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 奋斗者」沙漠筑绿 玫瑰铿锵——走近白二爷沙坝曾经的女子治沙分队队员

4月的白二爷沙坝,一派寂静。驱车从市区向南行驶70多公里,抵达了位于和林县南部的浑河与古力半几河之间的白二爷沙坝,这里属黄河中游东侧向西北黄土高原过渡的丘陵沙区。一路上,白杨、柠条各类树木在风中摇曳生姿,人们很难想象3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寸草不生的茫茫沙海。

20世纪80年代,白二爷沙坝是和林县境内风沙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植被覆盖不足15%,每年有约200万吨泥沙经浑河输入黄河,并且以每年3米至5米的速度向东西扩张,周围一万多亩农田被流沙吞没,一年四季风沙不断。沙夺良田,沙进人退,许多人迫于生计远走他乡。

1982年,为了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由60多名平均年龄只有十七八岁的女娃儿组成的治沙分队积极响应“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以消除沙害、绿化家乡为己任,在风沙侵蚀最为严重的白二爷沙坝安营扎寨,开始了搏战风沙的艰难历程。

在沙漠种树,何其困难!曾担任过女子治沙分队队长的张荷凤告诉记者,前一天挖好的树坑,一夜间就被沙填平;刚种好的柠条,第二天就被风吹得不见踪影……一次次失败,一遍遍重来,队员们吃酸饭、喝泥水,硬是靠人拉肩扛,在白二爷沙坝上织出一片绿色——8.5万亩流动、半流动沙丘和3.5万亩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治理,植被覆盖率由当初的15%提高到75%。在沙漠里共种树种草12万亩,其中女子治沙分队就完成近4万亩。

“每次回来都觉得很亲切,那时候虽然苦,但是看着现在这片林地觉得一切都值得。”1983年进入女子治沙分队的马玉英看着眼前的白二爷沙坝百感交集,“那时相当困难,从营地到种树的山上来回几十里的路,为了不浪费时间,大家每天的午饭都是早上带好上山吃的。春秋季还好,夏天特别难熬。由于温度高,饭菜暴晒了一上午,中午一打开饭盒小米饭都酸了。”马玉英说,刚到治沙队她特别不适应,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有时候累得扛不住了,也有过放弃的念头,但在姐妹们的劝说鼓励下,她坚持了下来。

马玉英说,在这片沙漠上,她淌过汗水,也流过泪水,但能和姐妹们一起守护着白二爷沙坝,守护着12万亩林木是此生最幸福的事。

站在瞭望台上,看着大片的杨树像哨兵一样排在沙丘前,49岁的韩美霞不住地感慨,“现在看着这么一大片树林还是挺激动的,很有成就感,当年的苦没白吃啊。那时候年轻,根本不知道累,感觉大家都像上了发条一样,精神头十足。”1984年进入治沙队的韩美霞是女子治沙分队年龄最小的队员,回忆起治沙的日子,她似乎没觉得有多苦。膝盖磨破了,手指裂开了,脚掌起泡了,这些都抵不过不断向沙海深处舒展腰身的绿色,点点新绿让所有的“苦”都变“甜”了。

沙漠种树就盼下雨,下了雨,树“乐”了,可人就遭罪了。韩美霞告诉记者,包括她在内的很多女队员现在一到了刮风下雨变天,关节都会不同程度的疼痛。

“阴雨天劳作是常事,我们一般都会选择阴雨天作业。”女子治沙分队队长张荷凤回忆,为了赶着完成任务很多女队员都有穿着湿衣服种树的经历,她因为过度劳累,1990年被查出风湿病。2004年,张荷凤因为风湿病严重,只能提前退休。“虽然现在要靠药物缓解身体的疼痛,但我从未后悔当年植树的选择。”张荷凤说。

如今,白二爷沙坝大范围的治沙工作已完成,现在治沙分队女队员们的主要工作是对这12万亩林地的管护、防虫和防火。当年治沙分队的女队员们已记不清是经过多少个日升日落,才让12万亩的白杨和柠条在这片荒沙滩上挺直了腰杆。

大漠漫漫,无边无际。在黄沙与绿洲的长期博弈中,生活在这片沙地上的人们凭借执着坚毅的品格终于取得初步胜利,打造了一片生态家园。为了治沙,她们甘愿忍受艰难,忍受病痛,这种精神正如白二爷沙坝上的一株株柠条,它们看上去树干矮、不繁茂,却可以抗御烈风,阻挡沙漠的前移,在缺水、多风沙、土壤贫瘠的环境里顽强地活下来,撑起沙海里一片片绿荫。

“牢记使命、实干担当、科学求实、绿色筑梦、久久为功”这二十个字是白二爷沙坝精神的高度概括。现如今,保护青山绿水的理念将在白二爷沙坝治沙人耳濡目染间深植于越来越多的人心底,如种子一般生根发芽、代代传承。(呼和浩特日报记者 戴春梅 阿拉腾 刘军 梁婧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