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引爆舆论“黑洞”,我们除了会拼命抵制,还该做什么?

“996”引爆舆论“黑洞”,我们除了会拼命抵制,还该做什么?

似乎近几天都被996工作制的各种信息刷了热门,其中也不乏有马云爸爸针对996在阿里巴巴内部交流的分享,主要就是对于996的认同以及适应的观点;也有林采宜经济学家认为996是一种洗脑文化的反映......

“996”引爆舆论“黑洞”,我们除了会拼命抵制,还该做什么?

“996”引爆舆论“黑洞”,我们除了会拼命抵制,还该做什么?

996工作制,就是每天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的一种工作制度,且不说其与国家劳动法的规定相符与否,但其存在于现代社会现状上,并且也有不少人涉身其中确实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所谓存在即合理,现在的时代,已经衍生出各种多种多样的现状,996工作制就是其中一种,但是就算存在也不能扭曲原本的用意,所以不管认同也好,反对也罢,对于这种机制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01、减少抱怨,认清本质。

企业为什么需要制定996?无非是如今时代的飞速发展,经济状况的变化,企业需要去适应这种快节奏,大企业保持发展,中企业寻求突破,小企业需要生存。所以不管身在何处,如果刚好碰上,不用抱怨,要么陪同企业发展,同时衍生出自身的成长;要么另寻出路,开辟另一片天地。

02、同劳同薪,以薪服人。

虽然企业也有企业的原因,但想员工服从,便支付同等劳动力的报酬,支付不起,就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学潮流,也就别怪员工对企业的不认同,既想员工陪你死心塌地的助你发展,又保障不了员工的需求,单方面付出,没有尊重与回报,最终换来的必有一方的失望。

03、尊重彼此,真诚以待。

有些人在996工作制中,并不是真正的在工作,一样的工作任务,只是把时间拉长应付而已,到点走人;有些企业答应给予员工的鼓励,但一直只是精神鼓励,洗脑文化。这些,短期都能够应付过去,但长期下来,没有一点实际意义,员工没能自我成长,企业得不到发展。所以,要想初衷得以有效发挥化学反应,便需彼此尊重,真诚面对,各自以实际行动去共同相处。

企业不是福利院,员工不是慈善家,企业发展,员工成长,正确认识,合作共赢。

“996”引爆舆论“黑洞”,我们除了会拼命抵制,还该做什么?

当然,即便国家存在着劳动法,但大部分人也有些无可奈何的时候,所以,如果碰到996工作制,要学会自我调节:

1、业余活动时间分期安排。996意味着自己的业余时间牺牲了一大半,那么就把业余活动时间分期,比如原本一个晚上打算放松下要干的几件事情分几个晚上做,或者缩短下娱乐时间,积少成多,周一晚一个小时学习,周二晚一个小时电视,周三晚一个小时游戏,周四晚一个小时音乐,周五晚看看电影,周六晚聚聚餐以及周日一天假的安排等等,这些安排可以重复,也可以按自身爱好调节,主要是放松心情,精神发泄,也不至于神经紧绷,压力倍增。

2、时不时给自己设定个小目标或小奖励。一个月度的工作结束,去吃顿自己平常一直想吃的美食;一个季度工作结束,去买个自己想要的并且真的用得上的用品;一个年度工作结束,去一趟短期小旅游......努力工作是好,但人不是机器,适当的放松陶冶,是对自己的认可,但放松不是放纵,所以,调节好自己的最佳状态,才会发觉生活的有趣。

3、劳逸结合,回馈家人。通过努力的工作奋斗,以回馈家人所需,家人亲人开心,你也开心;同时也珍惜时间,减少熬夜,放下手机,休息足够,有个健康的身体,是对家人最好的回应。

“996”引爆舆论“黑洞”,我们除了会拼命抵制,还该做什么?

当你的胃得到了满足,身心精神得到了治愈,身体健康,才会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是有意义。

当然,996不能成为一种强制性的文化或上升为制度,这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概念。并不是实行了996工作制企业便会有高效的发展,员工便能得到更高的薪酬;也不是适应不了996就意味着不够努力不够奋斗;生活,财富,权力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信仰去完成自己的目标,而要完成目标,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方法,学不了谁,也教不了他或她,不然这个世界上也不会有这么多不同的人存在,因为你是你自己。

管它什么996,965,997。要么强大到可以任行于世间,要么默默跟风以得生存,要么找到平衡点,过平凡生活。如果觉得别人的好生活你也想拥有,那么就得自己去努力,抱怨不了,与其抱怨不如去付出行动;如果觉得目前已经很好,那么就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变幻莫测,哪有那么多时间去抱怨为什么,在不断成长的前提下,按自己的工作节奏生活节奏与自己的理想去做,去挖掘这个世界的奥妙。

ID:工作遇上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