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把人发送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披甲人是什么身份?

差距_146881333


在清朝,被发配到宁古塔,的确是件挺恐怖的事情。但这个恐怖,不是宁古塔本身有多可怕,而是被流放宁古塔,比被判死刑,直接处死,还要更加的痛苦、可怕。

宁古塔,是清朝时期的一个古地名,其管辖范围比较广阔,最北边在现在的俄国境内。比如有名的海港海参崴,原本就属宁古塔管辖,在后来的《北京条约》中,割让给了俄国。

宁古塔这个名字来自满语的音译,“宁古”在满语中是“六”的意思,“塔”是“个”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六个”。据说,努尔哈赤的曾祖父福满有六个儿子,分别把守周边一方,因此而得名。直到现代,还有“六祖城”遗址存在,其实就是分散在周边的六个独立的部落聚居点。

宁古塔的治所有新旧两城,新城在现在的黑龙江宁安,旧城在现在的黑龙江海林附近。而宁古塔旧城,就是努尔哈赤的龙兴之地。

宁古塔,在一年中,从上一年八月到第二年四月,基本上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处于天寒地冻之中。但是,这个地方水土肥沃,物产丰美,要不然努尔哈赤的祖先早就被饿死了,而那些戍边守军也坚持不了多久。所以,气候恶劣,并不是宁古塔最可怕之处。

之所以清朝时期,被流放的人很害怕去宁古塔,实在是路途过于艰辛难行。

根据《清史稿·刑法志》的记载,清朝的流放刑,后来成了“律成虚设矣”,因此实际有效的刑罚变为了充军。而充军“并不入营差操”,只需要在朔望日去应检,“实与流犯无异”。但跟流放不同的是,被充军的人多数被发遣“驻防为奴”,主要工作就是“为奴种地”。而充军地点分为五种,四个距离,“附近二千里,近边二千五百里,边远三千里,极边、烟瘴俱四千里。”宁古塔就属于极边的四千里之外。

那时候交通不便,路途遥远,行路辛苦,而且要在一定时间内赶到充军地,这本身就是一种比处死还残酷的惩罚。特别是在冬天寒冷季节(后来康熙特别下旨,寒冷时节不得上路,防止犯人冻死途中),赶路是更加的艰辛,很多人都没能走到充军地,就病死途中了。更不要说,还要给“披甲人”为奴,去宁古塔种地了。所以,才有人一听说要发配宁古塔, 直接自尽了事。

至于“披甲人”的身份,其实并非指什么“降卒”,但是包括降卒。这个跟满清的“八旗”制度有关。

最开始的“八旗”,仅仅是指“满八旗”。努尔哈赤后来收服了蒙古多个部落,又有了“蒙八旗”。在跟明军的作战中,满清又收降了许多汉人军队,就又增加了“汉八旗”。

在《清史稿·兵志·八旗》中,黑龙江的八旗驻军,分为五类,前锋、领催(负责一些文职管理工作,比如册籍、俸饷等,属于军官序列)、马甲、诸匠(各类工匠)和养育兵(主要负责屯田的预备兵)。其中,“马甲,又称披甲”,就是“披甲人”。

“前锋兵”组成的是“前锋营”,多来自马甲兵和养育兵中的满蒙精锐,不选汉人。他们主要负责掌握旗帜,作为先导等,后来多负责皇帝的先导警卫。前锋兵其实就是精锐马甲兵,也是“披甲人”。

而“马甲兵”,即“披甲人”,是八旗兵的主力,他们组成了“骁骑营”,而且半数以上是汉人。马甲兵也屯田,但他们还要操练,负责作战,所以,充军发配的犯人,就会被分配给他们,帮他们种地。

步甲,应该不属于“披甲人”。因为步甲的地位比较低,他们本身就是下人、家仆或者奴隶,其中就包括那些“为奴种地”的充军犯人。他们没有独立户口,很少真正有自己名下的奴仆。他们比八旗中的包衣地位都低下,包衣至少都是正式的旗人。步甲平时也要帮主人种地,他们的装备、给养也多来自主人。有些比较受家主器重的,可以从家主那里获得土地,还有家奴。但一切都还是在家主名下。所以,不会直接分配奴隶给他们,而是先分给家主,再由家主另行分配。

