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篡漢自立,劉備建國為漢,為何那些忠於漢室之人沒有前來投靠

數千年來中國經歷過很多朝代的更迭,若是提起來最為鼎盛的歷史時期,大漢王朝自然算是其中之一。大漢王朝實力強大國祚悠長,經過四百年的統治早已深得民心,很多人都對其忠心耿耿。在漢末以及三國這段亂世中,雖然群雄並起諸侯爭霸不斷,漢室衰而未亡,即便是後來曹丕篡漢自立之時,仍有不少人心向漢室。令人疑惑的是,曹丕謀權篡位後,劉備在益州建國稱帝國號仍為漢,這些忠於漢室之人為何不去投靠劉備呢?原因並不簡單。

曹丕篡漢自立,劉備建國為漢,為何那些忠於漢室之人沒有前來投靠

三國時期戰亂頻繁,很多有識之士為了名利分別投靠到不同勢力麾下,想要在這亂世之中大展身手,其中尤其以曹魏陣營人才最多。原因就在於曹操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素來招賢納士唯才是舉,而且又打著大漢天子的名義發佈詔令,因此能夠籠絡很多人才。

曹丕篡漢自立,劉備建國為漢,為何那些忠於漢室之人沒有前來投靠

劉備雖然在軍事謀略上不如曹操出色,但是看人的眼光和用人的能力並不比曹操遜色多少,同樣是一個知人善任的英明之主。從劉備對待諸葛亮、龐統以及法正的態度上來看,他對於人才非常尊重,同時又能挖掘出魏延、劉巴等一些不世之才,可以說是深諳用人之道。

曹丕篡漢自立,劉備建國為漢,為何那些忠於漢室之人沒有前來投靠

相比較曹操挾天子而言,劉備則是名副其實的大漢皇叔帝室之後,從名義上看更加正統。同時劉備歷來以仁義為立身之本,這樣一個英明之主自然更容易吸引人才前來投靠,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曹丕篡漢自立不久,劉備就在蜀中建國稱帝並且取國號為漢,但是那些心向漢室的人卻並沒有前去投靠劉備,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並不簡單。

曹丕篡漢自立,劉備建國為漢,為何那些忠於漢室之人沒有前來投靠

首先來看第一點,魏蜀兩方實力差距懸殊,魏國無論是地盤還是兵馬都遠勝於蜀漢。即便這些曹魏麾下的文臣武將中有忠於漢室之人,出於對現實的考慮也難以抉擇直接棄曹投劉,大多數人應該都是處於一種觀望的態度。

曹丕篡漢自立,劉備建國為漢,為何那些忠於漢室之人沒有前來投靠

第二點就是劉備稱帝后不久就發動了夷陵之戰,並且遭遇慘敗局勢危急。即便有些人有著投奔劉備的心思,在看到劉備軍隊遭遇如此失利的情況下,也難免會有所猶豫和遲疑。畢竟人都有趨利性,很少會有人去追隨失敗者。

曹丕篡漢自立,劉備建國為漢,為何那些忠於漢室之人沒有前來投靠

第三點就是劉備在稱帝一事上的表現令人失望。曹丕繼位後迫不及待篡漢自立,結果僅僅一年後劉備就緊隨其後建國稱帝,其麾下的文臣武將對此皆有所異議,劉備非但沒有采納這些人的建議,反而極力打壓他們,甚至還殺掉很多勸阻自己稱帝的人,比如雍茂。也許劉備認為殺掉這樣一個小人物微不足道,但是在天下士人眼中的形象卻大打折扣,因此才有遠人不復至的情況發生。

曹丕篡漢自立,劉備建國為漢,為何那些忠於漢室之人沒有前來投靠

你對此事有何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