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150多个县市,地摊上永远放着一张寻人启事


23年,150多个县市,地摊上永远放着一张寻人启事


寻找儿子是生命中的唯一信仰

一名男子正在用玻璃刀给客人切着玻璃,却突然间失了神,玻璃刀划过了他的手腕,把他的虎口切开了一条食指长的伤口。

“这么多血会死人的呀!赶快送去医院啊!”旁边的人禁不住惊呼,但男子却像感觉不到疼痛似的,眼神焦急地往四处看。

他看到了一个身影很快淹没在人海,那个身影像是他丢失的儿子。

这个男子就是郭晓龙的父亲郭达均,父亲在150多个县市摆过地摊,他的地摊上正中间永远放着一张寻人启事,20多年,寻找他丢失的小儿子郭炎是他生命中唯一的信仰。

鲜血染红了毛巾,父亲呆呆地站在原地。

父亲舍不得花钱去医院,他还要留着钱进货继续摆地摊,他还要去更多的城市寻找弟弟的消息。


23年,150多个县市,地摊上永远放着一张寻人启事


一碗吃剩下的蛋炒饭

郭晓龙一家五口人,他有父母,有弟弟妹妹,共同租住在一个屋顶是瓦片、墙体是泥堆起来的小瓦房里。那时,他们一家刚从农村搬到城市,全家只有三百块钱积蓄。

1995年6月11日,弟弟说他想吃蛋炒饭,母亲做好之后,弟弟吃了一半,父母两人外出打工,晚上收工,却不见了郭炎。

那天晚上,郭晓龙父母找了一个通宵,城里面、桥上、河边、山上,母亲的脚都走肿了,她把鞋子剪破继续找。

弟弟不见了,那半碗蛋炒饭他还没有吃。

四分五裂的家庭

弟弟丢失之后的一年里,父亲变了个人:人恍恍惚惚,每天都用喝酒来麻痹自己,醉了就睡,醒了又喝。经常喝醉了就一个人边抽烟边哭,嘴上不停念叨着弟弟的名字,半夜正睡着时却忽然起来,指着窗户说弟弟在外边,跳起来就跑了出去。

直到天亮,父亲才回来,却已经不记得自己昨晚做了什么。他的精神出了问题。

家里的所有事父亲都不管了,母亲又要打工又要照顾这个家,不到一年的时间,母亲就瘦了二十多斤,三十出头的年纪头发基本上全白了。一个家庭四分五裂。


23年,150多个县市,地摊上永远放着一张寻人启事


20年摆地摊的寻子之路

1988年,父亲带着郭晓龙,拿着寻人启事,开始了摆地摊卖玻璃刀的生活。

“儿子你看,那个孩子像不像你弟弟?”父亲刚把地摊摆上,就看到一个女人牵着一个小孩在买早餐,赶紧问了郭晓龙一句。

“看着背影有点像,不过……”郭晓龙话还没说完,父亲就把手里的烟一扔,冲了过去把小孩转过来仔细端详着。

不是。

父亲很失落。由于常年在外奔波,父亲显得很落魄,小孩的母亲吓了一跳,一边赶紧把孩子护在怀里,一边骂郭达均:“你这臭乞丐,还想抢孩子?”

父亲一声不吭,转身默默地走到摊子旁,只蹲在地上抽烟。

父亲靠地摊在20多年内跑遍了150多个县市,只要听到哪个城市有解救拐卖儿童的消息,他们就坐短途汽车一路地摊摆过去。


他的地摊上,永远有一张寻人启事。

摆地摊的日子,平均一天只挣二三十块钱,吃饭花十块钱,每天晚上住六块到十块一晚的小旅馆,父子俩挤在一张小木板床,甚至没办法翻身。


23年,150多个县市,地摊上永远放着一张寻人启事


妹妹嫁人那一天,父亲决定回家

“女婿是江西人,结了婚女儿就要跟他走了,以后她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妹妹出嫁那天,父亲回家了,母亲擦着眼泪跟他说了这一句话。

看到妹夫把婚戒带在妹妹手上宣誓的那一刻,父亲幡然醒悟:原来自己在外面都这么久了,自己的女儿都长大了,她都要嫁人了!

父亲喝了很多酒,在沙发上哇哇大哭。

这个年近六旬的汉子,奔波寻找了20多年,家里人这些年过得怎么样他不清楚,他把一门心思都放在了找儿子身上。

父亲觉得自己愧对这个家庭,他尽全力弥补。


23年,150多个县市,地摊上永远放着一张寻人启事


2015年,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开始实行,父亲拿着所有积蓄和乡政府的补贴,在乡下修了一所新房子。

他现在把家里安顿好了。还有一句话想对小儿子说:“小旭鹏(郭炎),现在家里已经有新房子了,你快回来把,爸爸年龄也大了,我真怕自己不能等到与你相见那天。”


23年,150多个县市,地摊上永远放着一张寻人启事


郭晓龙和父亲等到了弟弟回来的这一天。《等着我》爱心寻人团最终帮他们找到了郭炎。希望之门打开的一瞬间,郭晓龙、父亲和郭炎相拥在一起。父亲泣不成声,一遍一遍喊着“小旭鹏!小旭鹏!”

提及以前的记忆,郭炎还记得妈妈的蛋炒饭,人生中第一次吃蛋炒饭的场景他还记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