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敢”:孩子怯懦,內向?聽兒童教育專家怎麼說?

有個媽媽苦惱的說:“我孩子上幼兒園大班了,卻一直害怕表達,見到熟人不敢打招呼,課堂上,不敢回答老師的問題,回答時也會很緊張,老師反應孩子不夠自信,被人欺負了,也不敢求助。哎!孩子性格太內向了!”

這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也是很不愛講話,見到老師就臉紅,上課一回答問題緊張到腦袋放空;

想請求別人幫助時,在心裡醞釀很久都不敢開口,生怕被拒絕,也不好意思麻煩別人;

跟別人在一起時不知道說什麼,看著人家說得熱火朝天,我插不進嘴,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結婚生子才有所改善。

那個時候,我就一種感覺:我被整個世界隔離了。於是我對內向就有了個主觀的認知:內向是無能的表現,內向讓我很不舒服。

所以,當我們不能接受孩子內向的時候,往往就是因為我們有內向的表現。不想讓孩子和我們一樣“無能”,擔心孩子內向會吃不開,朋友少。

就目前來看,我的這個擔心是多餘的,因為兒子很活潑開朗。據調查,即便同一對夫妻有三個孩子,三個孩子的性格也都不同。所以,不是說內向的家長一定會生出內向的孩子。

“我不敢”:孩子怯懦,內向?聽兒童教育專家怎麼說?

01

怎麼判斷一個人到底是內向還是外向的人呢?

① 很明顯的一個現象:

如果一個孩子在壓力面前表現出退縮,他很有可能是偏內向的孩子;

反之,如果這個孩子精力充沛,總想到外面去玩,不管有沒有人和他在一起,他就很有可能是外向的孩子。

② 從成人的角度分析:

在一個人休閒的時候,還是想拿起手機叫朋友來玩,還是想自己靜靜的看會兒書或者是散散步,這是內向和外向一個很重要的區別。

心理學家卡爾·榮格在報告中說:外向的人所獲得的信息交流和能量恢復,都來自社交和與他人的互動,內向的人是來自安靜,來自獨處。只是學習的方式不同,並沒有優劣之分。

④ 社交能力:

外向的孩子善於表達社交,與很多人混的很熟,因為他的知覺和情感的系統比較發達。

內向的人不善言談,會出現溝通障礙,嚴重者還會出現抑鬱的表現,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特別擔心孩子太內向。

可是我們總是在擔心,沒有想過一件事嗎?

萬事萬物皆有存在的道理,有外向自然就有內向的人,如果大家的分配比例失調,那就不能形成平衡了,外向的人太多,內向的人太少,這個世界就會太嘈雜,而外向的人太少,內向的人太多,這個世界又太安靜!

“我不敢”:孩子怯懦,內向?聽兒童教育專家怎麼說?

02

那怎麼樣才能讓它平衡呢?

答案:首先要正視並發現內向孩子的優勢

內向者最大的困擾,莫過於人際交往中不知道如何贏得別人的喜歡和信任,但它決定不了失敗。內向性格的人最多會“大器晚成”。

曾有研究表明,世界上70%的成功者都屬於內向型性格。

在各個領域取得不俗成績的名人,也大多是內向性格,如:林肯,愛因斯坦,馬化騰,赫本,村上春樹,他們把內向者的優勢和天賦發揮得淋漓盡致,從而驅動自己走向成功。

史上最棒的思想家愛因斯坦曾說過:創造性思維是受到單調的平靜生活和寂寞所刺激得來的。

邏輯思維的創始人羅永浩也說過:外向的人也許會左右這個世界,但是內向的人才會創造這個世界。

蘭妮博士致力於研究內向,他分析內向有如下優勢:擁有豐富的內心生活,懂得停下來品味生活,熱愛學習,善於創造性思維,擅長藝術創作,情商高,精通談話,樂於自處,謙虛容易養成健康的習慣,是好公民珍惜長期的友誼。

蘭妮本人也是一個內向的人,小的時候,她很打怵參加同學的生日聚會,這類讓別的孩子異常興奮的活動,卻把她搞得無精打采;去別人家做客,媽媽的屁股剛坐下,她就要拽著媽媽走;

在學校,她總害怕被老師提問。為此,她想到了這樣一個辦法,當老師在課堂上提問時,她就假裝找東西,故意把鉛筆掉在地上,然後鑽到桌子下面“苦苦”尋找,提問回答完了,蘭妮就會神奇般地找到那支鉛筆,然後坐起身來。

不過,幸運的是,蘭妮小時候沒有人逼迫她非得像外向的孩子那樣去玩耍。她說:我有我自己的節奏,我接受我自己,所以我能健康成長。對父母來說,把孩子的環境改變一下非常容易,但是對孩子來說,改變則有可能意味著從煩惱轉變為接納,乃至歡喜。

“我不敢”:孩子怯懦,內向?聽兒童教育專家怎麼說?

