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將至,民企面臨生死抉擇,剩者為王,薪酬改革才是出路!

導讀:

早在2016年,華為召集後方2000名高級研發技術人員出征海外,也是變相裁員。研發開始集中清退40+的老程序員,直接提前辭退或者不續約。華為的新政策是45歲必須退休(領導除外),顯然是不希望2-3年後這些人安然退休。研發員工輸出之後大部分會自動或被考核離職,能成功轉型落地的十有一二就很不錯了。這樣操作,就是想提高人效,提高華為的競爭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據有利態勢。

冬天將至,民企面臨生死抉擇,剩者為王,薪酬改革才是出路!

而今萬科在內部大會上都打出了“活下去”的口號,可想而知現在市場競爭何其激烈,在寒冬,拼的是耐寒能力,一旦熬過冬天就是剩者為王!

冬天將至,民企面臨生死抉擇,剩者為王,薪酬改革才是出路!

在這寒流之下,民營企業如何能夠實現自我救贖,頑強地生存下去呢?

1、減員增效,精兵簡政;

合併崗位,消除人浮於事,實現3個人幹5個人的活拿4個人的工資;

2、開源節流,全民皆兵;

實現全民經營,調動公司每一個有價值、有創造力的員工,一起經營、一起分錢;

3、增值加薪,穩住人才!

員工都是趨利避害的,員工都喜歡偷懶,但是沒有員工不想加工資。搭好平臺,讓員工增值,為公司賺取更多利潤,老闆及時按結果、效果分錢,實現員工自己為自己加薪!

一、減員增效、精兵簡政;

精兵簡政,是當下企業瘦身最常用的方法,雖然裁員看起來有點不近人情,但是隻要規程序合法,賠償合理這不是什麼羞恥的事,關鍵在於如何去精簡人員。

1、組織變革:

企業績效首先來自於組織績效,龐大的組織結構、臃腫的崗位設置,不僅拉低了工作效率,更是推高了人力成本。

2、合併崗位

人浮於事、因人設崗,是很多企業的常態,5個人幹3個人的活拿2個人的工資,這種現狀並不少見,員工收入低歸屬感自然差、流失率很高。

因此,必須調整為3個人幹5個人的活拿4個人的工資。這也是馬雲一向所追求的薪酬模式。

讓高績效的員工承擔更多責任,拿到高工資,這才是精簡人員的正確打開方式。

冬天將至,民企面臨生死抉擇,剩者為王,薪酬改革才是出路!

那如何實現呢?採用PPV工作量化的方式,把員工的工作進行量化、定價。

PPV模式——基於員工個人的產值與價值的薪酬模式

適用對象:二線基礎崗位、操作人員

冬天將至,民企面臨生死抉擇,剩者為王,薪酬改革才是出路!

1、多勞多得:讓員工為自己幹,做得越多越好,收入就應該相對越高;

2、一專多能:在擁有一技之長的基礎上,在有主職角色的基礎上,讓員工可以同時承擔更多的工作角色,發揮更大的價值;

3、複合價值:根據工作流程與工作量,以高效為目標,合併部門、崗位的職責功能,3個人幹4個人甚至5個人的活,通過優化人效,給員工更多提高能力、增加收入的機會。

小結:將有價值的工作定價計薪,鼓勵員工積極做事做結果、多做份外之事。

二、開源節流,全民皆兵;

打破傳統的分錢模式,引入內部合夥人模式,讓員工成為經營者。

什麼是合夥人?合夥人,是一群通過貢獻價值來發展事業的人。當前,很多企業的發展不是需要股東,而是合夥人!讓核心人才成為企業經營者,攜手老闆共贏,一起做強做大企業!股東,是一個通過投入資金獲得事業分享的人,只是出錢的人,與合夥人有很大的區別。

冬天將至,民企面臨生死抉擇,剩者為王,薪酬改革才是出路!

1、如果企業有80%是股東,企業必亂,80%是合夥人,企業必強。

2、如果企業80%以上的員工分蛋糕,企業必虧,80%的員工做蛋糕,企業必賺。

3、如果企業80%的員工是打工心態,企業必難,80%以上的員工參與經營,企業必盈。

1)、員工出錢了,心也留在企業。

2)、員工出力了,把價值貢獻給了企業。

3)、員工關注盈利了,把成本、費用管控到位了。

4)、員工齊心了,個人收入與團隊利益緊密關聯。

5)、員工看遠了,不再計較當下得失。

6)、員工格局高了,站在企業發展高度做好經營、服務。

7)、員工收入多了,員工為自己創造更多的回報。

8)、企業盈利增強了,因為員工成為經營者,激勵來自增量,無成本壓力。

9)、老闆輕鬆多了,核心人才不流失,成本費用受控,利潤倍增,員工開始為企業經營著想。。。

總結:

1)利益影響思維;

2)利益驅動行為;

3)利益改變格局。

冬天將至,民企面臨生死抉擇,剩者為王,薪酬改革才是出路!

1、員工既出錢更要出力。

2、合夥人出錢卻不佔有公司股權。

3、合夥人分享的是超價值,向市場要利益分配。

4、合夥人並不分走股東的既得利益,而是不斷做大股東利益。

5、合夥人的收益不僅與出資相關,更與團隊超價值、個人貢獻價值關聯。

6、合夥人踐行的是現代企業體制,將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

7、合夥人將管理者轉變為經營者。

8、合夥人使管理團隊實現高度利益趨同。

9、合夥人既留人、吸引人,更強調激勵人。

10、合夥人將傳統的虛擬股份、增值獎勵股、在職股高度融合!

