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內向孩子的“綻放”

朋友家的孩子五歲了,非常靦腆且謹慎慢熱。

帶去淘氣堡玩耍,他光挑一些小朋友少的項目;在人群多的地方,孩子就表現地非常焦慮、脾氣很大,十分容易哭唧唧。


等待內向孩子的“綻放”


朋友一家為了“糾正”孩子的內向性格,不斷地帶孩子去各種人多的地方,又或者在多人場合把孩子推到跟前打招呼、表演才藝,某次看到我,孩子在朋友的再三催促下喊了聲叔叔好,卻委屈地快要哭出來。


等待內向孩子的“綻放”


久久“糾正”而不得法,朋友夫妻吵得不可開交,他們隱隱地希望自己的寶貝像“別人家的孩子”一樣,愛說話、不怯場,熱情而外向;又感到現在對孩子“強力扭轉”的結果是孩子更加不願意面對生人,就連面對親人,也越發木訥。


等待內向孩子的“綻放”


朋友夫妻深深煩憂:我的寶貝與所想像的不一樣,他的這種性格一點都不好,可是我們該怎麼辦?

我們生活中所默認的“好性格”,大多是這樣的:喜歡集體活動,主動與人打招呼,或者大人說什麼能夠好好地完成,十分懂事且聽話。之所以這樣默認,多是因為在我們成年人的認知世界中,善交際與健談幾乎是成功者的標籤,似乎只有具備了外向的性格,才是“成功”的基礎。


等待內向孩子的“綻放”


然而在對兩者的不斷深入認識,我們發現其不盡然。比如擅長原創的周杰倫、羅大佑等,兒時都有內向的“鎖痕”,卻並不妨礙他們成就一方事業。無數的舉例可以論證,“性格”並不會成為孩子成長成才路上的發展壁壘。心理學家榮格在初初區隔“內向”與“外向”之時,使用“外向的表達者”與“內向的沉澱者”來定義。而我們為什麼會有“外向才是好性格”的潛意識,實際正是因為“外向的人格”的表達特質,使之更容易獲得吸引力。


等待內向孩子的“綻放”


因此,並不是社會分給了內向的人較少的位置,而是我們選擇性的注意到了善於表達的外向的人。

其實,孩子的性格並沒有優劣之分,唯一不同的是,內向的孩子更多地通過獨處來補足能量,而外向的孩子容易從人群處獲得鏈接。換言之,許多父母認為內向的孩子擁有了“不好”的性格,是錯誤的。我們每個人就生而不同,強行違拗孩子先天形成的個性,反倒容易使孩子養成“不好”的行為表徵。


等待內向孩子的“綻放”


既然性格不存在高下之分,僅僅是特質的不同,那麼我們父母仍然感到憂慮的核心就在於,我們要帶領內向的孩子探索他們感到舒適的、與外界產生連通的模式,使之不被性格圈禁或固步自封:


消除內向性格滋生的壓力

誠如開篇中的孩子,在面對人際交往的時候,孩子的“退縮”與“冷淡”都是孩子選擇的自我保護的方式,他們將這部分的精力投放到了更想做的事情中去。這就需要我們父母不僅要理解,同時要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保有一個心態:“孩子,我們不強求你按我們想象的來,我們每個人都不一樣,你可以自己去試試”。

我們可以用更多彈性的自我暗示消除性格焦慮,比如“寶寶有自己的節奏,我們讓他慢慢來。”、“孩子在進行自我觀察,他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掌握自己。”

這樣“和而不同”的心態是給孩子以空間,在我們父母的溫和建議中,讓他們建立自我認知、自我認同,而不是被父母的“你這樣的性格將來到社會上會吃虧”等諸多看法一棍子打倒。從父母處得到肯定的孩子,往往能夠用平常的心情注視自己個性中的每一頁,自然地與自己握手言和,減少自我掙扎的內耗。


帶著孩子的眼睛去探索

不可否認,性格會被成長環境與經歷所標記和影響,那麼我們父母要做的並不是“扭轉”它,而是“深掘”它。

每個孩子在建立自己成長軌跡的過程中,兩個重要的關鍵詞在於“注意”、“在意”。可以說,孩子最“注意”父母的行動,最“在意”父母的態度。一個人越“注意”與“在意”什麼,就更容易發展與形成什麼。我們可以讓孩子逐漸意識到,哪種評價與眼光孩子不需要“在意”,哪個方向或想法孩子值得“注意”。讓他們在父母柔善的引導中,從“注意”與“在意”父母的小圈子裡跳出來,開始“注意”和“在意”自己的選擇,建立他們的自我判斷與自我相信。

比如,給孩子充足的愛好選擇空間,讓他們通過廣泛地涉獵,能夠自主選擇最喜歡的、肯花費時間的愛好,讓這樣的愛好與孩子合二為一,使孩子的“內向”也有他們自己的態度,讓孩子享受做自己、找到自己的喜悅。


等待內向孩子的“綻放”


當我們的孩子,因為內向的性格而在人群中顯得不太合群,我們不要著急,也不必催促。這好比培植一株花朵,要想開的繁茂健康,最好的輔助手段是驅蟲、施肥、適當修根、改善土壤。而不是移栽嫁接甚至連根拔起。移栽嫁接來的“性格”的確可能讓孩子這株“植物”開出花朵甚至長出果實,但那只是批量生產、定向發展,也就抹殺了孩子成為獨樹一幟的“自己”的所有可能。

方圓心願:以上內容可以分享給您的朋友,或許對她有所幫助,感謝您的支持,我們下次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