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才落户”或将进入第三阶段

2019年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未来在成都落户、工作、生活,以及置业或都将是一大利好。

成都“人才落户”或将进入第三阶段

图据界面四川

自2017年6月武汉推出“百万大学生留汉”计划,打响“抢人大战”第一枪以来,长沙、成都、西安等城市陆续作出响应。

而随着2019年毕业季的到来,加上2019年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下称《任务》),明确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这就意味着,未来在成都落户、工作、生活,以及置业都将是一大利好。

成都“人才落户”或将进入第三阶段

成都领跑“新一线”人才市场

2019年1月,《2019年度人才资本趋势报告》发布(下称《报告》)。

据《报告》显示,2018年,杭州、成都、武汉位居“新一线”城市人才需求量三甲。“新一线”城市平均招聘薪资为 7193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其中,一线城市来成都期望薪资达10589元,高出平均招聘薪资近3700元。

同时《报告》也认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成为“新一线”城市争夺的焦点,青年高学历人口数量已成为城市发展战略核心。

而作为“新一线”之首的成都,其本科层次院校达27所,与哈尔滨、长春并列全国第九,高等教育资源丰富。所以在此前提下,成都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就业均衡指数高于1,表明成都创造的岗位需求能够满足本地培养的高等教育人才就业。

BOSS直聘副总裁唐路阳表示,在当前经济寒冬之下,大公司的吸引力会有所下降,同时会有人才因为企业客观因素而产生离职念头,这时创业公司和中小型企业的机会凸显。而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领头羊,孕育着众多中小型企业和创业团队,在经济波动之下,给了他们与大公司竞争人才的好时机,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人才来蓉就业。

成都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

2017年以来,成都“人才新政”红利持续释放,截至2018年11月,已累积吸引25.1万名大学本科以上青年人才落户。如今,已有2000万居民在成都生活,每年新增的管理人口达到50万人。

成都“人才落户”或将进入第三阶段

这一系列的数据的背后,意味着成都已经达到北京、上海发展最顶峰时期吸引人口的数量。按照联合国的标准,成都也早已是城区人口数超过1000万的“超级大城市”。

而根据国务院2014年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区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另外根据《2017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显示,成都城区人口为665万人。

所以根据《任务》,成都作为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另外《任务》也强调,作为超大特大城市,城市政府要探索采取差别化精准化落户政策,积极推进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落户。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

此前,部分特大城市乃至超大城市也在放开放宽落户限制。无论是经成都市委、市政府发布的《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还是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印发的《关于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提升国家中心城市产业能级的人才安居工程的实施细则》,截至2018年,成都已累计吸引超过26万名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落户成都。

成都1.5万亿“攻坚”公共服务

如若落户调控放宽了,那成都的公共服务设施自然也得跟上。

《任务》提出,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确保有意愿的未落户常住人口全部持有居住证,鼓励各地区逐步扩大居住证附加的公共服务和便利项目。

其实早在2018年7月,成都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便讨论研究了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对“积极创造高品质生活”做出了全面的安排部署。

而根据已出台的《成都市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也明确提出了成都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的目标,预计到2020年,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基本形成,城市宜人宜居宜业品质全面彰显,国家中心城市基本建成,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

为实现这个目标,成都计划实施171个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总投资15072亿元,预计2018年、2019年、2020 年将分别完成投资2169亿元、3223亿元、2722亿元。

另外,根据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成都市2019年国际化社区建设工作方案》,2019年,成都还将加快推进13个示范性国际化社区建设,在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国规划的基础上,计划增设国际政务、国际商务及国际生活服务等特色类配套设施,并在13个示范性国际化社区推进实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