不会!

就算康熙给吴三桂免死金牌,也不能排除日后被算账。与其将命运放在别人手里,不如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反,有可能开创千秋伟业;不反,日后难免只有洗干净脖子等别人来砍的份!

鳌拜幽禁至死相比吴三桂造反病死:哪个是善终

鳌拜在被康熙擒拿后不久就在囚禁之所死去,享年60岁。

吴三桂在和大清陷入对峙时称帝激励军心,当年病死,享年70岁。

吴三桂反叛时,年龄是66岁,已经是一个老人。从吴三桂的角度来看,活到66岁已经是赚到了,多活几年,少活几年,已经无所谓。

但让人佩服的是,吴三桂在66岁的年纪,还不甘于平庸,还有一份进取之心,实在是难得。相比之下,汉武帝、隋炀帝、唐太宗、唐玄宗、康熙帝、乾隆帝等都是前期奋发有为,后期却是昏聩平庸,失去了进取之心。

吴三桂做出反叛这个决策,并非易事:

1、自己年事已高,世子和长孙都在北京,被康熙控制,有被杀的风险;

2、自己没有几年可以活了,一旦反叛,大量的部署和决策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对于一个老人是难以承受的。

吴三桂部下不愿意接受削藩

这是吴三桂决定反的基础原因。以吴三桂率领满清入关的战功而言,这是吴三桂能够不死的最大免死金牌。康熙帝本身也是一个宽仁的人,不会做有可能被骂为忘恩负义暴君形象的人。

因此,吴三桂不反,很大可能是可以颐养天年的。

但吴三桂的部下则有两个顾虑:

1、建功立业以升官发财的前途因此渺茫,甘心吗?

2、吴三桂的政敌肯定最先打击的是吴三桂的下属,削藩后肯定是任人鱼肉。

这就是为什么吴三桂部下坚定支持吴三桂反叛的原因——自存和发展。

是“醉卧疆场君莫笑”的英雄式轰轰烈烈战死?还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善终?吴三桂和他的手下做出了他们自己的选择。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吴三桂即使接受削藩,并且没有提太多的过格条件的话,吴三桂本人及子孙会安享晚年,蒙阴子孙的,但吴三桂不会避免的被后世辱骂而背负骂名!



吴三桂对于年轻的康熙皇帝有着对刚刚立稳脚步的清帝国而言最大的威胁不是吴三桂本人,而是吴三桂麾下数十万久经战阵的老兵,他们从吴三桂打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开始,一路充当清军的鹰犬和帮凶,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明末清初的人口大量损失,除了明末的那些残暴的农民起义将领的无辜残杀和清军的灭绝人性的屠城,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这些骄兵悍将做下的孽!



若详细分析明末农民起义军的构成,你就会发现这些起义军之所以快速扩张的原因是大量的明军的倒戈,他们在清军入关后又快速的倒戈加入清军的麾下,成为吴三桂等清廷鹰爪的麾下,而随后的屠城等惨剧也有这些人的身影!



这样的一群人到了天下思安的康熙王朝就成了危害帝国稳定的动乱分子,习惯了打杀劫掠生活的这些老兵痞已经不可能回到宁锦老家安分种地过清贫的太平日子,他们习惯了锦衣玉食和大鱼大肉,正是这些人的存在和蛊惑,才是吴三桂最终不得不走上反清的道路!



清帝国的高层也非常清楚这些,因此即使吴三桂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而选择接受削藩,他麾下的这些骄横兵痞也必然会送到新的战场,或分割为小股部队分有不同军队节制,或做毫无胜算的进攻,总得来说他们绝大多数是不可能善终!


泾水书生


活路自然是有的。

从清实录等保留下的档案看,康熙为妥善安置三藩及其部众还是下了一番狠心的,拿出不少钱和辽东土地准备容纳迁往辽东故土的三藩旧部,而在吴三桂假意愿意撤藩后,从云南到辽东一路破费安排下的迎送粮台、车船、各种后勤保障看,康熙君臣也希望撤藩可以和气生财,破费一点人力物力,换一个江山稳固和你好我好。三藩一旦撤藩归辽东,就不再拥有可以造反的地利、人和,只剩下基本部众,名为回到原籍,实则早已人地生疏,关外汉人不得轻易出关,四周都是忠于清廷的旗人和索伦部众,加上当时当地经济尚未发达,地广人稀,吴三桂就算想反也折腾不大,甚至逃跑都只能往北试试能不能逃到毛熊的据点去。

吴三桂长子已招为额附,封为重臣,如果安心做一个太平王公,或者索性去北京,弄个大宅子颐养天年并不太难,当然,康熙外表宽容实则睚眦必报,但吴三桂在造反前并无直接得罪过他,就算被秋后算账,应该也不会太过分,最多没了王爵的世袭罔替,但除了蒙古王公和铁帽子王,实际上谁也没有,孔友德没反吧?也没听说给他找个养子承袭定南王的爵位对吧?

