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找我”到“简爱”

有这样一位雕塑艺术家,他的作品大多有着圆球一样的肚子和一双细长却很有力量的腿,带有梦幻感的形体反差是他特有的创作标志——

他,就是张国亮。

张国亮 | 从“找我”到“简爱”

1982年出生于河北

2008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雕塑系

|| 对自我的探索

在张国亮的早期作品创作之中,他关注的更多是对自我的探索和认知。由己及人,用艺术表达人生的真谛。

2008年,张国亮从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雕塑系毕业,初到北京时,梦想与现实的落差也曾让他对自己今后的艺术发展道路产生了一定的迷茫,甚至暂时放下了一直以来的雕塑创作。然而张国亮并没有就此放弃对艺术的追求,而是选择用油画的形式与自我展开对话,创作了以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为主角的《唯心说西游》系列。

在他看来,“这是‘找我’的反映,它们是我对艺术、对自己艺术人生的认识,这是一种模糊的状态,在不确定的情形下找自己,在内心与自己产生对话”,西行师徒四人之间是有矛盾的,作为独立个体,他们分别代表了一个人不同的精神面貌,而将他们合并为一体时,这才形成一个完整的人,

“它们反映了我当时迷茫的状态”。

张国亮 | 从“找我”到“简爱”

张国亮 | 从“找我”到“简爱”

张国亮 | 从“找我”到“简爱”

张国亮 | 从“找我”到“简爱”

之后,西游系列作品也在张国亮手下变为了雕塑,诞生了《吾能》、《吾净》、《吾空》和《西行否》四件作品。每一件作品中都蕴涵了张国亮对取经师徒个性的理解,同时,也映射了他对自我的一定认知。吾能是他在“欲望中找到自我”;吾空是他在“奋斗中找到自我”;吾净是他在“等待中找到自我”

;而西行否则是他对自我的一次拷问——“当肉体没了奋斗,丢掉了欲望,不懂得等待,自我的价值要如何体现?”

“其实他们的本质就是一个人,只是分别赋予了四种性格,等合为一体时,他们就是我,‘找我’的过程结束,我就是我”。

|| 对梦想的追寻

除了对自我的探索之外,对梦想的追寻也是张国亮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主题。

在他的代表作“简爱”系列中,我们时常能看到艺术家对于人生和梦想的态度。云朵、气球和王冠都是梦想的投射。在创作《Fly》时,他曾写道:“有希望总是好的”。在张国亮看来,梦想的世界是唯心的,而代表梦想的气球也是可以永远不破的。梦想可能是肥皂泡,但也可能是带你升空、触摸星辰的气球。

张国亮 | 从“找我”到“简爱”

张国亮 | 从“找我”到“简爱”

张国亮 | 从“找我”到“简爱”

张国亮 | 从“找我”到“简爱”

人们常说“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在张国亮的雕塑作品中,丰满的肚子却是现实,而细长的腿则负责承载梦想,他将梦想与现实结合,而每一件雕塑都是在用理想的腿拖着现实的身躯前行。

这几件雕塑中的人物都戴着眼镜长得很像艺术家本人,也戴着王冠,这是在讲“每个人要做自己的王,这是一种对梦想坚持的小符号。”

人物吹起的气球或者说是肥皂泡本来像是要破裂了,而他用金属来塑造,让其变得很坚固,代表对于追求梦想的坚定信念。

张国亮 | 从“找我”到“简爱”

张国亮 | 从“找我”到“简爱”

在创作之中,张国亮实际也将自己投射进了作品之中。除了细长的腿脚和大大的肚子之外,他的作品中另一大特点即是保留了雕塑创作时的捏塑效果,一个个的小泥点组成了整件雕塑,也正如张国亮曾说的那样——

“人生就像是一个一个小泥点一样,堆砌起了整个的人生旅程。”

|| “纯净的格式化”

在谈及“简爱”系列的诞生时,张国亮曾多次提到自己的儿子,而家庭、亲情与爱也正是他创作中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

对于张国亮来说,儿子的诞生不单让他领会了成为一个父亲的幸福感与责任感,对他的艺术创作之路来说,也是一次“纯净的格式化”

