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齊齊哈爾,將會發生這些變化

齊網網絡 綜合整理自 市規劃局 封圖/紅紅火火

2020年的齊齊哈爾,將會發生這些變化

國函[2017]70號文件《國務院關於齊齊哈爾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覆》於2017年6月15日公佈。對於這份《齊齊哈爾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的細節你瞭解多少?我們的城市未來三年會如何變化騰飛?哪片區域將會被開發?北三區和富拉爾基區規劃了哪些道路?你瞭解多少?

齊齊哈爾市城市總體規劃概要

一、 城市概況

齊齊哈爾市位於黑龍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央,轄區面積42469平方公里。北與本省黑河市接壤,西鄰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東、南與本省大慶市和吉林省白城市相連。市域的西、北有大、小興安嶺環抱,嫩江由北向南貫穿全境。

齊齊哈爾市轄訥河、克山、龍江、富裕、依安、拜泉、甘南、泰來、克東9縣(市),規劃基年(2009)市域戶籍總人口571.6萬人,是黑龍江省第二大城市。市區下設龍沙、鐵鋒、建華、富拉爾基、昂昂溪、碾子山、梅里斯七區,市區人口142萬人。

齊齊哈爾市歷史悠久,文化積澱厚重。清代早期即成為黑龍江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699年起作為黑龍江省會長達255年,是東北地區發展較早的重鎮。

齊齊哈爾市是嫩江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其工業、交通、文教、科研和商貿等輻射整個黑龍江省西部和內蒙、吉林部分地區。

目前齊齊哈爾市己經形成了以機械工業為主,鋼鐵、電力、軍工、鐵路貨車、化工、醫藥、食品等工業門類比較齊全的綜合工業體系,是國家重要的裝備工業和綠色食品生產基地。

齊齊哈爾市也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之一。以穀物(玉米、小麥、水稻等)、豆類和薯類為主,糧食年產量100億斤以上。近年來畜牧業發展迅速,林業、漁業也比較發達。

齊齊哈爾市物產豐富,交通便利,是典型的大工業、大農業、大江河、大草原型的城市。城區東部有著名的以保護丹頂鶴等水禽為主的扎龍自然保護區,因此也以“鶴城”聞名。

2020年的齊齊哈爾,將會發生這些變化

二、城市發展目標

至2020年將齊齊哈爾市建設成生態市園林城、裝備工業基地、綠色食品之都、生態旅遊勝地、歷史文化名城,強化齊齊哈爾在黑、吉、蒙三省交界處的中心城市地位與作用,使齊齊哈爾成為我國緯度最高的宜居、宜業、宜行、宜遊的現代化大城市,全面實現小康社會。

三、城市性質、規模

性質: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黑龍江省西部中心城市。

人口規模:至2020年,中心城區115.0萬人,富拉爾基城區32.0萬人。

用地規模:至2020年,中心城區116.80平方公里,富拉爾基城區37.32平方公里。

四、市域城鎮體系

預測2020年市域總人口61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44.7萬人,城鎮化水平為56.5%。

市域城鎮等級結構為四級:齊齊哈爾中心城區為中心城市;九縣(市)及富、昂、梅、碾四區政府所在地為副中心城市,共13個;省級重點鎮及較大的獨立工礦、旅遊重點鎮、大型農、林場所在地鎮為重點城鎮,共30個;其他鄉鎮及農、牧、林場、工礦區為一般城鎮,共94個。

交通以鐵路、國省道幹線公路為骨架,打造中心城區至各縣、市2小時、至各區半小時(碾子山1小時)、各縣市至所屬鄉鎮一小時經濟圈。

基礎設施規劃:鐵路新建哈齊客運專線,主要鐵路實現複線和電氣化改造。公路完成以國、省道為骨架的“米”字形公路網。市域內嫩江干堤防洪標準達到200年一遇,其他支流達到30年一遇。

以下圖片 點擊放大

齊齊哈爾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圖

2020年的齊齊哈爾,將會發生這些變化

齊齊哈爾市域綜合交通規劃圖

2020年的齊齊哈爾,將會發生這些變化

齊齊哈爾市域空間管制規劃圖

2020年的齊齊哈爾,將會發生這些變化

齊齊哈爾城市規劃區範圍圖

2020年的齊齊哈爾,將會發生這些變化

五、城市規劃區

齊齊哈爾市城市規劃區的範圍與市區行政界線一致,包括龍沙、鐵鋒、建華、富拉爾基、昂昂溪、梅里斯和碾子山七區,總面積4310平方公里。

2020年的齊齊哈爾,將會發生這些變化

齊齊哈爾市城區參考圖

(卜奎城區即中心城區,本圖未含碾區)

