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子龙庙:小说中一生未尝一败的赵云,武力值究竟如何?

经过上一期介绍,相信大家对赵云是不是个大帅哥都有了新的看法。那他的文治武功,真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对于三国武将的“武力值”,有好事者曾做过排名,编成了“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或“一吕二马三典韦,四关五赵六张飞”的顺口溜。

在这些排名里,赵云的“武力值”都非常靠前,甚至仅次于吕布。当然这都是根据小说或评书编排的,当不得真。但话说回来,所谓“将为一军之胆”,古代战争中,将军的勇武对士气还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小说中一生未尝一败的赵云,实际上武艺有多高呢?

大邑子龙庙:小说中一生未尝一败的赵云,武力值究竟如何?

三国演义中的常胜将军,武功究竟有多高?

将领的武艺高低,只能在战斗中体现。赵云因为职责的原因(统帅刘备的亲军),很少有独自领军上阵的机会,所以远没有关羽等人的战绩出彩。但在历史记载中,有一场规模不大的战斗,让赵云有机会好好地“秀”了一回自己的武艺。

史书惜字如金,对这一段仅有200多字的描述,但我们用白话把这场战斗展开,就能够发现赵云到底有多“猛”!

劫粮受困

刘备占据益州之后,于公元217年统帅全军夺取汉中。老将黄忠于定军山一战阵斩夏侯渊,占据了战略主动。曹操痛失爱将,又不甘心轻易放弃汉中,便亲自率军与刘备对峙。汉中地形复杂,大战不容易打起来,双方主要是在拼消耗和耐心。

一次,曹操从后方调来了谷米数千万囊,路经黄忠、赵云驻军的北山之下,蜀汉主将黄忠决定劫这一票!于是便带副将张著离了营寨去劫道了。(事后来看,运粮队伍很可能是曹操故意放出的诱饵。)

当时赵云留守营寨,见约定的时辰已到,黄忠还未回营,自己带数十骑接应黄忠。

黄忠的行动并不顺利,曹操闻知运粮大军遭劫,便出动大军前往接应,赵云的数十骑恰与曹操的前锋遭遇了个对个。曹操见赵云兵少,即挥军大出,赵云却不能退步,否则后面的黄忠部肯定被包了饺子,只有舍命死战了。

大邑子龙庙:小说中一生未尝一败的赵云,武力值究竟如何?

舍命死战

杀出重围

赵云跃马挺枪直击魏军前锋,双方刚交上手,曹操指挥的大队已经赶到,赵云丝毫不惧,数十骑结成了个铁桶小阵。赵云看准时机,直刺曹操中军,曹操就势指挥大军将赵云这数十骑围了个不知多少层。

谁知曹操的群狼不敌赵云这一只虎,被赵云几十骑径直冲入曹操中军,魏军救主心切,也不由向中军集结,阵势竟然大乱!

赵云与黄忠汇合之后,趁着魏军混乱且战且退。魏军一次次重新组织重围,却又一次次被赵云杀散,曹操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赵云扬长而去。

大邑子龙庙:小说中一生未尝一败的赵云,武力值究竟如何?

破围而出

反身救人

突出重围的赵云回头远望,发觉副将张著落在了魏军背后,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好一个赵子龙!转马挺枪又杀入了魏军重围,竟如同驱赶群羊般将围攻张著部的魏军纷纷赶散,张著部遂同赵云突围而去。魏军是既不敢阻挡,又不敢贴近追杀,只能远远呐喊,强行维系愈渐衰弱的士气!

因曹操军令森严,在没得到退军命令的时候,士兵们不进则死,只得远远的尾随赵云“追”到了蜀军营寨。

大邑子龙庙:小说中一生未尝一败的赵云,武力值究竟如何?

再入战阵

逆袭破敌

蜀军尽数退入营寨之后,赵云却令营门大开,偃旗息鼓。

本来就是勉强追击的魏军来到营前,见状大疑:如无伏兵怎会如此模样?诸将踌躇不前,相互商议半天,始终没人敢来试探虚实,直到天色渐暗,才下定决心:回去吧,对魏王也算有所交代了。

哪知就在魏军迟疑许久的时间里,赵云已经组织好了弓弩兵,就等着魏军的收兵之时呢!曹操大军已经启动回师,后面突然战鼓震天,赵云率部复又杀出营来,抵近魏军的都是些弓弩部队,一阵乱箭,曹操后队死伤一片,谁不争着往前逃跑避箭求生?

魏军惊骇之下,自相践踏,堕入汉水中死者不计其数。曹操来汉中的这段时间,亲自指挥的就只有这一仗,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却大败亏输。

次日,刘备亲自来至赵云营寨视查昨日战场,不由感叹:“子龙一身都是胆也。”赵云从此又有了个名号——“虎威将军”。

大邑子龙庙:小说中一生未尝一败的赵云,武力值究竟如何?

虎威将军

这场战斗规模并不大,对战局的影响也不是决定性的,却是赵云难得的在战场上露脸。赵云在此一战大放光彩,让人见识到了他的勇武。所以,在后来的《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把赵云塑造成一位勇猛无敌的常胜将军,也不是没有根据的。

=========我是分隔线=========

想第一时间收到推送文章,欢迎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