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一番話,說透了人生,點破了長壽

《道德經》是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的代表作品。據《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

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 ,可見他還是一個善於養身的養生家。

老子一番話,說透了人生,點破了長壽

老子在《道德經》裡,不但提出了很多治理天下的思想,也提到很多處世哲學和養生觀念。

凡事有度

《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陰陽結合而生萬物,生命在於陰陽調和。一個人是不是健康長壽,關鍵看他心態是否平和通暢。清代名醫張培仁說:“人常和悅,則心氣充而五臟安。”

此外,“和”還意味著凡事都要有“度”,適可而止,過猶不及。世間的慾望是無窮的,不應過於貪慾;凡事要有度,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要強求。常懷一顆平和之心,順其自然,泰然處之。

老子一番話,說透了人生,點破了長壽

“道生於靜,德生於謙,福生於儉,命生於和”,不僅包含深邃的人生哲理,而且蘊藏著養生長壽的奧秘。

在生活中做到這四點,不僅有利於我們的身心健康,如果傳遞給家人朋友,也一定會對家庭的幸福和興旺大有裨益。

順應自然

《道德經》:“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

老子提出了“致虛”、“守靜”、“歸根”、“覆命”四個概念,其實這四個概念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老子認為人要“致虛”、“守靜”,遵循客觀規律,這樣才能“歸根”、“覆命”,抵達真理的根本。

這個觀念用於養生中,就是要我們行動做事,一定要符合“道”,順應自然規律來養生,生命才能久長。

老子一番話,說透了人生,點破了長壽

很多人也特別注重養生,可就是不尊重自然規律,非要追求自己無法到達的境地,結果卻是損害健康和壽命。

就拿運動來講,很多人認為運動有利健康,就天天鍛鍊,過度鍛鍊,可是這樣的鍛鍊很容易違反生命的自然狀態,引發更大的健康問題。

老子說:“不知常,妄作兇”,就是提醒人們,符合自然規律地養生,不刻意,不違逆,這才是最安全有效的養生方法。

清心寡慾

《道德經》:“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現代社會,人們紛紛追求奢華的物質生活,豪車、別墅、山珍野味.....卻忽視了精神層面的追求。

唐代李商隱說:“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一個人的福氣,從清心寡慾來;一個家庭的福氣,從清廉節儉來。

老子一番話,說透了人生,點破了長壽

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素以德行著稱。

孔子常常稱讚顏回:“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裡,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多麼高尚啊!”

自顏回起,顏氏家族延續七百年而不衰,至南北朝隋唐而興盛,湧現出顏之推、顏師古、顏真卿等千古才俊。

儉於飲食,不傷脾胃;儉於嗜慾,悠然自得。生活中,做到簡單樸實,福氣自來。

老子一番話,說透了人生,點破了長壽

老子《道德經》中的養生觀點,兩千多年來不僅一直成為道家養生的指導思想,而且被我國傳統醫學所接受,後經歷代醫家和養生學家的不斷補充、提高,逐步發展成為我國獨特的道家及中醫養生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