张国亮 | 从“找我”到“简爱”

张国亮 | 从“找我”到“简爱”

张国亮 | 从“找我”到“简爱”

张国亮 | 从“找我”到“简爱”

张国亮 | 从“找我”到“简爱”

张国亮 | 从“找我”到“简爱”

《彩虹》所表现的是整整齐齐的一家三口,一起经历成长有风有雨有彩虹;《保持一颗不被煽动的心》中则寄托了他对孩子的期望,希望他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平和踏实,能够寻到真正的自我;《父与子》、《母与子》和《孩子》、《无题》几件作品中也表现了家人之间和父母对孩子的爱。

在谈及这一系列的创作时,张国亮曾讲道:

“《简爱》系列的创作来自我的儿子,他的诞生给我的创作带来了直接的变化。当我看到那个小生命,他的纯净格式化了我的创作思路,作品形象的变化依旧真实的体现我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做雕塑是生活的总结,我想让大家在看到我的雕塑时,能重新体会到儿时那种简单的快乐和幸福感。”

张国亮 | 从“找我”到“简爱”

张国亮 | 从“找我”到“简爱”

张国亮 | 从“找我”到“简爱”

在张国亮看来,“需要拥抱的不是时间”。对于孩子来讲,陪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而能在同一空间存在的陪伴,也是作为一个父亲的幸福。

在创作《HOLP》时,他也曾写下这样的创作手记:“希望自己可以到感受像孩子般的笑容 带孩子玩游戏,手偶游戏就是一个现场的动画片,每次玩,孩子都可开心了,他的笑容,和根据故事变化的反应,挺打动我的。”

他将这种真实的爱倾注到了作品的创作之中,也使得《简爱》系列更加灵动、鲜活、打动人心。

张国亮 | 从“找我”到“简爱”

张国亮 | 从“找我”到“简爱”

张国亮 | 从“找我”到“简爱”

张国亮 | 从“找我”到“简爱”

张国亮 | 从“找我”到“简爱”

除了对亲情的刻画之外,《简爱》系列中也有着张国亮对爱情、友情的注解。《吻》和《爱》是他对爱情的表达,而《戏儿时》则是他对朋友的怀念,依靠着友人的肩膀,帮助我们看到更远。

可以说,对于张国亮来说,创作不简简单单是艺术的表达,也是个人情感的一种寄托。

|| 愿世界充满爱

除了个人情感的表达之外,张国亮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之中,也表达了自己对社会、人文的关怀。

张国亮 | 从“找我”到“简爱”

《我无权阉割你的自由》灵感来源于与一只小猫的邂逅。

张国亮在创作手记中回忆这段相遇的故事,写道:“我朋友救了一只小猫,我收养了,起名叫酸菜,他很聪明,像小狗一样捡东西让你扔。……后来他丢了!我竟又找到了他,我在想我可以去做一个手术给他……可是我做不到……后来他就又丢了……”

张国亮 | 从“找我”到“简爱”

《向梦出发的方式》则是听塞万提斯的小说 《堂吉诃德》有感。堂吉诃德幻想自己是一个中世纪的英勇骑士,而张国亮则用雕塑的形式将这位可笑的理想主义者的梦变为了现实。

张国亮 | 从“找我”到“简爱”

张国亮 | 从“找我”到“简爱”

《STOP WAR》等作品中则蕴涵了他对和平的向往和呼吁。在张国亮看来,世界上总是有战争,但应该让灾难远离那些无辜的人们。

“我创作的主要来源就是自己内心对生活的总结与认识,每个时代会给相应的人刻上当时的印记,有共性是无法回避的,但每个人身上更多的还是个性,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去刻意观察别人,多关注自己的个性就好。”

于张国亮来讲,艺术不仅仅是自我情感的表达,也是一次爱的传递。他的想法很简单——

希望能在生活于当下的同时仍紧密关注自身,从自我出发寻找理想的彼岸,“不研历史,不预未来,在格格不入的当下,找个缝隙说自己的话。”


张国亮 | 从“找我”到“简爱”


张国亮 | 从“找我”到“简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