六、中心城區規劃

1、 城市發展用地

沿江抱湖向南發展(北三區),重點改造城內原有棚戶區和倒閉企業,積極建設南苑新城和鐵東物流園區。遠期開發民航路以南鐵東地區和南部沿江地區。

老城中心區人口、交通過於稠密地區適當控制改建,南苑新城逐步形成新的商業中心。

2、產業佈局

採用置換、城市開發等方式逐步改造原有北部工業區和西南工業區,大力推進東北工業園區和東南工業園區、水師工業園區建設。南苑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規劃一部分高新產業和集團研發總部,重工業和建材、化工、食品等工業項目逐步向原料生產基地和富拉爾基、昂昂溪等其他城鎮擴散。軍工企業創造條件逐步遷離市區。

市級商業中心規劃為“兩主九副”。“兩主”:一是中心廣場周邊,沿龍華路由永安大街至景新大街,沿卜奎大街由解放門至南馬路;二是南苑飛鶴廣場周邊,沿飛鶴路由南站廣場至愛國廣場。“九副”:華溪、建北(鳳凰城在其中)、溪水(萬達在其中)、瀏園、濱江、宛屯、鐵東、南浦、炮臺商業副中心。

完善綜合區和居住區商服中心。發展消費品市場、生產資料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形成市場網絡。重點培育綠色有機食品市場和糧食批發市場,建設黑龍江省西部區域性商品集散地。規劃建設聯通大道以北大型物流園區,預留大民火車站以北公鐵聯運物流園區。

3、城市道路結構

(1)幹路系統

主幹路骨架為“雙向雙軸,一環九射”,主次幹路網密度為4.81公里/平方公里。規劃快速路2條,為聯通大道東出城快速路和齊富公路南出城快速路, 快速路網密度0.09公里/平方公里;規劃主幹路49條,總長度269.85公里,主幹路網密度2.31公里/平方公里;規劃次幹路107條,總長度291.86公里,次幹路網密度2.52公里/平方公里。(見附表4-6)

(2)園林景觀路規劃

將聯通大道、飛鶴路、望江路、鶴城路、環城東路、湖西路、湖東路、環城北路、沿江北街、沿江南街規劃為園林景觀路。

(3)慢行系統規劃

結合城市綠地系統及水系周邊道路,設置慢行系統,如勞動湖水系、沿江街、望江路、齊扎公路等;主次幹路設自行車道。

4、環境與景觀

規劃形成“三帶、十六湖、十八園”的綠地系統結構。

三帶:指嫩江濱水風光帶、勞動湖風光帶和水師排幹風光帶。

十六湖:指城市中面積較大的十六個開放性湖泊。

十八園:指龍沙公園等18個綜合區級以上城市公園。

5、城市基礎設施

規劃中心城區供水總能力達到69萬噸/日,按綜合用水230升/人·d,供水普及率達到100%。鼓勵非生活用水循環利用和中水回用。

規劃排水採用分流制,中心城區汙水排放能力為42.5萬噸/日,汙水處理能力為40萬噸/日,汙水處理率95%以上。

城市供電電源以富拉爾基發電總廠、華電熱電廠為主,積極發展風電、水電等可再生清潔能源。變、配電形成220KV、110KV和10KV三個等級的網絡。

供熱劃分為四個供熱分區,熱源以東北熱電廠供熱為主,新建4個大型調峰鍋爐房,取消燃煤小鍋爐房。

整合現有通訊系統,建立集語音、數據、有線電視和圖文一體的寬帶綜合業務網。

規劃2020年燃氣平均日供氣量為51萬立方米/日,居民生活用氣普及率88.9%。

環衛設施規劃新建崔門垃圾處理廠、垃圾發電廠和南山城區垃圾中轉中心,垃圾年處理能力達到54.57萬噸。停用紅星垃圾填埋場,將其改建成城市公園。

6、環境保護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達到規定標準,城市汙水排放符合排放標準,嫩江水質達到三級以上。

