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德國對盟國支付戰爭賠款了嗎?

大東北的小豆包


猶太人在1948年5月14日建立了以色列。剛建國時,以色列有78萬猶太人,可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移居以色列,截止1951年末,以色列共有149萬猶太人。

地少人多,更重要的是財政緊張。截止1952年3月,以色列在一年半以前所存的2310萬英鎊全部花光。以色列要養活這麼多人口,似乎只有一個辦法——找德國要賠款。

統一的德國不復存在,分為聯邦德國(西德)和民主德國(東德)。以色列要找的能給自己賠款的德國,是指西德。一個重要的原因,西德由美國控制,易於操作。

西德深知德國在二戰時對猶太人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殺戮,不是幾句道歉就能安撫猶太人的。西德對以色列找上門要賠款,已有了心理準備。但讓西德沒想到的是,西德想花錢買和平,以色列還未必肯賞臉。

以色列國內分為兩派,貝京堅決反對以色列同西德進行賠償談判。理由是:就算是西德賠錢,這些錢都是猶太人的血汗錢。所以,以色列寧可向別國借高利貸,也絕不向西德伸手要錢。而本-古裡安則認為:既然西德的賠款是猶太人賺的,那為什麼不要?如果猶太人都餓死了,我們復國的意義何在?而且,我們只要西德的賠款,不會接受他們的道歉。

更有意思的是,西德內部也分為兩派。

一派認為以色列當西德是開銀行的?我們吃穿不花錢?我們戰後恢復急需大筆錢財,哪有錢給以色列?讓他們找美國主子要去!再說,希特勒屠殺猶太人,和我們同樣反對納粹的人有什麼關係?憑什麼讓同樣是戰爭受害者的德國人民花錢?以色列張口要10億美元,搶劫呢?沒有那麼多,就算賠錢,最多7.5億,而且多以實物折現。

另一派則認為:德國確實做了對不起猶太人的事, 是應該以國家名義進行賠償。要理解猶太人的心情,德國是大國,要有大國胸懷,不要為那幾塊錢扯牛皮。對以色列賠償,有利於德國(西德)國家形象的重建。

雙方的立場並不在一個頻道上。德國向以色列做出了官方的道歉,但涉及經濟,雙方都不想做太大讓步。第一輪“雞同鴨講”的談判,以失敗告終。

以色列非常憤怒,可最著急的還是美國。美國急需以色列在中東立足,自己又不想多拔幾根雞毛,只能逼著西德掏錢。美國曾警告過西德:再沒完沒了扯皮,一切災難性的後果將由西德承擔。

西德與蘇聯扶持的東德對峙,沒有美國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西德知道再不掏錢是不行了,決定對以色列做出讓步。

不知道扯了多少回牛皮,西德與以色列最終在1952年9月10日就賠償問題達成一致。兩國在盧森堡簽訂了《盧森堡協定》,協定規定:西德在1966年之前,向以色列賠付等價30億馬克的物資。另外,還要向猶太人對德索賠委員會賠償4.5億馬克。這筆錢將由這個委員會分發下去。

這還只是實物和賠付個人的錢財。從1958年開始,截止於1965年,西德還向以色列提供了26.6億美元的軍援,包括先進的潛艇、導彈、戰鬥機。這筆款項不是西德給以色列的賠償,而是西德出於中東戰略的平衡考慮給以色列的。

西德給以色列幫了大忙。以色列急需港口、電力等部門的建設,來自西德的物資正好派上用場。由於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實行石油禁運,西德還重金購買英國的石油,再轉給以色列。

以色列打贏第一次中東戰爭,可面對阿拉伯國家的包圍,依然處境艱難。西德的幫助讓以色列活了過來,以當時的物價計,以色列每人從西德拿到的賠償高達4萬美元。這個數字放到現在,也是發達國家的水準。

這還不包括西德民間對以色列的賠償。從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四百多萬猶太人共向西德索賠五百億馬克,西德都給予賠償。

西德向以色列賠償以及軍援,得罪了很多阿拉伯國家,比如埃及。1965年2月,埃及為了報復西德,故意邀請東德高層來訪,意在警告西德。

西德知道要腳踩兩隻船,在對以色列援助的同時,還提供給埃及約4億馬克的援助。只不過,西德被支持以色列的美國控制,所以不可能對阿拉伯國家做太多讓步。


地圖帝


1945年5月7日,法西斯德國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此後數年間,盟軍向德國提出了鉅額索賠。

蘇聯從原東部佔領區、後來的東德獲取大量補償後,包括一些固定資產轉移到蘇聯,基本把東德搬空了,後來由於國際形勢的對抗,於1953年免除了民主德國剩下的64億美元戰爭賠款,提前結束了對東德的戰爭賠償要求。

在1953年美國、英國和法國也都改變了政策方向,免除了德國很大一部分債務。其中的原因很簡單,是為了在與蘇聯的對抗中尋求德國的支持。

1990年,東西德在統一前與盟國簽署條約,從法理上正式結束了二戰,條約沒有提到戰爭賠償問題。統一後的聯邦德國,都已成為歐洲大家庭中經濟發達、政治民主、外交負責的典範。兩德統一時距二戰結束已45年,再提出賠償申請已經明顯過於不合時宜,所以國家間的賠款已經不存在了。