03

再適當的採用一些平衡內向與外向的措施

①多觀察,多給予孩子關注

發現他不太開心,可以問:“媽媽發現你今天心情不太好唉,有什麼事嗎?有什麼需要媽媽幫助的嗎?如果需要,你跟媽媽講講啊!” 記得要給個抱抱。

如果看到他眼神裡眉飛色舞,但是又不說,看起來很開心,你問:“寶貝,媽媽發現你今天好開心哦,是不是有什麼開心的事,可以跟媽媽分享一下嗎?”

試探性的猜測可能的問題,他肯定就會告訴你:媽媽我今天怎麼怎麼樣……

內向孩子很容易情緒低落,會哭,這時一定要多花一些時間去關注,不要疏忽了,因為這種孩子很容易被人遺忘在角落裡,天長日久,他的交往能力就會越來越差,因為沒有人去關心,沒有人看到這種情況,他只是默默的承擔所有的痛苦和他不能理解的事。

當然,也要引導這類孩子遇到困難要懂得求助,通過他人獲得幫助。

② 多探索,引導並支持孩子去表達

很多內向的孩子,從幼兒園回來,你問他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不知道,過得開心嗎?還行吧。什麼都問不出來,因為他是慢熱型,一時想不起來。

那我們就不問,就講自己的事,我今天遇到了什麼事?心情怎麼樣?講講故事啊!如果聊天中提到某個合適的點,他又會說:“唉,媽媽,我告訴你,我們今天在學校也發生了什麼什麼事……”,這時媽媽就要去追問,引導孩子儘可能的說得更多。

你在探索的過程中,也教會了孩子學會探索。

③ 多傾聽,與孩子平等平和的交流

只要他講什麼,你都慢慢去幫他梳理,安靜的聽他把話說完,不隨便插嘴,當他講不下去的時候,可以再抓住一些點進行追問,慢慢讓他學會如何打交道。

你安靜的傾聽時,他就會感覺到安全,就會放鬆的表達自己,因為越是內向的孩子越是敏感,他講一句話講一個事就會看著你,看你什麼反應?如果發現你的反應很熱烈,很感興趣,他就會繼續往下講;如果發現你反應很冷淡,或者你根本不在那個點上,或者老是教育他,他就會閉嘴。

“我不敢”:孩子怯懦,內向?聽兒童教育專家怎麼說?

④ 多幫助孩子找自信

撕掉那些不好的標籤,學會相信自己。

復旦教授陳果老師說過:真正的自信不是來源於別人對你的評價,而是你任何時候都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是一個足夠好的人,不是因為別人對你的評價低了,你就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很差。

⑤ 找到適合孩子的興趣,用獨處進行充電

著名笑星郭德綱在節目當中總是表現得特別詼諧幽默,但臺下的他卻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他坦言,我一年在外面應酬吃飯的次數加起來不到十次。

在業餘時間裡,郭德綱並不喜歡複雜的應酬活動,反而更享受獨處,他說,“我只要不是工作狀態,就特別安靜,喜歡在書房裡寫字、畫畫、聽戲、喝茶”。

⑥ 堅持多運動

一定要幫助孩子找到一項適合他的運動並持之以恆。

因為在運動的時候,人除了可以分散注意力、忘掉不快之外,還可以有效地促進大腦分泌多巴胺、內腓肽等等這一些物質,它們都是屬於人體的快樂因子。

這些能夠緩解人體的不適感、產生愉悅的情緒反應。所以當心情煩悶、壓抑、又無處宣洩時,可以通過運動來釋放自我,獲取正能量。

最後借用蘭妮博士對內向孩子的總結:一個內向的孩子到底需要什麼?核心是愛,是時間。

你要拿出時間來陪伴她,因為“愛”不是一個空泛的詞,有時間才能夠表達愛,你要用更多的時間關注他,給他信任、穩定、信心,適應它的慢節奏,給他鼓勵和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