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也需要休息:学会这一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再也不用愁了

专注也需要休息:学会这一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再也不用愁了

这些情况,相信很多父母都或多或少都碰到过:

孩子干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嚷嚷着要玩Ipad,等把Ipad抓到手上没几分钟,又拿出画笔想画画,画不几笔就失去兴趣,转脸开始玩起橡皮泥。

专注也需要休息:学会这一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再也不用愁了

三分钟热度

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特别不专心,一会摸铅笔,一会抠橡皮,一会又要去尿尿,因为东磨西蹭,每天作业都要写到很迟。

无论是去学校,还是上兴趣班,孩子都不情不愿。孩子总是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想办法逃避。所以每次送孩子去学习,都是一场战争。

专注也需要休息:学会这一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再也不用愁了

找理由

这些让父母头疼的场景,其实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孩子缺乏专注力。专注力体现的是当一个人专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动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很显然,上述孩子的表现,完全是专注的反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儿童的专注力水平,是导致学习差异的主要原因。而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结果显示:24%专注力不足的青少年,会在13-15岁发育时得到改善,但仍有超过七成的青少年,直到成年也没有解决专注力问题。

专注也需要休息:学会这一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再也不用愁了

孩子专注力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从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孩子长大后很有可能仍然缺乏专注力。而这个问题,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所以,良好的专注力,是孩子必备的基础能力。

事实上,很多父母已经意识到专注力的重要性,也很想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但是他们却并不清楚,孩子为什么就是难以专注。

孩子为什么会缺乏专注力呢?

首先,专注力和孩子的年龄有关。

专注也需要休息:学会这一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再也不用愁了

专注力和年龄有关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孩子的专注力差,是因为拿他们和大人比。对于成人而言,半个小时专注干一件事,没有什么难度。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也可以轻松做到。其实孩子的专注力和年龄有关,年龄越小,专注力越差。

随着生理发育的成熟,专注力会逐渐提升,直到和成人一样。当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专注力还需要父母有意识地培养,否则孩子成年后,专注力也有可能低于平均水平。

其次,环境中诱惑过多。

专注也需要休息:学会这一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再也不用愁了

打扰孩子专注

说起孩子不专注,大部分人觉得是孩子自身的原因。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给了孩子一个诱惑过多的环境。比如在孩子学习、玩耍时,家长出于关心,一会端茶倒水,一会送水果零食。

再比如,在陪孩子写作业时,家长在一边不停地说孩子做错了题。这些都在无声地影响着孩子,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进而阻止孩子进入状态。久而久之,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没法专注了。

第三,任务不是孩子的主动选择。

专注也需要休息:学会这一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再也不用愁了

孩子被动接受任务

在大人眼里,孩子似乎什么都不懂。平时,在学校,老师安排好了所有的学习任务。回到家里,父母又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这样一来,孩子始终是被动地接受安排。

我们都知道,主动投入一件事的效率远远高于被动投入。但我们的孩子,在完成任务时,都是根据大人的思路做。这样就缺乏参与感,容易出现不专注的状况。

专注也需要休息:学会这一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再也不用愁了

被动和主动的区别

既然知道了孩子缺乏专注力的原因,那有没有方法,能帮助我们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呢?

如何帮助孩子培养专注力呢?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好办法:番茄钟时间管理法。简单来说,就是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这25分钟是一个番茄时间,而5分钟是休息时间。在一个番茄时间里只专注做一件事,就是我们的重要任务。然后用休息时间,来处理经常打断我们的事务,比如喝水,上厕所。

专注也需要休息:学会这一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再也不用愁了

番茄钟

番茄钟时间管理法,在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方面如何做呢?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具体说一说。

第一点,用番茄钟时间管理法帮孩子建立专注时间段

都说孩子没办法专注,想让孩子乖乖地写一个小时作业,简直比登天还难。但是大人们有没有想过,对于孩子来说,一个小时不动,太难了。就算是成人,坚持一个小时的专注,也不是易事,何况孩子呢。

专注也需要休息:学会这一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再也不用愁了

任务按节奏完成

就算我们能强迫孩子,坚持写上一个小时。在这一个小时内,孩子的效率也会很低,而且会让孩子厌烦写作业。

其实,我们可以用番茄钟时间管理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给孩子设置规则,帮孩子建立专注时间段。