合夥人是一個很好的過度轉換模式,讓員工從操作者轉向管理者、經營者,等到條件成熟了,再推動股權設計。

冬天將至,民企面臨生死抉擇,剩者為王,薪酬改革才是出路!

小結:公司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需要選擇不同的模式,可以選擇合夥人、股權激勵和股權設計。股權激勵重員工獲得股權前或股權後的動能激勵;股權設計重公司治理、股權分配、權力平衡、投資者與經營者的利益分配。如果盲目去推行股權設計,有可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三、增值加薪,穩住人才!

雖然是寒冬,但是必須要有穩定的團隊,才能更好地盈利!只有盈利才有機會給員工漲工資。其實老闆都願意給員工漲工資,只是怕漲了工資,而員工的價值沒有漲,沒給公司創收!

在此,推薦KSF增值加薪法: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KSF薪酬績效模式,如何設計,如何操作,如何幫助企業提高人效、激勵員工!

首先我們對KSF薪酬模式設計做個了結:

冬天將至,民企面臨生死抉擇,剩者為王,薪酬改革才是出路!

1、大彈性、寬幅:

定量薪酬講求的是穩定,變量薪酬追求的是激勵。變量越大,彈性就越大,激勵性就越強。因此,KSF要求從原來的固定薪酬(或底薪)中拿取不低於50%的部分用於寬帶激勵設計,通常比例鎖定在60-80%。

2、高績效高薪酬:

·員工創造的越多,獲得的回報就應該越高。多勞多得,才符合人性需求及市場規則。

·企業不要擔心員工的收入高了,而是要致力於一手提高員工的收入,另一手促進員工創造高價值、高績效。

·相比而言,員工收入高穩定性就強、對公司的認同度與歸屬感也會得到改善。

3、利益趨同:

在傳統模式之下,員工與老闆的利益通常是矛盾的。

員工工資屬於管理成本,工資水平走高人力成本就會上升,而企業利潤就會下降,因此,老闆內心不太願意增加員工工資。

而KSF認為員工工資應該屬於資本,員工是來創造價值的,根據自己的貢獻獲得相應的收益。

所以,KSF模式的追求結果是:員工收入越高,企業賺的就應該越多。只有員工與企業的利益實現趨同,思維才能統一,目標才能真正一致。

4、激勵短期化:

激勵設計有兩種傾向,一是短期化,即月度;二是長期化,即三年以上。不過,任何激勵設計都不能忽視短期化的趨勢。沒有努力的現在,何談美好的未來。所以,KSF倡導的就是先做好月度激勵,再擴展到年度及長期。

5、管理者轉向為經營者:

管理者做事,經營者做價值和結果。管理者管人,經營者要經營人。管理者為老闆打工,經營者必須為自己幹、團隊一起幹。管理者只關注自己的收入,經營者必須創造價值和增值。管理者的起點是先得到,經營者的起點是先付出。

KSF薪酬設計步驟

冬天將至,民企面臨生死抉擇,剩者為王,薪酬改革才是出路!

第一步:崗位價值分析

這個崗位有哪些工作是最重要的,直接為企業帶來效益的?

第二步:提取指標(中層管理人員6-8個)

有哪些可量化的數據是企業所需要的,急需改善的?比如營業額、毛利率、員工流失率、主推產品銷量、員工培訓時間等。

第三部:指標和薪酬融合(設置好權重和激勵方式)

每一個指標,都配置對應的績效工資,需要注意,不要把所有指標平均分配工資,要挑重點。

第四部:歷史數據支持

去年全年營業額多少?月營業額?平均利潤,毛利率,員工流失率,成本費用率等。

第五步:選定平衡點

企業和員工都能接受的平衡點,要以歷史數據為支持參考。

第六部:測算套算

依據歷史數據,選好平衡點把選好的崗位指標,個分配不同比例工資額。

實操案例分析:

冬天將至,民企面臨生死抉擇,剩者為王,薪酬改革才是出路!

這是一個人事主管的KSF薪酬設計表:

1、選取了7個崗位K指標

2、這幾個指標在工資中的佔比

3、設置平衡點為595萬,每個指標對應平衡點要求

4、保健線:達標595萬銷售額的話,工資全發(1、每超過銷售額5000元,就獎勵1.4元);激勵線:銷售額達到714萬,每多目標5000元,獎勵2.4元。如果銷售少於595萬,沒下降5000元就少發0.7元。

每個K指標都對應著相應的平衡點和核算要求,比如招聘,沒 多招一個人多發50元,沒減少一人少發26元等。詳細的數據都是體現在表內的。

所以KSF薪酬績效是一個科學的模式,它要求有數據的支持的。我們總結12個字就是:數據說話,結果導向,效果付費。

只有修煉好內功,加厚了防寒裝備,才能熬過寒冷的冬天!熬過了冬天,春天就來了。本文所講的:激勵性KSF、PPV、內部合夥人管理模式實操內容及案例,來自《績效核能》一書,上萬名老闆、導師推薦,內含數十行業案例。想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以下鏈接購買!贈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

★《績效核能》行動版——最適合本土化績效管理的兩大創新模式大揭秘,請點擊以下“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