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集團軍簡介-第19集團軍

蘇聯集團軍簡介-第19集團軍

蘇聯集團軍簡介-第19集團軍

1941年6月在北高索軍區首次組建。最初編有步兵第25、第34軍,機械化第26軍,步兵第38師和其他部隊,編入最高統帥部大本營預備隊。

1941年7月初,轉隸西方面軍,在維捷布斯克方向對德軍優勢兵力進行艱苦的防禦戰鬥,並參加方面軍在維捷布斯克地域實施的反突擊。7—9月初,參加斯摩稜斯克交戰(1941),在交戰進程中箝制德軍大量兵力,予德軍重大殺傷,並協同方面軍其他軍團和兵團,打破了德軍統帥部企圖從行進間突向莫斯科的計劃(參見莫斯科戰役)。10月,參加維亞茲馬—布良斯克戰役。德軍在亞爾採沃以北和葉利尼亞西南突破西方面軍的防禦,其突擊集團進至維亞濟馬地域,使第19集團軍兵團和部隊陷入德軍重圍。他們在艱苦條件下,繼續堅持頑強的防禦戰鬥,箝制了大量德軍。10月中旬,集團軍部分兵團和部隊突圍奏效,且戰且退,撤至莫扎伊斯克防線。經過整編,於1941年11月改編為突擊第1集團軍。

1942年4月,第19集團軍在卡累利阿方面軍坎達拉克沙戰役集群基礎上重新組建。最初編有步兵第104、第122師,海軍陸戰第77旅,滑雪第4旅和兩個獨立坦克營。

1944年9月前,在庫洛斯湖到列伊斯科耶湖一線擔任掩護坎達拉克沙方向。在此期間,集團軍兵團和部隊對德軍山地第20集團軍作戰。1944年9月初,第19集團軍(下轄5個步兵師)利用斯維裡河—彼得羅扎沃茨克進攻戰役的戰果和隨之出現的有利態勢,轉入對德軍山地步兵第36軍的進攻。集團軍兵團和部隊向坎達拉克沙和克米耶爾維方向追擊退卻德軍,沿途粉碎德軍阿拉庫提集團,並於9月底在納魯斯卡河、翁卡莫湖地段進抵蘇芬國境,就地轉入防禦。卡累利阿方面軍和北方艦隊在佩特薩姆—希爾克內斯進攻戰役中全殲德軍之後,第19集團軍於11月調最高統帥部大本營預備隊,移駐格羅德諾和比亞韋斯托克郊區。

1945年1月底轉隸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集團軍在該方面軍編成內,參加東波美拉尼亞戰役(1945)。2月24—25日,在方面軍主要突擊方向擔任進攻突破德軍的防禦,保障近衛坦克第3軍進入交戰。順利發展進攻,並與近衛坦克第3軍協同作戰,重創德軍第2集團軍。3月5日,進至克斯林(科沙林)以北波羅的海沿岸,對分割德軍東波美拉尼亞集團起了重要作用。爾後,集團軍與近衛坦克第1集團軍、第70集團軍和波羅的海艦隊所屬兵團協同作戰,殲滅德軍格但斯克集團,並於3月28日攻佔海港重鎮格丁尼亞。4—5月初,在但澤灣西岸實施封鎖和殲滅德軍集團的戰鬥,並協同突擊第2集團軍,肅清沃林、烏澤多姆和呂根諸島之敵。“五·九”勝利日,集團軍在海耳(普齊格爾—內龍)沙咀接受德軍投降。

衛國戰爭期間集團軍許多兵團和部隊因戰功卓著榮獲勳章,其中不少兵團和部隊被授予榮譽稱號。數萬名官兵因在戰鬥中英勇善戰,併發揮了軍人技能,被授予勳章和獎章。

衛國戰爭年代歷任司令:

1941年6—9月為科涅夫中將,

1941年9—10月為盧金中將,

1941年10—11月為博爾金中將,

1942年4月—1943年5月為莫羅佐夫少將,

1943年5月—1945年3月為科茲洛夫少將(1944年2月12日晉升為中將),

1945年3月至戰爭結束為羅曼諾夫斯基中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