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弘治嬌黃釉瓷器的時代特徵及價值

黃釉瓷在中國古代陶瓷藝術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顏色釉瓷器中最具貴族氣質的一朵奇葩,以其迷人的色彩和豐富的象徵意義,給人們留下品味不盡的韻致。

解讀弘治嬌黃釉瓷器的時代特徵及價值​​

明弘治 黃釉龍紋葵口盤

為何黃釉瓷器如此珍貴?

黃色在中國一向是“帝王之色”

《明英宗實錄》,正統十一年(1446年)時令:“禁江西饒州府私造黃、紫、紅、綠、青、藍、白地青花瓷器……首犯凌遲處死,籍其家資,丁男充軍邊衛,知而不以告者,連座。”其中放在第一位的就是黃釉瓷。史料記載,明清時,全黃釉瓷只有皇帝,太后和皇后能用。往下數,皇貴妃用“白裡黃釉瓷”,貴妃、妃就用“黃地綠龍瓷”,嬪用“藍地黃龍瓷”,地位再低級,就與“黃”無緣的,黃釉瓷的霸道和尊貴簡直是瓷中無敵。

“落選之次色內有黃器,並五爪龍等件,民間未便使用。”在殘次瓷器處理上,乾隆皇帝批覆說:有五爪龍的殘次品在地方上處理就算了,黃釉瓷的殘次品一定要拿回宮中銷燬,不容他人褻瀆了。清代的黃釉瓷,不僅造型完美,做工精細,更有十足的皇家氣派,而且不斷有新釉色創燒出來,如蜜蠟黃、檸檬黃等,讓人耳目一新。

黃釉瓷器的燒造歷史

黃釉:我國傳統低溫黃釉是一種以氧化鐵為著色劑,以氧化鉛為助熔劑的顏色釉。從漢代開始,歷代多有燒造。明代以前的低溫黃釉均施於陶胎上,且色調多為黃褐色或深黃色。明代景德鎮生產的低溫黃釉瓷器則為瓷胎上掛釉,呈色深淺略有不同,但基本上趨於明黃色。自明初至明末萬曆年間,未停止生產過,到弘治時,低溫黃釉的生產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弘治黃釉較宣德、成化顏色要鮮亮,且深不少,較之正德黃釉,則又淡一些,屬於深淺適中。此時的黃釉多施於盤、碗上,圈足較宣德、成化時期明顯變矮,並且向底內收,胎釉交匯處往往有一絲較為淺淡的火石紅,另外盤碗之底釉多呈現如湖水綠色般的青灰色。清代黃釉瓷在沿襲明代黃釉瓷的基礎上,逐步發展,並在器型、紋飾上有所創新,黃釉釉色的種類也隨之增多。

明弘治 姣黃釉雲鶴紋瓶

可以說黃釉瓷器發展到了明中期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單色釉的各種難關已被攻克,預示著瓷器生產最輝煌階段的來臨,特別是弘治黃釉的燒造成功,極大豐富了瓷器的美學語言,拓展了多層次的審美途徑,當身心疲憊之時,能捧起弘治黃,視覺上定會突地著了魔一般,久久凝視,賞心悅目,俗念頓收,令人“忘乎所以神仙、不忍釋手”。

為何弘治嬌黃釉是黃釉瓷的最高水平?

弘治中興

公元1488年,憲宗的第三個兒子朱佑樘18歲時繼位,年號弘治,在位18年。弘治是明朝的第九位皇帝,為人寬厚仁慈,躬行節儉,不近聲色,勤於政事,勵精圖治,創造出"弘治中興"的盛世。

除了優秀的政績之外,這個弘治皇帝創下過一項中國古代皇帝的紀錄:只有一位皇后,一夫一妻制。而且,他一生節儉,清心寡慾,也許,只有內心純淨、生活真正簡樸、無慾無求的皇帝,才能營造出這樣一個誕生嬌黃瓷的氛圍吧。

解讀弘治嬌黃釉瓷器的時代特徵及價值​明弘治 黃地青花梔子花盤

弘治朝瓷器在造型、紋飾風格與成化比較接近,素有“成弘”不分之說,稍有變化的是弘治的琢器器型種類比成化較為豐富,出現獸耳瓶、葫蘆瓶等新器,造型敦厚,不及成化器精巧。像成化那樣薄胎小件器物已大為減少,工藝也不如成化講究。但弘治官窯的傑出代表——黃釉和黃釉青花器,堪稱明代瓷器中最著名的顏色釉品種。

