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於我而言,小鵬汽車是一個充滿了矛盾感的新勢力造車品牌,它似乎將自身的優劣勢都直接亮在臺面上。全面智能化的品牌定位就是是小鵬最大的優勢所在,準確且直接地插進了以年輕人為主導的新能源市場。劣勢則是代工與造車平臺的選擇,在製造工藝和空間表現上都面臨著諸多挑戰。

而接下來我與眼前的這臺量產版小鵬G3試駕車,也會有很多“故事”發生。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此前,在SOP階段,嘿電便已經進行過試駕體驗,本週拿到的小鵬G3屬於已經可以交付用戶的最終量產版。所以接下來的內容裡,嘿電不僅帶大家體驗小鵬G3的行駛質感,同時也看量產版有哪些升級,更主要的還是看看小鵬G3究竟有多智能。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作為國內三大造車新勢力之一,小鵬汽車用傳統車企單一車型的研發週期走完了從品牌創立到量產交付,這點很符合一個互聯網造車的時間線。在經歷了造車初期的厲兵秣馬、厚積薄發後,小鵬G3在2018年的雙十二正式上市。作為一臺緊湊級純電動SUV,小鵬G3在上市之初就明確了自己的市場定位——我的第一臺智能汽車。

關於智能的問題,我們呆會再聊,再次見面,顏值還是要放在第一步的。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值得慶幸的是,小鵬作為造車新勢力,卻並未走“天馬行空”的調性,更多是基於傳統設計理念上附帶著跨界風格,所以小鵬G3一眼看過去就靈性十足,一看就知道這傢伙壓根就沒選“大叔範”。無論哪個角度這車都是個活潑好動的少年。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怎麼說呢,第一眼看小鵬G3的心裡活動居然是:“這貨到底是SUV,還是大兩廂轎車呢?”不過這個問題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小鵬G3有足夠的吸引力,開到哪裡都能收穫到大批行人的注目禮。所以顏值的問題,不用擔心了。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360°車頂相機可以是目前小鵬G3上亮眼但卻有些“積累”的配置。這臺360°車頂相機搭載高清1080P攝像頭,可進行360°旋轉。目前能完成的就只有通過車內中控大屏或手機App可隨時啟動車頂相機進行錄像或者攝影並分享到手機。期待著未來能拓展出其他功能吧。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坐進車內,無論是中控上15.6英寸的中控屏幕,還是全景式前風擋玻璃,甚至於方向盤後面的懷杆到處都“洋溢”著特斯拉的氣息。至於是借鑑還是借鑑,這個由您各位自去評說,反正我在上學的時候是沒少找學霸要過作業。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內飾整體做工和選材還是值得好評的,該軟的地方都是軟。中控所能觸及到的區域採用了搪塑和3D海綿製作工藝,做工優良。橫向採用單縫線工藝,增加視覺寬度,頂配還加入了麂皮車頂,提升了整車的豪華感。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全景式前風擋玻璃的確學到了特斯拉的精髓,但在Model X上就備受吐槽的隔熱性差也同樣被小鵬G3學了個透徹。面對即將到來夏季,紫外線大家到時不用擔心,但是大家可能要開足“空調”了。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同樣還是因為全景式前風擋,導致車頂整體強度無法支撐再加另一個天窗,加之小鵬G3的後排地臺較高且坐墊偏短,坐在後排的常客確實略顯壓抑了。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在初步認識了小鵬G3之後,外觀內飾的顏值和做工都能輕鬆得到一個高分,但是最高突破20萬的售價,365km不算長的續航,加之這還是小鵬的第一臺車,剛開始對它的期望值並不算高。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不過,在小鵬G3陪伴的幾天裡,我發現似乎是我對它的看法有些偏頗了。所以接下來跟大家聊聊這臺小鵬G3的動態表現如何呢。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無論開沒開過,電動車最吸引人的絕對是乾淨利落的動力輸出。小鵬G3使用的是來自精進電動的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145千瓦,最大扭矩300牛·米,百公里加速在8.2秒。賬面數據已經超越了現在的2.0T內燃機,加之車重控制較好,大家對於動力完全不用擔心。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運動模式下,小鵬G3的加速踏板變得極其敏感,腳上的每一寸動作都能直接轉化為推背感。而且小鵬G3作為SUV車型,本身坐姿相對較高,主觀上的加速感會更強。不過運動模式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機靈”的動力輸出在日常走走停停的市區,駕駛的舒適性會受到一定影響。