综合分析下来,“披甲人”就是具有正式旗人身份的“前锋营”和“骁骑营”的满、蒙、汉三族的八旗骑兵。


奕天读历史


宁古塔,一个汉语译为“六个”的奇怪地方,却是清朝官员和文人学士听之胆寒的所在,盖因宁古塔是清朝“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的流人聚集地。但是,除去自然条件的恶劣,与北宋沙门岛“至者多死”相比,宁古塔还算是个温和的所在。历朝历代选择流放犯人的地点,都离不开“偏、远”,譬如西北荒漠之地、广南恶瘴之地、东北苦寒之地以及偏僻孤立的岛屿。清朝也不例外,在众多的发配之地中,宁古塔是最让清人害怕的所在,实在是高山峻岭、野兽横行、严寒难耐的无边荒原。自关内去到宁古塔的路就是一条黄泉路,很多犯人死在这条路上,或者被野兽吃掉,或者受不了长途跋涉而死,或者不适应关外的恶劣天气而死。

宁古塔并不是一个塔,用来镇压妖魔鬼怪,锁住作奸犯科之人。说起来宁古塔在汉语里就是“六个”的意思,传说有六个兄弟居住于此,并不知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但后来与清朝统治者联系了起来,说是努尔哈赤的曾祖福满生了六个儿子,均居住在此,现在应该还有遗址,多半是牵强附会上的。那么宁古塔具体在哪呢?

宁古塔是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范围大概是图们江以北,乌苏里江东西两岸地区,还包括俄罗斯的海参崴和那霍德尔等。是清代东北的边疆重镇,这里设宁古塔将军,镇守边疆,以对抗沙俄的入侵。宁古塔当地原本只是女真人,这里也是满洲的发祥地,他们以渔猎为生,构成当地的旗丁,处在宁古塔的统治阶级;处在中间阶层的就是披甲人,披甲人多是投降清廷的降兵降将,他们投降清廷后被要求世代居住在边疆,守卫边疆,披甲人分为马甲和步甲,也就是骑兵和步兵。他们在有战事的时候披甲上阵,平时则渔猎耕种,和普通百姓无疑。清初战事频繁,披甲人的数量比较多,足以守卫边疆,但逐渐的清朝的战事越来越少,渐渐无法提供足够数量的披甲人,于是在当地训练一些士兵来填充披甲人这一阶层。

披甲人因为时代居住在边疆,难免心生怨言,不肯效忠清廷,反而成为边疆的祸患,只靠旗丁的管束解决不了问题,于是清廷入关后开始考虑将罪犯流放到这些地方充当披甲人的奴隶。

但是真正发配到宁古塔的流人,境遇是不一样的,流人到了宁古塔(上文说了,半路上会死不少)后,最开始面对的就是一片处女地,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他们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带去了耕种知识、带去了先进的生活技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后来的流人远比清初的流人好过一些。他们到了以后,会分给房屋、耕牛和土地。用勤劳的双手来解决温饱问题,如果是重犯(比如作奸犯科、杀人、盗窃等罪),一般就是给披甲人做奴隶,充当宁古塔的最底层,他们是最没有自由和尊严的一群人,倘若犯了光棍、盜、叛以上的罪行,宁古塔的统治者可以直接将他们处死,然后等到年终再上报。与这一类形成对比的是文人学士类,他们在宁古塔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和尊重。清朝的文字狱和科场舞弊案中很有一部分人被发配到了宁古塔。

1657年,江左三凤凰之一的吴兆骞被仇人陷害卷进南闱科场案中,奉旨入京复试,因种种原由,在第二年的四月复试中没有终卷,被打四十大板,家产籍没,与父母兄弟妻子同时发配宁古塔。这件事成了文人学士流放宁古塔的开端。

吴兆骞去到宁古塔的时候,当地只有三百余家,处处都为冰雪覆盖,荒凉的不像人间,他不会种地,不久谋了一个教书的职业,学生是流人的儿子,不久,吴兆骞的学识为人熟知,颇受当地官员的礼遇,并成为宁古塔将军巴海的书记和家庭教书,负责巴海儿子们的学业。吴兆骞常常出入重要场合,负责作诗,他还曾随萨布素斟察长白山主峰,作《长白山赋》,深深地打动了康熙。


从1676年开始,吴兆骞的朋友顾贞观结识纳兰容若,开始为营救吴兆骞而奔走,最终在1681年,营救成功,当时,宁古塔将军巴海亲自派兵护送,阔别家乡23年的吴兆骞终于回了家,习惯了苦寒之地生活的吴兆骞早已不适应江南的燥热和淫雨霏霏,不过三年就去世了。

