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很多人錯過的奇書,要了解古代文化百科,看這一本就夠了

在混亂的明清之交,有這樣一個活得很真、很自在的文人。他一生只是一個秀才,從未中舉,但才學、見識舉世聞名,他博學多識,無所不通。他在史學、經學、散文、詩歌上都著述頗豐,尤其以散文出名,被稱為”小品聖手“,他寫的一篇散文被收入中小學課本,那就是《湖心亭看雪》,小的時候就覺得人物很有閒情逸趣,長大工作後品讀,韻味更加飽滿。

這是很多人錯過的奇書,要了解古代文化百科,看這一本就夠了

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天氣大寒,作者突發奇想去西湖看雪。誰想,湖心亭中已有二人對坐煮酒,大喜,加入了他們,他的書童就說“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這種遇到知己、同路人的感覺真是太棒了。

他便是張岱。他性格灑脫、快意,一直活到了84歲。

這是很多人錯過的奇書,要了解古代文化百科,看這一本就夠了

亂世之中,誰能倖免,在明亡清興的那些年,他過得並不順利,有的好友死於領兵打仗,有的好友因為不能承受時代變遷而選擇自戕,就連生性豁達的張岱也心灰意冷地想棄世而去,可他還有《石匱書》沒有完成,不能撒手而去。他在明亡後選擇避世隱居,以八十四歲高齡死於康熙年間。他為自己寫了墓誌銘:少為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為夢幻。年至五十,國破家亡,避跡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幾,折鼎病琴,與殘書數帙,缺硯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斷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這是很多人錯過的奇書,要了解古代文化百科,看這一本就夠了

他生動地講了自己的人生歷程,年輕時喜歡熱鬧繁華,愛美女,喜歡錦衣玉食,喜歡出去遊玩,並從事文雅的娛樂活動。到了半百的時候,山河破碎,生活變得慘淡,粗茶淡飯,甚至有時斷炊。他喜歡鑼鼓吹打,喜歡人群熱鬧,但他也感嘆道:人太多了,太擠了,太鬧了。但人群散去,天地大靜,一縷涼笛繞一彎殘月,三五人靜坐靜聽,其中亦有張岱。他去世百年後,曹雪芹寫了《紅樓夢》,有人以為,賈寶玉的身上,便明顯有張岱的影子,他們都經歷了時局變動和家道中落,張岱的性格之瀟灑,不也和大荒山青埂峰下女媧補天餘下的一塊廢石一樣嗎?

他身上有很多標籤,除了文學文化上的造詣,他還是明清之際著名的美食家。今天我們單來說說他寫的一部奇書,以一己之力寫了一本古代歷史文化的百科全書。也是我們瞭解古代文化必看的一部書,比起現代人彙編的古書,要專業太多了。

這是很多人錯過的奇書,要了解古代文化百科,看這一本就夠了

餘秋雨受這本書的啟發,寫了散文《夜航船》,收入了《文化苦旅》。餘秋雨說,夜航船,歷來是中國南方水鄉苦途長旅的象徵。黑夜茫茫,彷彿沒有盡頭。張岱結交甚廣,經常出差會友。不可能不經常依靠夜航船。類似現在的火車硬座,非常難受,坐的次數多了,他對夜航船的小世界品味起來。船艙狹小,緩慢又無聊,船客們萍水相逢,無法作深談,當時還沒有朋友圈和微博熱搜,大家不知道天下在發生什麼大事,只能就古代的歷史文化知識互相切磋,知識面廣的,便倍兒有面子。張岱的知識底子正派上了用場,使得夜航船的經歷也變得值得期待。《夜航船》的卷首有句“天下學問,惟夜航船最難對付”,即在夜航船裡對談交流的要求很高,必須得知識淵博才能立於不敗之地,被人看得起。繼而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昔有一僧人,與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談闊論,僧畏懾,卷足而寢。僧人聽其語有破綻,乃曰:“請問相公,澹臺滅明是一個人,兩個人?”士子曰:“是兩個人。”僧曰:“這等堯舜是一個人,兩個人?”士子曰:“自然是一個人。”僧乃笑曰:“這等說起來,且待小僧伸伸腳

。”

書生高談闊論,卻不懂文化常識,這兩個問題都回答錯了。僧人便不再看得起他,讓他在狹窄的船艙裡給僧人讓個騰腳的地方。

這是很多人錯過的奇書,要了解古代文化百科,看這一本就夠了

全書共計二十卷,分為20大類125個小類,收錄四千多個條目,可謂包羅萬象,把古代中國天文地理、人物倫理、歷史典故、世事百態,無一不收,是古代文化的維基百科、百科全書,完美體現張岱本人的博學多識。裡面講的歷史典故和政治文化常識極具有趣味性,比如下面這個:

唐廢帝挑宰相,把幾個候選人名字寫了放在琉璃瓶中,焚香禱告,然後抓鬮。唐玄宗亦然,用的是金甌——十分公平而隨性。

張岱的一生曲折而平淡,有過失意,更多的則是圍繞自己的興趣充實人生,真的是把讀書人的瀟灑做到了極致。有點像徐渭,但他的結局要比徐好多了。能成為這樣可愛的人,真是太令人憧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