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閱讀】《傳習錄》三十八 (致良知教育研究院出品)

【原文閱讀】《傳習錄》三十八 (致良知教育研究院出品)

《傳習錄》三十八

蕭惠問:“己私難克,奈何?”

先生曰:“將汝己私來,替汝克。”

又曰:“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蕭惠曰:“惠亦頗有為己之心,不知緣何不能克己?”

先生曰:“且說汝有為己之心是如何。”

惠良久曰:“惠亦一心要做好人,便自謂頗有為己之心。今思之,看來亦只是為得個軀殼的己,不曾為個真己。”

先生曰:“真己何曾離著軀殼!恐汝連那軀殼的己也不曾為。且道汝所謂軀殼的己,豈不是耳目囗鼻四肢?”

惠曰:“正是。為此,目便要色,耳便要聲,囗便要味,四肢便要逸樂,所以不能克。”

先生曰:“‘美色令人目盲,美聲令人耳聾,美味令人囗爽,馳騁田獵令人發狂’,這都是害汝耳目囗鼻四肢的,豈得是為汝耳目囗鼻四肢?若為看耳目囗鼻四肢時,便須思量耳如何聽,目如何視,囗如何言,四肢如何動。必須非禮勿視聽言動,方才成得個耳目囗鼻四肢,這個才是為著耳目囗鼻四肢。汝今終日向外馳求,為名為利,這都是為著軀殼外面的物事。汝若為著耳目囗鼻四肢,要非禮勿視聽言動時,豈是汝之耳目囗鼻四肢自能勿視聽言動,須由汝心。這視聽言動皆是汝心,汝心之視,發竅於目;汝心之聽,發竅於耳;汝心之言,發竅於囗;汝心之動,發竅於四肢。若無汝心,便無耳目囗鼻四肢。所謂汝心,亦不專是那一團血肉。若是那一團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團血肉還在,緣何不能視聽言動?所謂汝心,卻是那能視聽言動的,這個便是性,便是天理。有這個性才能生,這性之生理便謂之仁。這性之生理,發在目便會視,發在耳便會聽,發在囗便會言,發在四肢便會動,都只是那天理髮生,以其主宰一身,故謂之心。這心之本體,原只是個天理,原無非禮,這個便是汝之真己。這個真己是軀殼的主宰。若無真己,便無軀殼。真是有之即生,無之即死。汝若真為那個軀殼的己,必須用著這個真己,便須常常保守著這個真己的本體,戒慎不睹,恐懼不聞,惟恐虧損了他一些。才有一毫非禮萌動,便如刀割,如針刺,忍耐不過,必須去了刀,拔了針,這才是有為己之心,力能克己。汝今正是認賊作子,緣何卻說有為己之心,不能克己?”

【背景簡介】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的重要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