在吴兆骞流放宁古塔不久后的1662年,杨越卷进通海案,也被发配到了宁古塔,并在第三年参与了对沙俄的反侵略战,之后,他开始传播中原文化,教给当地人耕种、建造房屋、经商,还带来了中原儒家文化,之后宁古塔还办起了学校,他还奉命训练水师。虽然杨越的贡献很大,但他的儿子杨宾数次营救父亲都不可得,只获得了一次探视的机会,杨宾历经三个月的艰难跋涉到了宁古塔,与父母相处了两个月,之后杨越死在宁古塔。

可以说这些文人对宁古塔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他们也受到了当地人的欢迎和尊重,后来的文人学士流放到宁古塔,要么经商、要么给人做掌柜、要么教学,虽然宁古塔地处苦寒之地,日子倒也安静祥和,比之繁华之地少了勾心斗角,多了一份赤子之心。文人学士们相对自由一些,他们平时也可以组织聚会,寻访古迹,寄情于山水,苦中作乐。


萧晓四姑娘



披甲人是指八旗骑兵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十一月,努尔哈赤统一建州以及海西四部中的三部(哈达、辉发、乌拉),规模更为扩大,“归附日众,乃析为八”,即在原有4旗基础上再增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共为8旗,各旗正兵分为巴牙喇、披甲、绵甲3个兵种。其中巴牙喇是各部选拨的精骑,披甲是普通马甲,绵甲是步甲。


根据《满文原档》:

天命六年十一月初四,英明汗谕旨:
于辽东、海州,总计一牛录拴马四十匹,余下马匹俱取往。一牛录百名披甲,辽东十五甲,海州十五甲,代子备御各一名,千总各一名,率三十甲,携饲养三匹马之非披甲人一名去。此余下披甲人,倘有出事消息,着四十甲乘四十匹马,无马披甲人,勿因无马留在村屯,各自带车盾,随行于马兵之人后。再,一牛录新穿甲之五十人,同样分住辽东、海州。于此五十新甲,每牛录着制纛二面。两处各委一章京为额真。将此分住新甲人名,造册取去。倘有事发,勿随出兵之人,于城原立(营)处预先分驻,各自立(营)。


可以看出,披甲人是各牛录(300人的军事单位)的主要战力组成,无马披甲人还可以配盾以补充步兵的数量。


宁古塔

位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附近,与归化城(包头),尚阳堡(开原),伊犁(伊犁州)等地,同属于清代流放罪人的地方。将从顺治年间开始,康熙时期,流人最盛。台湾的郑氏一族皆流放于此。

虽说流人发配到宁古塔都是要作披甲人的奴隶,并受牛录额真管理;但对于名门贵胄、缙绅子弟身份的犯人而言,通常会有更好的待遇:

“地方官皆优礼待之,安插之后,所纳不过地丁,此外别无徭役。”


最后是彩蛋:流刑

据《大清会典事例》记载:流刑是为“不忍刑杀,流之远方”。

流刑分为三等(2,000里、2,500里、3,000里),俱杖一百,到配折责。

除正刑之外还有闰刑(指不入笞、杖、徒、流、死五刑的刑罚),分为四类:

迁徙:离乡土一千里外安置;

充军:分附近、近边、边远、烟瘴、极边烟瘴共五等,并杖一百,到配折责;

边外为民:即发配边外安置;

发遣:将罪犯发往东北、新疆等地区当差或为奴。




万里长空夜未央


这个问题问得很精细啊,说到这个,先给大家说个大致情况,清朝一开始在努尔哈赤的时候还是个类似部落联盟的国家,到了皇太极时才大致打造成一个封建帝国。

但是,女真人(满族也一样)仍然不是一个完全的大民族的,而且,东北地区活跃着大量的通古斯民族,除了女真人还有其它部落啊,这些部落被满清征服后,便会作为“炮灰兵源”。

这些部落一般很惨,比如鄂伦春族,本身是个很大的部落,但是几乎被满清毁了,现在也才几万人。

还有打虎尔(达斡尔族),赫哲族…..

