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長變短變聰明,高鐵“可變編組”未來怎麼變?

变长变短变聪明,高铁“可变编组”未来怎么变?

你知道為什麼我們現在看到的高鐵車廂數量,要麼是8節要麼是16節嗎?動車時代,“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已不再是金科玉律,若要跑出每小時數百公里的高鐵速度,需要將動力分散,多個牽引點同時發力一起跑。8節或“8+8”的重聯編組動車,才能滿足動力和運力要求,達到高速運輸的目的。

不過,這種固定模式最近被破解了。我國首列可變編組動車組在中國中車唐山公司完成全部廠內試驗,如同搭積木一般,可在2節至16節之間隨意搭配車廂,單車定員最多提升70%。看似簡單的“積木玩法”,實則打破了半個多世紀以來高速列車固定編組的禁錮。“可變編組”怎麼變,讓我們一探究竟。

变长变短变聪明,高铁“可变编组”未来怎么变?

可變編組動車組。

1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說可變編組的“變”,就得先來說說固定編組的“不變”。

“如果8節車廂沒法把全部乘客運走,是否能在車廂後加掛一節?”

“夠嗆。動力系統又大又笨重,放置在單個車廂上可能會壓壞鐵軌。必須一節動車捆綁一節拖車,形成‘2動2拖’的動力單元,分擔一個完整動力系統的重量。”

“‘2拖2動’是4節車廂,高鐵也能是4的倍數吧?”

“理論上是可以的。但考慮到客流情況和站臺長度,8節或‘8+8’的重聯編組動車更能滿足實際運行需求。因此,標準動車組製造時統一按8節一列固定編組,分也分不開。想要在後面加掛一節也不現實,列車都整列整列出廠,並沒有單節機車。即使有,加上也會影響列車速度。”談及固定編組,中國中車首席技術專家康洪軍打開了話匣子。變壓器、變流器、控制器、冷卻系統、電池組……這些體型龐大、結構複雜的牽引動力設備,需要由4節一組的動車單元共同承載。

他指著一列標準動車組介紹道:“你看這4節車廂,它們的分工各不相同。動車的轉向架上有牽引電機,負責提供動力,所以叫‘動車’。一旁的拖車沒有牽引電機,但裝配了變壓器、電池組等輔助設備,分擔動力系統的部分重量。”

隨著客流量的增加,高鐵為了獲得更大的運量,採用了兩列動車重聯,也就成了後來的16節長編組。動車組重聯,即將日常運行的、有8節車廂的兩列單組動車聯掛在一起開行,運力會增加一倍。例如,春運、小長假、黃金週期間,很多鐵路局都會對動車進行重聯運行,每趟動車席位由600餘個增加至1200餘個。重聯的“重”意味著兩個單位的列車或機車,“聯”意味著聯繫,是統一列控而必須形成的電氣、網絡、制動系統的聯動聯調,並不是簡單的連接。

“傳統動車組只能整組(即8節或16節)運營和檢修,拆解不了。那些K字頭的普速列車,可能也有13節或15節的,但它們是電力機車,動力集中在火車頭,車廂靠機械車鉤連接,和動車並不一樣。”康洪軍說,這就是高鐵區別於普速列車和貨運列車的地方,無法根據客流和運量隨心所欲地增加一節、兩節或者N節車廂。

变长变短变聪明,高铁“可变编组”未来怎么变?

中車唐山公司可變編組動車組雙層二等座車。

2

動車“搭積木”

淡季出行有更多票價浮動空間

“如果一塊車窗玻璃壞了,傳統動車得整列停運,維修時間至少好幾天。若是可變編組動車組,則只用拆解需要維修的那一節。”康洪軍告訴記者,除了零部件更換,固定編組動車組在高級修、定期修、故障修及熱備等過程中均需佔用整列動車組,讓運用效率大大降低。

“要實現可變編組,必須從笨重的動力系統入手。”康洪軍介紹,相對於傳統固定編組動車組採用的牽引動力系統,中車唐山公司設計研發了更輕巧的“動力包”,通過模塊化的方式,高度集成變壓器、變流器、控制器和冷卻系統等動力設備,讓動車不需臨車支持也可獨立運行,這是可變編組動車組實現2節至16節車廂任意編組的基礎。

模塊化的驅動理念,可以實現“大運量大編組、中運量中編組、小運量小編組”的組織方式,更加靈活高效。實際運行中,可變編組的大定員縱向臥鋪車、雙層座車和商務座車在載運能力上,比常規高速動車組分別增加50%、33%和70%,可在淡季增加票價浮動空間,在旺季提升運力應對客流高峰。

变长变短变聪明,高铁“可变编组”未来怎么变?

座臥式VIP車廂。

3

更多可能更加聰明 站內編組未來可期

可變編組動車組還在餐貨和客貨合造車下層增加了獨立貨倉,實現小型保溫、冷藏集裝箱及快件、行包快捷運輸功能,填補了動車組貨運的空白,這將對生鮮產品運輸、醫療衛生急救等物流行業產生深遠影響,為我國高鐵降本增效、優化旅客出行體驗提供了新方案。

更靈活、更多變,也更加“聰明”。可變編組動車組還實現了另一項關鍵技術——通過新型網絡控制系統進行單車控制,這是傳統列車通訊方式的一個突破。“不需要頭車發出指令,不需要人工識別和配對,單節車廂可以自動連接網絡,實現相互之間的通訊和控制功能。”康洪軍說,新型網絡控制系統相當於動車組的大腦,除了實現車輛間自動識別、匹配,還能讓旅客享受大件行李智能存放、智能點餐等功能,大幅提高出行舒適度。不僅如此,新的車端連接技術,可讓車輛之間快速連掛、解編,編組時間比現有固定編組動車組縮短十幾倍。

康洪軍說:“這些關鍵技術的突破十分不易,我們已經申請了近80項專利,也通過了功能試驗、安全試驗、通訊試驗、淋雨試驗、氣密性試驗等全部廠內試驗。廠內試驗並不代表行業的官方認可,我們目前也沒有投入商業運營的計劃。下一步,可變編組動車組還將接受型式試驗、運用考核試驗等一系列測試,最終取得製造許可證。”

談及未來場景,康洪軍也預測了鐵路管理方面的變化:“將來的可變編組動車組,可在站內實現編組變動。例如一輛16節車廂可變編組動車組在北京西站全部下客後,可在站內卸掉若干節車廂,再行前往客流量較小的河北高碑店站。如果長短不一的列車同時進站,乘客在哪候車?站臺標準長度有多長?站點之間如何銜接?這些新的變化將對站內組織管理工作帶來一場變革。”

兩會時間 交通看點

有名的貧困村如今換了個樣兒…

這個“長江水上交通第一崗”,船民都點贊!

春運最火的城市、機場、線路……都在這裡了!

邀您參加!交通運輸優秀文化品牌推選展示活動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