史实上三藩中最恭顺的是尚可喜,虽然尚之信造反导致平南王爵被取消,但取消的是这个爵位承袭系统,已死且始终未叛的尚可喜非但未追夺爵位,还多次被赠恤,尚可喜子弟中未直接卷入尚之信谋反的也大多未受或少受牵连,甚至尚的部署也被就地改编为上三旗汉军八旗驻防,当然,关键时刻拆台的尚之信被秋后算账得很惨,这也恰表明前面提到的康熙睚眦必报,外宽实紧的特点,但同样表明倘吴三桂顺从撤藩是不会有什么危险的——前提是以后低调做寓公不去捣乱碍眼。

问题恰在于吴三桂就不是这么个安心当太平绅士的主儿,加上年事已高,觉得再不奋发一下就不会有下一个机会,一旦撤藩,多年苦心积累的地盘、财富(不是指私财而是指府库钱粮)、人马、班底,就将随之化为泡影,可以说撤藩令下,他反弹是必然的(造反倒未必一定是),所以悲剧也是必然的。


陶短房


如果不谋反,吴三桂的活路终究还是会有的。只是,真要是老老实实地接受康熙的削藩政策,那吴三桂还是吴三桂么?

投降清朝的,吴三桂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但由于他曾率数万精兵镇守山海关,因而在明清鼎革之际显得尤为重要。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崇祯自缢,严格来讲,明朝已经灭亡。

此时,对多尔衮而言,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于,不能让李自成坐稳江山,需要赶紧入关与之争夺天下。正因如此,多尔衮才暗中拉拢吴三桂,并曾许诺,等清军入主北京后,将会与吴三桂平分天下。

虽然吴三桂将信将疑,但由于走投无路,还是选择了依附多尔衮,引清兵入关。可是,等清朝掌控了局势以后,自然又想毁约。吴三桂无奈,只能继续为清朝卖命。不过,比较幸运的是,吴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三人,还是高官厚禄,成了清朝边疆的王爷。

不过,满洲统治者又不可能坐视三藩羽翼丰满,更担心他们会尾大不掉,最终成为清朝的祸患。也正因如此,到康熙朝时,才开始谋划了削藩政策。

康熙削藩的目的很明显,那就是将三藩的军权接触,至少是精简到不足为惧的地步,可吴三桂之前早就领教过多尔衮的出尔反尔,此时对康熙也不信任。

削藩所针对的,不仅仅是吴三桂一人,包括耿精忠和尚可喜在内,均是被打压的对象。然而,三藩中势力最大的却是吴三桂。要知道,当时吴三桂在西南来讲,无疑就是无冕之皇,这些用命换来的荣耀和权势,又怎可轻易放弃呢?

相对于吴三桂而言,尚可喜更为聪明。他深知此一时彼一时,即便自己手握重兵,却已经难以掀起太大风浪,因而自请削藩,并得以善终。尚可喜的情况,虽然与吴三桂有一定差异,却也从侧面表明,康熙要的不是三位藩王的命,而是想削去他们手中的兵。

由于吴三桂势大,而且此前就有过“戏耍”的经历。所以,他还是决定铤而走险,举兵反清了。只是,一旦走上造反的道路,那也便意味着九死一生。

吴三桂起兵之初势如破竹,而且乘势拉拢了耿精忠,又联合了尚可喜的后人,打得清军节节败退。可是,等康熙做足准备后,终究还是扭转了战局,取得了这场战役的最后胜利。

可以说,就当时的形势来讲,再结合尚可喜的下场,吴三桂如果甘心接受削藩,得以善终并光耀子孙,还是很有可能的。只是,吴三桂晚年过于自大,又始终患得患失,所以才走上了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