“披甲人”是满清介于奴隶和旗丁之间的一种角色,披甲人通常就是来自这些民族。


国史拾遗


披甲人是清朝初年,投降清军的降兵

“披甲人”原意就是士兵的意思,不过在清朝中前期,这是个单独阶层的名称。

满清以八旗立国,而在八旗内部主要分为三个阶层。

第一是旗人,旗人是正经的八旗官兵,待遇是最高的,享受国家供养,职责就是世代打仗。

作为一个政治团体,八旗当中不光是满人。在清初的对外征战中,为弥补八旗军队数量的不足,清廷在投降的蒙古人和汉人中,挑选体格健壮者编列成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与八旗满洲共同组成了八旗军事力量。

而那些没被选上的人就编列为“披甲人”,在后方留守,是八旗体系的中的二等人。

至于最后一等人,则叫“包衣阿哈”,简称“包衣”,汉语是奴隶的意思。这些人原本是伺候、服侍旗人的奴才。但是在入关之后,这些包衣也慢慢地融入了旗人的生活中。

像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他们家就是隶属于正白旗满洲籍。但是,他在严格意义上不是旗人,而是正白旗的包衣奴才。

只不过在多尔衮死后,正白旗被皇帝亲自统领,他们家就变成了皇帝的奴才。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因此入宫当了侍卫,曾祖母给康熙皇帝当了奶娘,曹家就此得以发迹。

但是说到底,他们家还是奴才。

(八旗里面汉人非常多,特别是在乾隆以前,八旗中的汉军旗人+包衣奴隶,人数占到八旗总人口的60%)

除了旗人,披甲人的地位要比包衣高,但是日子却不一定过得好。

由于披甲人留守关外,生活肯定没有关内舒服。特别是清朝中前期正逢小冰河期,北半球冬季的气温都非常寒冷,这些披甲人的日子很难过,逃跑的人就越来越多。

而因为生活条件差,八旗官兵也是不愿前往,北边就指望着这些披甲人看家护院呢。

为此,清政府就将一些重刑犯及其家人发配至披甲人的驻地宁古塔,服侍这些披甲人。

(宁古塔位置)

这些被发配宁古塔的犯人,生活基本上都比较悲惨,地位非常低。但如果你要是很有学问的话,那待遇就不一样了。

在宁古塔那个地方,由于环境恶劣,根本没个老师,孩子连个上学的地方都没有。而对于念过书的犯人,当地上到八旗长官,下到披甲兵丁,都是十分敬重的。

毕竟,在那个环境,那个时代,生活是很枯燥的。这些“文艺青中老年”不光能教孩子读书,还会说个段子,讲个故事。

他们随便讲个《三国演义》,说个《西游记》,人气绝对不亚于郭德纲。

所以说知识改变命运,此话不假。


千佛山车神


在清朝电视剧里面,最常见的就是发配宁古塔为奴。而宁古塔到底是个什么地方?而后来还有与披甲人为奴,这里的披甲人有是谁?


宁古塔

如今宁古塔位于黑龙江的宁安县,清朝时期被用来作为流放地区。至于宁古塔的地名由来,还要有一个传说:

相传明朝末年,有兄弟六人组建军队占领此地,而努尔哈赤恰恰看中。在满语当中,六是宁古的意思,个则是塔。努尔哈赤占领此地后,按照满语起名宁古塔。

在这之后宁古塔就作为后金的屯兵之所,在这之后也就转变为清政府在黑龙江地区的军事、政治中心。顺治接手后,其管辖范围非常之大,也渐渐变成了接收流放人员的场所。

披甲人

清朝实行的是旗人制度,旗人是最高等级的贵族。除此之外,清朝还分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种。其中阿哈是奴隶,披甲人是清朝建立时的降兵(多是汉人),而旗丁则是女真人。

所以披甲人其实是比八旗军低一级的存在,但是地位不是最低的一批。被发配过来的人的命运都很凄惨,因为披甲人曾经都是降兵,地位一直很低。如今手下还有比自己地位更低的人,可以预料这些人的命运如何了。


史之策


宁古塔这个地名在清朝有着令人胆颤的含义,那是一个还没有工业开垦土地的年代,在国家的边缘地带还有着众多蛇兽横行、瘴气横生的蛮荒禁地等待着人们的探索,宁古塔的位置主要包括现在黑龙江的一部分以及俄罗斯到海参崴一带的一大块领地,幅员辽阔难以丈量。


在清朝入关之前,这里只有少部分的女真人土著在此活动,他们主要依靠采集人参,射杀水貂、水獭获得毛皮与中原王朝交易,靠着渔猎为生。

披甲人等同于边防民兵

在清朝入关之后,因为北面俄国的势力逐渐膨胀,为了抵御俄国的侵略,清朝皇帝开始逐渐将这里打造成了边防重镇,将很多在中原内收编的降兵降将发配往了宁古塔,将他们驻扎在了这里,为清朝守起了边疆,抵挡起了俄国人的入侵。

