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混的不差,谁家没两三套房子?

只要混的不差,谁家没两三套房子?

现代社会房子成为紧俏的资产,只要混的不差,谁家没两三套房?

尤其是年轻一代,生活在物质丰富的时代,只要按部就班的读书、工作和结婚,双方父母各一套房,然后自己努力买一套房,很容易就积累下两三套房子。当然父母的房可能很小,或者在农村,但是毕竟是财富,有谁会嫌弃?

年轻人只要肯努力,肯自律。玩心不大,不高消费,不四处旅游。按揭买房不是很难的事。我知道一些快中产的八零后九零后,混得就不差,基本上都按揭了一两套房子。双方加起来每月几万的收入,不去投资,按物价上涨速度,真的是荒废金钱。

有了房子,自然有底气。也留下后路。所以很多年轻人,节衣缩食,消费节俭,只要还完按揭后,有两三千的剩余,他们心里都很踏实。为什么?因为房子太值钱了。而且就算房子变得不值钱,也只是相对的。房产长期内都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只要混的不差,谁家没两三套房子?

我曾在北京交往过一个北京女孩。她不上班,身体虚胖,而且长得很普通,但是显得特别有底气,很骄傲。后来我和她吵嘴,她才说出她的家底,她说她家里有七八套房子,质问我,你有什么?我说你的房子是你的吗?她说,父母的房子将来不都是我的吗?难怪她不上班,整天就是吃喝玩乐。原来在北京,有这么多房子。

虽然我去过她家,是一个很普通,甚至有些陈旧的筒子楼。可是毕竟在首都,所以估计很值钱,将来就是拆迁,也是可观的收入。可是我就是看不惯她趾高气昂的样子,于是我说,我家在二线城市也有十套房子,咋地?当然,我这样说是在吹牛,但我不想让她过于骄傲罢了。其实我家里,虽然没有十套,但是基本的两套还是有的。我就是看不惯那些房子多,以为自己很富裕的人。

我一个搞工程的同学,喜欢说自己又买了别墅,买了第四套房子。说起投资,三句离不开房产。仿佛有意让人羡慕他,赞美他。其实就算有了几百万,几千万,不再努力,四处炫耀,人生价值还是无法更好的体现。

只要混的不差,谁家没两三套房子?

中国人,对人生与金钱的态度差别很大。有的地域风气不好,有的地域却很积极进取。在好的地域,每个人都出去找事做,不肯躺着吃收入颇丰的房租,更不肯不劳而获,哪怕是正当的投资所得。他们必须出去流汗,挣更多的钱,过更充实的生活。家里房子多,就想退休,这样的人估计很快就会堕落。

现代社会越来越富裕,这是大家不断努力的结果。手里捏着两三套房子以上的人越来越多。这是经济基础比较好的表现,但是不能止步于此,因为社会经济环境在不断变化。要想更富裕,更有保障,还需要努力的工作。没有房子的苦逼青年,也不要心灰意冷,只要努力,为后代留下资产,也是值得奋斗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