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而標準模式和經濟模式之間的差別,便是加速踏板響應、電機輸出功率限制的區別,雖然會有細微差異,但時市區開起來其他層面的差異並不明顯。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考慮到續航里程,還是經濟模式最適合日常駕駛。經濟模式下的小鵬G3就顯的佛系的多,加速踏板初段會留下一點虛位,動力響應也會顯得相對比較穩定。加速踏板的調教十分線性,可控性更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很跟腳”。而“跟腳”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會暈車。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小鵬G3的動能回收也分別三檔可調,最強檔下完全鬆開“電門”還是會表現都很強的拖拽感。好在介入的力度並不突兀,會有一小段緩衝期。另外,拖拽感的大小是可以通過加速踏板的開度進行線性的控制。動能回收會在時速低於15km/h之後退出工作,所以路面90%以上的情況都能通過一個加速踏板來控制。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此前試駕試裝車的時候,曾反饋過剎車力度不夠線性,這個問題在今天試駕的量產版上已經得到解決。制動力釋放會隨著踏板的加深線性釋放,同時在動能回收和剎車介入的銜接上,小鵬G3也做得比較出色,不會出現突然間剎車力增大的情況。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小鵬 G3 採用的是前麥弗遜後扭力梁式的懸掛組合,行駛質感著實讓人有些震驚,尤其是濾震能力,並不遜色於同價位的燃油車。面對路面絕大部份顛簸,小鵬G3都能化解的十分輕鬆,飽滿的厚重感也讓整車開起來更加高級。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小鵬G3的這套智能輔助駕駛的硬件組成包括 3 個毫米波雷達(前 1 後 2),12 個超聲波雷達、5 個攝像頭(前後左右各四個再加上前擋風玻璃上的一個)。要先說明一下,雖然本次試駕的小鵬G3已經是最終量產版,但是轉向輔助、自動變道還未開放使用,所以依舊要等未來升級之後才能全面體驗小鵬G3的智能化,還得再等等。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小鵬G3的自適應巡航是支持0-150km/h全速域開啟的,這套系統不僅可以做到自動跟停,在剎停之後還能做到主動跟隨前車再起步且不受時間限制,跟車的距離也比較符合中國國情。整體ACC在執行加速和剎車的介入感並不突兀,屬於一個可以接受的程度,如果ACC在高速或者環路上使用,體驗還是不錯的。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不過這裡面有兩個問題值得注意一下:一個是對於中途插隊車輛的識別並不及時,需要人為介入剎車,避免危險的發生。另一個則跟車距離較遠且不可調(試駕車輛),城市低速道路中,跟車距離大概在一個半車身位;在高速道路上則會延伸到兩個車身位以上的距離。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當然,嘿電在這裡還是要跟大家強調一下,為了安全起見,無論是在城區擁堵路段行駛,還是高速環路,這套系統存在的意義僅僅是為了讓駕駛更輕鬆,所以駕駛員是不可以完全依賴系統。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小鵬G3目前僅支持車道偏離預警,在系統識別車輛偏離車道的時候,不僅會有聲音的提示,還會通過安全帶預收緊來提醒駕駛員注意。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小鵬G3可以實現垂直車位和側方車位的自動泊車功能,實際使用過程中對空餘車位的識別度很高,自動泊車的整體流程也十分流暢,這對新手司機來說可謂是相當實用的配置了。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在中控屏幕左下方有一個小鵬實驗室的選項,裡面可以選擇模擬發動機聲浪作為低速行駛的行人提醒,在時速30km/h以下自動開啟。別小看這個功能,在禁止鳴笛的區域實用性真的很高。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小鵬G3內飾基本上已經取消實體按鍵,全車90%以上的功能都可以通過中控15.6英寸的大屏幕來控制。但是實際上,這款大屏幕除了在停車刷抖音的時候有點用以外,其餘時間其實也不太能用到。你可以直接說:“你好,小p!”,剩下的統統交給這個小P就好了。關鍵是這個小P的語音識別度還真挺高。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從一臺新能源車的維度看小鵬G3,它在15萬價位的確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但小鵬G3給自己的slogan是“我的第一臺智能汽車”,汽車的部分是滿足了,智能方面呢?雖然現階段還有許多功能尚未開放,但我們可以相信,隨著接下來的OTA升級,未來的小鵬G3在智能方面也會越來越完善的。

小鵬的“矛”與“盾”,嘿電試駕小鵬G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