这些从中原发配而去的降兵降将就被称之为了披甲人,披甲人除了分布在宁古塔之外,发配到全国的各地的汉人降兵降将也被清朝称之为了披甲人。


可以说披甲人就是清朝驻扎镇守在清俄边境的边防士兵,但是他们的性质有点像民兵,他们没有战事的时候就靠开垦土地养家糊口,有了战事就会拿上武器披上盔甲去作战,一旦被发配到了这里,子子孙孙后代都不得离开,只能在这里扎根散叶,为这里增丁添口,除非有特殊的赦免才能离开。

披甲人并不是宁古塔的统治者,他们位居在宁古塔地位的中层,在他们的上面是满清的女真人,这些女真人是满清旗人,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清朝就是依靠着这些旗人担任宁古塔的将领,控制着这些汉人降兵降将的。


发配宁古塔的恐怖

因为后来兵事的减少,清朝获得披甲人的渠道变少了,所以他们只能通过在宁古塔当地重新编练士兵担任披甲人。

为了填充宁古塔的人口,清朝会将很多犯了重刑的犯人发配到宁古塔,对于当时的很多犯人来说,发配到宁古塔一点都不亚于死刑,因为这一路上路途遥远,只能靠步行,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折磨。

而且这一路上山林茂密,虎狼横行,在当时东北的大地上随处可见凶猛的东北虎,稍有不慎就会被突然窜出的东北虎以及野狼咬死。


但能活着总比死了好,所以很多人只能安心的认命,乖乖来到了宁古塔。

在这些犯人中分两种待遇

第一种是不为奴的,他们中有很多是因为科举作弊以及各种文字狱等文事获罪的,因为是文人的原因,所以给他们留有了一定的地位,在来到宁古塔之后能成为这里的居民,可以在这里世世代代的生活下去。另一种就是给披甲人做奴隶的,披甲人辛辛苦苦的为清朝守着边疆,难免是有脾气的,为了安抚披甲人们的脾气,清朝就会将一些案情卑劣的犯人发配给他们当奴隶,伺候他们,这就是给披甲人为奴的犯人。



这是个时候可能大家就会问了,是不是宁古塔这个地方有着一座耸天立地、怪异非常的巨塔啊?要不然为什么会叫做宁古塔呢?

实际上宁古塔根本就没有塔,这里一片蛮荒,宁古塔这个名字的由来实际上是满语汉化翻译的叫法,在满清的传说中,他们的六个祖先是发源于此的,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他们就将这里称之为了六个,六翻译成汉语就是宁古,个翻译成汉语就是塔,这就是宁古塔叫法的由来。

所以说清朝宁古塔的披甲人就是为清朝驻守边疆的汉人民兵,明朝不少的士兵在被俘虏后就有一部分人被发配到了这里,他们成为了这里的永久居民,成为了这里的一部分,他们并没有因为民族的原因被此处的旗人所轻视,他们受到了当地土著的欢迎,也为开垦宁古塔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清朝,宁古塔除了是蛮荒苦寒的象征之外,因为这里的民风淳厚,还是民风朴素的象征。


孤客生


有个词叫“带甲”。《三国演义》里讲曹操、袁绍官渡之战的时候介绍袁绍说“袁氏据四州之地,带甲数十万”,“带甲”是指披甲的战士,也就是说袁氏有二十万的军队。

“披甲”和“带甲”的意思是一样的,笼统地说,也就是指身穿铠甲的战士。“带甲”这个词很早就有,如记载西周、春秋历史的史书《国语》里就提到过,“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到了封建王朝的末期,出现了“披甲”这个词取代了“带甲”。

“披甲”和“带甲”的含义不同的地方是带上了“阶层”的色彩。清朝八旗制度下以旗统军、以旗统民,所统之军民并不是地位一致完全相等的,要分为旗丁、披甲人、包衣阿哈三个不同阶层。旗丁是女真人,正规军,国家供养;披甲人地位低于旗丁,来源不只是女真人,也有征战中的降卒。包衣阿哈是地位最低的奴才。

发往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等于是给奴才做奴才。


沅汰


披甲人这个名词的含义,用现代话说就是当兵的。在清朝,这个披甲人的含义指的是补缺成为军士的旗兵。

八旗在入关前是兵民一体的,男子年满16岁成丁,平时耕田种地以及军事训练,战时则三丁抽一上战场锻炼。入关后,多尔衮则调整了政策,将兵民一体的八旗制度改为职业军人,壮丁通过补缺成为旗兵,而未补缺的壮丁则成为预备军人,所以披甲人指的就是旗兵,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兵,亦或是炮手、火枪手,都可以用披甲人三个字来涵盖。