嚴格控制工業廢氣和汽車尾氣排放,城市大氣環境質量達到二級以上。

固體廢棄物全部實現密閉清運、衛生填埋或焚燒等無害化處理,大力推進綜合利用,逐步實現分類收集、處理。

城市生活區環境噪聲控制在60分貝以下。

7、 綜合防災

嫩江干堤達到200年一遇防洪標準,城防北、東、南堤達到100年一遇標準。

建立自然災害風險信息管理和應急救助指揮平臺,提高預警、綜合評估、信息報送能力和應急管理水平,完善預警信息發佈渠道。自然災害直接經濟損失控制在國民生產總值的1.5%以內。

城市生命線系統:構建由大型醫院和各基層醫療機構共同組成醫療救護中心和救災醫院的二級救護體系。規劃物資庫面積達到73500平方米。

應急通道:中心城區共規劃25條避難疏散主通道,呈“3環22射”結構;富拉爾基城區規劃13條避難疏散主通道,形成“雙環7射”的結構,保證與城區之間有2條以上的聯繫通道。各住宅區到避難場所有避災通道連接,且相互貫通。

應急避難場所:用地面積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綠地、廣場、公園、體育場(室外)、大專院校操場、中學及小學操場和露天公共停車場等作為應急避難場所。應急避難場所分為三類,其中28處Ⅰ類避難場所,主要滿足中長期避難需求,每處用地面積不小於20萬平方米;Ⅱ類避難場所主要滿足短期避難需求;Ⅲ類避難場所主要滿足臨時、就近的避難需求。

以下圖片 點擊放大

齊齊哈爾中心城區(北三區)建設用地規劃圖

2020年的齊齊哈爾,將會發生這些變化

齊齊哈爾中心城區(北三區)綠線控制圖

2020年的齊齊哈爾,將會發生這些變化

齊齊哈爾中心城區(北三區)黃線控制圖

2020年的齊齊哈爾,將會發生這些變化

齊齊哈爾中心城區(北三區)道路系統規劃圖

2020年的齊齊哈爾,將會發生這些變化

齊齊哈爾富拉爾基城區建設用地規劃圖

齊齊哈爾富拉爾基城區綠線控制圖

2020年的齊齊哈爾,將會發生這些變化

齊齊哈爾富拉爾基城區黃線控制圖

2020年的齊齊哈爾,將會發生這些變化

齊齊哈爾富拉爾基城區道路系統規劃圖

七、歷史文化名城保護

齊齊哈爾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的北方古城,市域內現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62處,其中國家級5處,省級19處。

除文物保護單位外,規劃還劃定了8處歷史街區進行重點保護,按原貌修繕建築,恢復環境景觀。

規劃確定單項保護的歷史建築共100處,其中一級14處,二級86處。

2020年的齊齊哈爾,將會發生這些變化

八、可持續發展

根據齊齊哈爾市區域資源情況和人口、用地、水資源等條件分析,城市終極合理規模為市區總人口不超過250萬人,中心城區不超過150萬人,城市建設用地不超過250平方公里。

遠景城區格局為中心城區150萬人,為綜合性中心城市;富拉爾基區50萬人,為以鋼鐵、機械工業為主的城區;昂昂溪約10萬人,為以化工、建材和旅遊為主的城區;碾子山約10萬人,為軍工、旅遊為主具有特色的山城;梅里斯和雅爾賽各約10萬人,為以生活居住為主的江西新城。

除碾子山外的齊、昂、富、梅、雅五城區以城際快速公路環通,與國、省高速公路連接。中心城區開通軌道交通,與機場、城際客運專線及公路客運、城市公交實現無縫連接。

九、實施措施

建立實施總體規劃的法律保障體系,明確各項建設必須遵守的規則、程序和法律責任。

健全規劃管理機構,落實資金保障,理順規劃管理體制和職能。

廣泛宣傳總體規劃,提高市民參與規劃、遵守規劃和政府行政行為接受監督的意識。

圍繞實施總體規劃安排資金、用地和城市建設項目。嚴肅查處違法建設,一切建設項目納入依法審批程序。

積極推進城市規劃、管理的科技進步和技術儲備,深化、細化城市總體規劃。

這就是我們未來的大齊齊哈爾

我們常常妄自菲薄,儘管它還有許多不足

但它就是生養我們的家鄉

官方意義中名副其實的大城市

更是厚積薄發的北方工商名城

人口大市必將後來居上

人力優勢將是城市未來競爭的至高點

願齊齊哈爾全面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