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死前对关羽、张飞心怀怨恨?有可能,一个证据足以表明!

刘备死前对关羽、张飞心怀怨恨?有可能,一个证据足以表明!

三国中,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关羽、张飞是结拜兄弟的楷模,三人手足相惜、情深义重的情节有很多,大众对于他们的结拜情义十分佩服。但有一件事可能出乎大家的意料,就是刘备死前有可能对于关羽、张飞二人心怀怨恨!而且,有一个证据可以充分表明!

刘备死前对关羽、张飞心怀怨恨?有可能,一个证据足以表明!

这个证据就是谥号!刘备在生前,没有给死在他前面的关羽、张飞二人追封谥号!

为什么呢?这就要说一下谥号的含义了。在古代,评价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只言片语往往是很难说清楚的。于是,古人为了对有名的、具有一定地位的人物盖棺定论,往往都会在死后给出一个评价意义的称号,高度概括一个人的一生,这就是谥号。

刘备没有给关羽、张飞追封谥号,但却给了另一个人追封,就是法正。

刘备为什么没有给关羽、张飞追封谥号呢?

刘备死前对关羽、张飞心怀怨恨?有可能,一个证据足以表明!

对于关羽,猜测是:关羽擅自开战,大意失荆州,丢掉了刘备的半壁江山。

看过三国的都知道,刘备早年可是颠沛流离,寄人篱下不知道多少次了,创业实在是艰难啊。赤壁之战后才有了转机,先是攻取荆州四郡,然后取得益州,最后占据汉中,还拿下了上庸三郡。219年,刘备在汉中称王,其势力和威望都达到了顶峰。

但就是在这时出了问题,219年7月,关羽擅自发动襄樊之战,刚开始战局顺利,但最后被孙权偷袭,兵败如山倒,关羽也身死,荆州这个战略要地也丢失了。荆州一失,刘备想要一统天下的可能就变得微乎其微了。

襄樊之战是关羽擅自发动的,因为益州、汉中的军队并没有配合荆州作战的动作,镇守上庸的刘封、孟达也没有配合出兵,这就很难不让人怀疑了。

关羽大意失荆州,不仅损兵折将,还丢失了荆州这等战略要地,三国的局势一下子发生了转折,关羽罪责难逃啊。

刘备死前对关羽、张飞心怀怨恨?有可能,一个证据足以表明!

对于张飞,猜测是:张飞不听劝诫,殴打士兵,致使自己惨死,更是对即将到来的夷陵之战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张飞有虐待士兵的臭毛病,刘备早前就常常劝诫他,将军经常殴打士兵,惩罚部下,是很容易出事的,而且你还留在身边,是有可能出大问题的。但是张飞没听,也没改。

221年,刘备为关羽报仇,不听劝阻,发兵攻打东吴。张飞可是一员虎将,是刘备的左膀右臂,是患难与共的兄弟,是军中不可缺少的将才。而且张飞在阆中的部队有一万人,是总兵力的五分之一。

此次发兵东吴,诸葛亮、赵云、魏延、马超都不在,带的几乎都是新人,张飞算是仅有的老将了,还是以一当十的猛将。

但是张飞因为自己虐待士兵的恶习,导致自己临阵惨死,严重削弱了蜀军的战斗力。

之后夷陵之战战败,蜀国死伤惨重,元气大伤,刘备自己更是仓皇而逃,之后卧病不起,第二年便病死于白帝城。可以说,蜀军的惨败,张飞有一定的责任,还是因为不听劝诫。所以,刘备可能对其心怀怨恨。

刘备死前对关羽、张飞心怀怨恨?有可能,一个证据足以表明!

刘备生前只给了法正谥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法正在刘备建立蜀国的道路上,可谓是费尽心力,军中谋士第一人,可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夷陵之战惨败后,诸葛亮说了一句话:如果法正在的话,他肯定能劝住主公。就算劝不住,也不至于如此惨败。

诸葛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法正在军中的地位就等同于诸葛亮。诸葛亮擅长的更多的是治国、策略、局势分析和谋划,对于军队作战并不是很在行。法正刚好补足了军中参谋、指挥作战的角色,一般行军打仗,都是法正给刘备出主意,所以刘备的江山有大半都是法正的功劳,法正的地位一定程度上可以与诸葛亮相比。

刘备给法正追封的谥号是翼侯,意思是“如虎添翼”,法正去世时,刘备哭了好几天呢。

刘备死前对关羽、张飞心怀怨恨?有可能,一个证据足以表明!

刘备在世的时候,只给了法正一人追封谥号,结拜兄弟关羽、张飞都没有,这难道不值得怀疑吗?

关羽、张飞、黄忠、马超、庞统、赵云都是后主刘禅直到260年才追封的谥号。

以刘备和关羽、张飞的关系,死前都没有给二人追封谥号,刘备心怀怨恨就很有可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