在清朝刚入关的时候,八旗人口稀少,根据顺治五年的统计,八旗满洲壮丁丁55320人,八旗蒙古壮丁28785人,八旗汉军壮丁45849人,此时八旗丁口数接近13万人。而清初战事铺开的非常广,几乎每个壮丁都有差事,不管是服官还是当兵。旗兵不仅要在北京、盛京以及其他驻防地驻防,还有抽出一部分兵力分批投入到战争当中,人员可以说是捉襟见肘。后来,随着八旗人口的繁衍以及大量的家奴投充到八旗旗下,八旗旗兵数量长期维持在20万左右。但是大量的人口造成了一个问题就是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补缺成为国家公职人员,大部分的旗兵没有差事就没有钱拿,要么出去打工要么喝西北风,而且由于旗人居住比较集中,还有《逃旗法》的限制,在雇主有限的情况下造成了旗丁劳动力过剩的现象,这就使得从康熙中后期凸显的旗人生计问题越往后越扎手,整个清朝都为旗人生计问题头痛不已。

好了,言归正传。宁古塔现属于吉林,在清初为清朝的边防重镇,可以说是苦寒之地。地名来自于满语ningguta,翻译成汉语就是六个居所的意思。同时清初在吉林一带还有两个边防重镇,分别是三姓和珲春,也都和宁古塔一样是苦寒之地。作为边防重镇,宁古塔置昂邦章京一员负责统帅戍边的八旗子弟,计有协领10人,佐领31人,统计一下至少有3000多披甲人在此戍守。

而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这一种刑罚,就是把犯人以及犯人家属赶到宁古塔作为披甲人的奴仆,奴仆即家奴,用清朝话说是属于八旗当中包衣阿哈这一阶级,地位低于正身旗人,没有独立的户籍,只能依附在主人的户口下,广泛分布在满蒙汉八旗当中。不过家奴除了为主人一家服务,还要随同主人行军作战,清初八旗和绿营有很多人属于下马步兵,也有很多重步兵、重骑兵的编制,而且一名骑兵往往会配备2-3匹马用于骑乘或者是冲锋作战。而且清朝大量普及火器,除了步兵火枪手之外,很多骑兵也背着火枪。所以这帮奴仆就帮着军士们牵马、背铠甲武器,或者是帮着运输火炮、后勤补给。而且危急时刻仆役也会参与作战,也可以凭借战功脱离奴籍开户,称为“另户”。乾隆年间,这些家奴和开户的另户不少都被请了出去,成为民人。不仅八旗有家奴可以跟随主人上战场,绿营当中的精锐部队上战场作战也可以有家奴负责照顾。而且,对于满人来说,一直有老奴半个爹这一说法,忠心耿耿的家奴在家中的地位很高,还有家奴改了主人的姓氏被纳入主人的家谱当中。

而流放宁古塔为奴的犯人以及犯人家属,除了作为主人的家奴为主人服务以外,很多知识分子还作为儒家文化的传播者,教授八旗子弟儒家学说的思想,为文化传播做出了贡献。


北洋海军炮手


披甲人就是穿盔甲的人,即清朝在黑龙江的驻防部队!当时的清朝在关外设了两个军区,驻扎两支军队并设立两个军事主官。一个是盛京军区,军区首府在盛京,管辖范围大约现在的东北南部到鸭绿江丹东地区,军事主官叫盛京将军;一个是宁古塔军区,军区首府在宁古塔,管辖范围大约现在黑龙江到六十四屯地区一带,军事主官叫黑龙江将军。

黑龙江地区在当时人烟稀少,又距离朝廷中央非常远,使得粮草军饷转运十分困难,朝廷是尽量的让粮草就地屯田就地解决,这种方式在任何朝代都一样。而这些给披甲人种田种地的人就是这些罪犯,不过这些人也不多就是了,毕竟每年的朝廷重犯不多。

当然,如果女的被发配到宁古塔去确实比较惨就是了。因为宁古塔又穷又苦,中原的妓院不会开到这边做生意,这些当兵的生理问题自然就很难解决了。所以朝廷也就想个办法自己开妓院,朝廷发配这些罪犯女子去到宁古塔就是去当军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