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心理學:為什麼現在懲罰學生的行為越來越少了?

迴避行為都是負強化的。恐懼症中的迴避行為是診斷依據之一。

觀察和識別來訪者如何去處理焦慮和恐懼的。很多來訪者是選擇即刻解決焦慮的。比如說一個來訪者在隧道被搶了,這個隧道是一種條件刺激,那麼來訪者就會選擇繞道而走,但是時間久了,就會將隧道的焦慮擴大化。


行為心理學:為什麼現在懲罰學生的行為越來越少了?


很多來訪者變得慢性了,說明迴避越來越嚴重,時間越長,解決來訪者的問題會越來越困難。因為迴避行為越來越厲害。很多焦慮是用來承受的。現在很多的青少年或者成年人網絡成癮越來越多,這其實是強化的,那麼這是被正強化還是被負強化呢?還是兩者都有?

我們諮詢師在運用諮詢原理的時候,要學會舉列子。懲罰在臨床上不重要,在實際生活中是很重要的。

懲罰有三個步驟:具體的行為發生了,隨後具體的行為產生了刺激,最後這種行為變得減少了。懲罰有正性懲罰和負性懲罰。


行為心理學:為什麼現在懲罰學生的行為越來越少了?


一個小孩子在要指甲,可以跟他說:下次看到你再咬指甲,那麼就揍你。下一次小孩子咬指甲了,那麼就上去揍他,下次就不會再咬指甲了,這就是正性懲罰。但是隨著時代的文明發展,這種正性懲罰就越來越少了。

一個小孩子在咬指甲,可以跟他說:下次看到你咬指甲,你就不能吃冰淇淋了。下一次小孩子咬指甲了,於是就不讓他吃冰淇淋了,這就是負性懲罰。

在如今的世界中,懲罰是有很多的負性作用的。很多父母打孩子,會給孩子帶來情緒反應,會破壞關係。還會有示範暴力、示範懲罰,那麼就會形成榜樣的負面影響。


行為心理學:為什麼現在懲罰學生的行為越來越少了?


在行為主義中還有一個詞語是消退。比如讓小孩子去幫助自己收拾桌子,就給他糖果吃。下次不給糖果了,那麼小孩子就不去收拾桌子了,這就是一種消退。

我們要接受很多情況下好事變成壞事,壞事變成好事。認知行為治療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佈置家庭作業,那麼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檢查作業。現在很多的人網絡成癮,是因為這種行為被強化了。

那麼治療網絡成癮問題就是運用行為療法去治療是比較好的。每一種心理問題都有最合適的治療技術去相應的匹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