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书圣地位,到底是怎么获得的

提起王羲之,大家想到的,大概就只有他的《兰亭集序》、或是他“书圣”的地位、被称为“行书第一人”,但有没有想过,他书圣的地位,是怎么获得的,为什么在东晋之后的千年间,无数朝代交替,历史更迭,赵孟、米芾、董其昌、颜真卿、苏轼、黄庭坚、欧阳询等等无数的书法大家,他的地位从来没有改变,只是顿寻这他走出的道路,不断开拓。

王羲之的书圣地位,到底是怎么获得的


书圣之名,与孔圣其实互通,圣人之说,意为天下第一人,王羲之开行书之先河,奠定了中国书法的部分基础,在书法史上,是有着史诗级别的贡献的。他的意思,就只做了四件事:”读书、写字、做官、旅游“,在东晋之前,是没有书法家这个称谓的,汉代之前字写得好的人称为”善书“,在东晋初年的书坛里,王羲之的父叔辈王冀称霸书坛,可惜死的太早,曾经教过王羲之书法,权威一死大家就都想往上冲,大约过了十几年,42岁的王羲之终于走上了书坛巅峰。

王羲之的书圣地位,到底是怎么获得的


王羲之之所以可以在当时达到第一的地位,主要是他对于书法的创新,去糟粕,存优点,创新意,将隶书和楷书相结合,尤其在他的努力之下,行书草书都得到了当时士大夫的喜爱,当时社会的审美正确就是趋向王羲之,打击旧书法,王羲之自称”与钟繇并列,压张纸一筹“,可能艺术家都比较自负,但是人家有自负的资本。

王羲之的书圣地位,到底是怎么获得的


东晋末年,出现了一位可以挑战王羲之地位的书法家,不论从实力、创新,都与王羲之有一比,这个人就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我们现在所说的”二王“,大王是王羲之,二王就是王献之,王献之当时名噪一时,书法创新比老爸王羲之还要新,更加的激进,实力经过王羲之的辛勤教导,相差无几,所以当时王献之自己也是很自信,觉得父亲的地位将由自己来代替,事实也正是这样发展的,宋、齐两个朝代,人们只知道王献之,而不知道王羲之。

王羲之的书圣地位,到底是怎么获得的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颇具创新的王献之,遇到了不喜欢创新的皇帝,首先是梁武帝,喜古成性,追求”师古“,以至于认为”王献之不如王羲之古,王羲之不如钟繇古,想要提倡钟繇,但钟繇属于东晋之前,极其久远,留下来的作品也太少,所以就开始提倡王羲之,这就使得王羲之的书法第一步得到了推广。

王羲之的书圣地位,到底是怎么获得的


后来,王羲之的第七世孙智永和尚,为了弘扬祖先的书法,写了七百本《千字文》来推广王羲之的字,这是第二步。到了唐代,唐太宗李世民可以说是王羲之的铁杆粉丝,因为太宗李世民的师傅是虞世南,虞世南的师傅是智永和尚,一脉单传,传到太宗这里,怎么能不为师祖正名,于是开始在全国推行王羲之的字,高价收购王羲之的作品,在复制,临写或者是直接送给大臣,甚至亲自撰写了《王羲之传》,用皇帝的身份肯定了王羲之的书法地位,这时,书法第一人的位置,王羲之已经妥妥的坐稳了。

王羲之的书圣地位,到底是怎么获得的


虽然王羲之有现在的地位,是很多原因的聚合,但是他的实力是不容置疑的,实力非凡,技巧高超,变化多端,开行书之先河,对于后人学习书法,书法创新的启发,可以说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从书法历史来说,在东晋,单纯的“师古”或d“创新”都说行不通的,做到融会贯通才是符合书法发展的趋势,从这个角度讲,只有王羲之才是符合这一历史潮流,深受钟繇等古代书法家的熏陶,又是新书法的引导创新者,没有王羲之,就没有中国书法后来百家争鸣,集古通今的崭新局面。这足以确立他在书法史上的巨擎地位。

王羲之的书圣地位,到底是怎么获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