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我說一說區塊鏈技術

佛曰: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偉大領袖毛主席說: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可是,在絕世高手沒有出現之前,人們天天被冒犯卻覺得理所當然。譬如說,你去銀行要排隊,週末銀行還不搭理你,你存銀行的錢很小的利益,你借銀行的錢要很高的利息。譬如說,手裡的錢一年不如一年值錢,辛辛苦苦掙來的,眼睜睜看它貶值也無可奈何,因為銀行想發多少就發多少,你特麼也不知道啊?

在幾乎所有人都覺得理所當然的時候,有那麼一批人,卻在思考,銀行這玩意兒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嗎?其中有這麼一個人,叫中本聰,直接幹出了比特幣網絡,於是,區塊鏈技術,在實證意義上誕生了!其中中本聰在創世區塊中的宣言跟馬克思發表《共產黨宣言》的歷史性質幾乎類似。

所以,區塊鏈技術,在誕生之初,就帶有濃厚的工業技術+政治期待的雙重濃厚色彩。因為它不僅是一項技術,可能還是場革命。他要創造一個去中心化、無需信任的信任、社會共治、集體維護、不能篡改的數字空間+經濟空間+存在(政治)空間。

這玩意就是區塊鏈。

中本聰發明比特幣,本意是想創造一種不經過銀行、金融機構這些中介,能夠買賣雙方直接交易的數字貨幣。而要實現這一點,他採用了區塊鏈技術。

作為一種去中心化的網絡信息管理方式,區塊鏈技術主要有五大特點:

1. 去中心化(更準確的說是分佈式),區塊鏈數據庫分佈式記錄、存儲,與傳統數據庫的中心化記錄、存儲截然相反。每個節點都保存一份完整的網絡信息。這樣一來,沒有誰可以輕易能夠篡改已經產生的數據信息。譬如帖子,你想刪就能刪掉嗎?哈哈,對不起,如果是在區塊鏈上,發了的帖子是永遠也刪不掉滴!所以,你懂得。

2. 機器信任(去信任化的信任),區塊鏈通過數學方法,依靠非對稱加密和可靠數據庫,通過特定的算法為網絡中的節點製造信用、產生信任及達成交易共識,最終機器信任的邏輯:那就是你可以完全不信任我,但是可以相信區塊鏈。就是不用知道我是誰,我在哪裡,我是屌絲還是土豪,是殺馬特還是狄迪馬,是美國佬還是泰國人妖,但是我們倆啥事都可以幹。

3.網絡共識(由機器網絡計算決定新區塊由誰創造),區塊鏈真的是一個鏈條,鏈條上的是一個一個的區塊,那麼新的區塊應該由誰創造才是最恰當的呢?如果每個節點各自說,我家的區塊才是真的,那不就亂套嗎?所以,大家都歇著吧,讓POW工作量證明或者POS權重持有證明來證明吧。

4. 集體維護、社區共識。區塊鏈中的每一個區塊都是由整個系統所有節點(或者部分節點,但足夠達成共識)共同維護。這裡就比較牛逼了。社區共識講究啥?就是大家都是黑澀會,誰出的力大,誰得利多。完全看出力,不看誰雞雞更長。這裡面發明了一個偉大的東西叫通證(token)。token衍生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叫通證經濟。這東西在工作量結算、碎片化工作支付、價值流通等領域將是經濟生態史上的一次大大的革命。而且,社區共識可能是以後公司融資、股票發行、生態建立的基本形態。

5. 可靠數據庫,系統中的每個節點都有一份完整的區塊鏈內容拷貝(或者多副本,但並非全節點全複製),除非同時控制整個系統超過半數以上的節點,否則單個節點的改寫無效。大的區塊鏈網絡,除非互聯網消失,否則區塊鏈上的資產和數據永不消亡。

那麼,作為普通人,我們能做什麼?

1、努力學習啊,努力學習。

2、經常逛逛區塊鏈資訊,譬如金色財經、鏈向財經。

3、看看比特幣行情,瞭解一下幣圈。

4、玩一玩區塊鏈遊戲,比如百度萊茨狗,感受一下數字資產,直接體驗上鍊,讀鏈的過程。

5、看一看一些大公司發佈的區塊鏈白皮書,譬如百度的,京東的,瞭解一下他們的區塊鏈應用場景。

6、讀一讀區塊鏈技術參考書籍。可以從比特幣和以太坊入手。

7、參與一些區塊鏈項目。買點數字資產啥的。

其實美麗的故事都是沒有結局的,真因為沒有結局才顯得有一種美感。區款鏈技術與美麗無關,但是一場撕裂的革命,你沒有選擇。

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我說一說區塊鏈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