另外被納粹迫害的個人對德國索賠還在繼續,德國已經、並且繼續對二戰受害者做出大量賠償,履行了自己的道德義務。


Nicksw


作為二次大戰的戰敗國,作為對戰爭發起國最有效的懲罰之一戰爭賠償,於1945年無條件投降不久就在巴黎商議出了(巴黎賠償條約),盟軍(英國,美國,蘇聯)佔領德國並建立和確立了地理政治的新秩序,大家所知的東德和西德,蘇聯幾乎把東德的鋼鐵化工等工業設備全數拆卸作為賠償。1953年徹底放棄了東德的所有賠償。東德總共支付了42.92億美元(按1938年匯率計算)的賠償。美英對西佔區的賠償要求相對溫和,因不希望摧毀其經濟從而成為歐洲的負擔,美國的馬歇爾計劃還幫助了西德的經濟。1953年同盟國簽訂了《倫敦債務協定》,減免了德國一半的債務(290億馬克降為145億馬克)。向以色列賠償了價值30億馬克的物資,"猶太人向德國索賠大會"得到了4.5億美元賠償。此外,至2000年,德國總共支付給強徵勞工和集中營囚犯大約830億馬克。希臘得到德國的賠償共1.15億馬克,荷蘭、比利時、丹麥等國也得到了相應賠償,20世紀70年代,德國賠了波蘭14億馬克。1990年,蘇聯、美國、英國、法國和聯邦德國、民主德國簽署了有關德國統一的《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2+4條約)。四個同盟國宣佈從此放棄此前在德國持有的的權利與義務。一直到2007年默克爾總理表示德國一共為二戰賠款了640億歐元。


有中空


德國投降後,18個戰勝國於1945年秋冬在巴黎召開會議,討論德國的二戰賠償問題。會議決定各個國家有權利沒收各自領土內的德國 海外資產 ,此外還制定了賠償在各國間的分配比例。希臘也參與了巴黎賠償會議的談判,在分配方案中享有4.35%的物質賠償和2.7%的其他方式賠償。但隨著德國一分為二為西佔區和東佔區以及冷戰的開始,賠償也發生了變化。兩個地區遭遇了截然不同的賠償命運。在東區,因蘇聯在戰爭中基礎設施和工業設備損失巨大,要求德國實物賠償並對其進行拆遷,運至蘇聯。大規模的 工廠拆遷 持續3年之久,據統計,蘇聯從東佔區拆遷獲得的賠償佔東區所有資本設備的35%-45%,在一些關鍵的工業領域,如鋼鐵化工等,東區幾乎損失了所有的工業設備。由於民主德國生活水平急劇降低,1953年蘇聯將東德當時尚拖欠的25.73億美元賠償款項一筆勾銷,正式放棄了對東德的所有賠償要求。蘇聯曾宣佈,東德總共支付了42.92億美元(按1938年匯率計算)的賠償,其中包括工業和設備拆遷。美英對西佔區的賠償要求相對溫和,因不希望摧毀其經濟從而成為歐洲的負擔。1953年同盟國簽訂了《倫敦債務協定》,減免了德國一半的債務。1990年,蘇聯、美國、英國、法國和聯邦德國、民主德國簽署了有關德國統一的《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2+4條約)。四個同盟國宣佈從此放棄此前在德國持有的的權利與義務。在這之間,1960年,德國與多個戰勝國分別簽訂了雙邊協議,進行賠償。希臘得 到德國 的賠償共1.15億馬克,荷蘭、比利時、丹麥等國也得到了賠償。20世紀70年代,德國賠了波蘭14億馬克。“2+4條約”簽訂後,德國支付了180億馬克給蘇聯,其中包括對納粹勞工的賠償。


喬布斯坦福


德國在這方面做的還是不錯的。隨著希特勒,政權的滅亡二戰也宣告了結束。會議和波茨坦會議議中戰勝國要求,德國負責二戰時所遭受的一切損失,新組建了新政府意識到二戰時,德國對世界各國所犯下來的罪行,進行積極補償。德國總理阿登納還指出納粹德國在二戰時,對世界人民包括猶太人造成了巨大的傷害,新聯邦政府會在物質上和精神上給予全部的賠償,“盧森堡協議”中,德國一國隊國的形式對以色列賠償三十四點五億馬克,實際上這是對猶太人的賠償德國承諾全部賠付。在雅爾塔會議上蘇聯提出賠償100億美元,其實德國攻佔蘇聯的損失只相當於其的百分之三十一,但是在波斯坦會議召開之前德國就以對付了賠款的預付款。下圖是德國再給波蘭兒童分發食物的場面



,一戰時德國經歷了100年的時間賠償了戰爭的全部賠款,二戰時新組建的德國政府依然承擔了戰爭的所有損失,這種知錯必改的精神還是很值得,世界各國尤其是日本國該學習借鑑的。


一米陽光82245


二戰後期開羅會議和波滋坦會議先後召開,德國必須向戰勝國支付戰爭賠償。早在1951年9月27日,聯邦德國總理阿登納就在德國議會上鄭重宣告:納粹的罪行是以德國人民的名義犯下的,因此德國人要把道德和物質上的賠償視為自己應盡的義務。表示德國將在德意志償付能力的限度內對猶太人在2戰中因法西斯的迫害所蒙受的物質損失給予賠償。

1952年德國政府同戰勝國簽訂了一個轉讓協定。3月~德國共向以色列賠款34.5億馬克。德國還向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比利時,埃及等許多國家支付戰爭賠款。

1953年底,聯邦德國與民主德國共向戰勝國主動繳納824億馬克戰爭賠款。1999年德國政府決定從三方面繼續做好都2戰戰勝國的賠償:~戰爭賠款1000億馬克,給納粹受害者個人賠償約1020億馬克,德國企業的賠償約為7550億馬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