明弘治時的黃釉燒造達到了低溫黃釉歷史上的最高水平,而且弘治澆黃瓷器是專為宮廷燒造的器種,無論大小器物無一不精,為明朝六大名貴器種(洪武釉裡紅、永樂甜白、永宣青花、宣五彩、成鬥彩、弘治澆黃)之一。從燒造工藝、燒造器型,還是燒造數量看均為明代黃釉器的楷模。此時黃釉是在白釉的瓷器或素燒澀胎上,用澆釉的方法施釉,被稱為“澆黃”。又因其釉色嬌嫩、淡雅、光亮如雞油,又稱為“嬌黃”、“雞油黃”,成為弘治單色釉中最負盛名的陶瓷品種之一。嬌黃釉,燒成溫度850-900℃之間,穩定性比其它低溫釉要高。透明度出較高,使刻在胎上的圖案花紋能透過釉層顯現出來。

解讀弘治嬌黃釉瓷器的時代特徵及價值​明弘治 黃釉碗

明代弘治時期,嬌黃釉釉面光亮,淡雅悅目,公認為歷史最高水平,與宣德時期嬌黃釉相比,更精細油潤。且燒造工藝要求極高,後仿根本達不到弘治當朝的水準,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所以弘治嬌黃釉當之無愧代表著黃釉瓷的最高水平!

黃釉瓷器市場價值

中國傳統的低溫黃釉,從漢代開始歷代就都有燒製,但明代以前的低溫黃釉的色調不是真正的黃色,多數為黃褐色或深黃色。黃釉瓷到清代達到頂峰。

黃釉瓷分等級決定價值

黃釉在明清兩代皇室中的使用是有規定的,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據史料考證,在明代皇宮中,器裡外都施黃釉的瓷器為皇太后、皇后的用具;皇貴妃則用器物內壁為黃釉,外壁為普通透明釉的器物,貴妃用黃釉綠龍器或黃地綠龍器;嬪妃用藍地黃龍器;貴人則不可以用黃釉器。因此,在投資黃釉瓷的過程中,對認知黃釉瓷的種類很重要。不同的黃釉瓷代表不同的等級,但藏品的稀有性也很重要。比如一些黃釉彩瓷:在黃釉彩瓷中,綠彩瓷價格略低外,而其他黃釉彩瓷級別雖低,但因存世量有限,在藝術品市場中並不多見,且工藝繁瑣反而價高一些。

明嘉靖 黃釉鈴鐺杯 (一對)

在黃釉瓷市場中,比較常見的明代黃釉瓷品種主要有單色釉黃釉盤、黃釉青花器、黃釉綠彩瓷。

單色黃釉瓷首推弘治朝;黃釉青花器則以明中期的黃釉青花花果紋盤最有代表性,1996年翰海秋拍中以286萬元成交的明弘治黃釉青花花盤據行家估計,目前的市場價值至少在千萬元以上;嘉靖時期的黃釉彩瓷的藝術價值也較高,也很值得投資。此時期最為出名的是嘉靖黃釉綠彩龍紋器和黃釉多彩雲龍紋器,這些器物全身帶著“皇氣”,為藏家所欣賞。

縱橫上下五千年,在中國文明史上華夏民族被譽為龍的傳人,龍的圖案因此變成了最高權力的象徵,帶有龍案的器物為皇家專用,民間不可使用,除此之外,最高統治者還壟斷了黃色色彩,也許是“黃”“皇”“王”諧音的緣故,也許是道教“五行”中的中央戊己土為黃色。

解讀弘治嬌黃釉瓷器的時代特徵及價值​皇家居中的原由,居住選金碧輝煌,穿戴使用皆為金黃或黃色,黃色和龍紋一樣受到歷代帝王之推崇,黃釉器尤其是明清時期為皇家專屬,成為御用或祭祀專用,民間不可冒犯。自明初至清末每位皇帝都下旨御窯廠為自己製作精美的黃釉瓷器,但出類拔萃當之無愧的應是“大明弘治年制”,不管是“明成化”還是“清雍正”都無法抗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