其次,我们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25分钟的番茄时间太长,可以适当缩短。比如调整为10分钟专注、5分钟休息。最后就是用这个节奏,反复地训练孩子。

专注也需要休息:学会这一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再也不用愁了

番茄钟完成作业

比如孩子写作业时抠橡皮,我们就可以和孩子说,先专注写十分钟作业,再停下来抠五分钟橡皮。在专注时间段,孩子只允许做一件事。打断专注的事情,留到休息时间做。

十分钟的专注时间,对孩子来说,也不会有太多压力。加上还有休息时间的缓冲,孩子就不会那么抵触。原本连续一个小时的写作业,就可以变成四个番茄时间和休息时间。总时长没有变,孩子的效率却提高了。这样既照顾了孩子的生理特征,也能让孩子不那么痛苦地,慢慢养成专注力。

专注也需要休息:学会这一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再也不用愁了

劳逸结合

第二点,用番茄钟时间管理法,给孩子一个不被打扰的环境

现在绝大多数家长,在下班后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陪孩子写作业。网上说,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对于这个描述,相信家有学龄儿童的父母,一定深有感触。

专注也需要休息:学会这一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再也不用愁了

不被打扰的环境

陪孩子写作业确实不是件容易事。不过在抱怨孩子之前,家长们也得想想,自己有没有不当行为。比如家长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玩手机,或者就一直盯着孩子,孩子一动笔,就开始数落孩子写得不对。

也许家长还没意识到,这些行为在悄悄地摧毁孩子的专注力。我们拼命地要求孩子专注,却一直给孩子制造各种干扰。

专注也需要休息:学会这一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再也不用愁了

剔除干扰事项

上面我们说要用番茄钟时间管理法,帮孩子建立专注时间段。其实这对家长也同样适用。我们让孩子专注10分钟,那家长也得遵守这10分钟的规则,不能在这个时间内去打扰孩子。

无论是想做什么,还是想说什么,都得留到休息时间再进行。

如果我们能做到,孩子就会有一个不被打扰的环境。这对孩子来说,减少了外在环境的影响。对于父母来说,大家也不必一晚上都着急上火。

等到孩子完成任务,家长再和孩子交流解决。

专注也需要休息:学会这一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再也不用愁了

和孩子交流

三、让孩子参与任务的制定,更能保持番茄时间内的专注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对于孩子的教育,父母都越来越重视。家长们对孩子寄予厚望,给孩子报了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

不过很多时候,大家却发现,花费了大量的钱和时间,孩子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多的时候,孩子会撒娇耍赖,就为了少上一次课。

专注也需要休息:学会这一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再也不用愁了

让孩子自由发展

家长们可能很困惑,明明是为了孩子成长,孩子怎么就是抗拒呢?认真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些补习班和兴趣班,都是大人安排的,孩子完全是被动地接受。孩子没有选择的权利,就只能消极怠工了。

其实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让孩子参与进来。比如说在报课之前,征求孩子的意见。

专注也需要休息:学会这一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再也不用愁了

和孩子交流互相征求意见

先从孩子感兴趣的内容聊起,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让他觉得可以自主选择课程。还可以给孩子分析,课程有什么有趣的地方,孩子可以从中学到什么,然后鼓励孩子做决定。

如果孩子还是有些不情愿,我们可以和孩子说,把课程当成番茄时间。孩子只要保证番茄时间的专注,之后的休息时间,可以让他自由活动。

这样让孩子主动参与到任务中,就能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同时养成番茄时间内的专注,父母也不必一直跟孩子斗智斗勇。

专注也需要休息:学会这一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再也不用愁了

调动孩子积极性

总之,通过番茄钟时间管理法,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专注时间段,让孩子养成专注的习惯。而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遵守番茄时间,为孩子创造一个无干扰的环境,让亲子关系更融洽。同时通过让孩子参与任务制定,获得掌控时间的成就感,从而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当然,家长们还需要注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固然重要,却不能操之过急。孩子不是一天长成的,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自然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需要慢慢引导孩子,耐心地带着孩子,反复训练番茄钟时间管理法。

帮助孩子从专注10分钟,逐渐提高到可以专注25分钟。当孩子能体会到专注的乐趣,他就会主动选择专注。

陆北老师专业解密青春期,做你最温暖的陪伴。欢迎在下面留下你的育儿烦恼,陆北老师将陪你一起面对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