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縉:被灌醉扔到雪地裡凍死的曠世奇才

解縉:被灌醉扔到雪地裡凍死的曠世奇才

《永樂大典》記載了中國14世紀以前,包括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等文獻資料,是中國歷史上的鉅著,全世界第一本真正的百科全書。

《永樂大典》的主編之一,是明朝大才子解縉。他才華橫溢,是聰明人中的龍鳳。解縉自幼聰明絕倫,五歲父親教他詩文,他聽一遍就能記住。七歲就會寫文章,十歲能在一天時間內背誦千言文章,而且背了就不會忘記。十二歲時已經讀完了《四書》和《五經》,這麼聰明的孩子絕對是世間少有的神童。

洪武二十年,解縉參加鄉試,得中解元。洪武二十一年得中進士三甲,授庶吉士,讀中秘書,同年便官至翰林學士,可謂是少年得志。

解縉:被灌醉扔到雪地裡凍死的曠世奇才

太祖朱元璋對解縉很是賞識,曾對他說:“朕與爾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當知無不言。”解縉到底是年輕氣盛,閱歷又少,聽老皇帝這麼一說,一激動,當天就寫下萬言書,呈於皇上。這就是著名的《大皰西封事》,大到朝廷用刑苛責、用人不當、聚斂無度、小到皇上應該讀什麼書,解縉都羅列出來。

太祖看了非常滿意,連誇他有才。這一誇,把個青年才俊解縉誇得更加疏狂,言語毫無顧忌。

後來,解縉又上書《太平上策》。到底是年輕,他在裡面竟然提到了明初分封諸王的隱患。太祖是個護犢子的人,解縉這麼說,老皇帝當然不高興了。這是朕的家事,也用得著你這毛頭小子來管?但是,老謀深算的朱元璋並未顯露自己的不滿。直到洪武二十三,韓國公李善長被迫自殺,解縉站出來執筆起草,為李善長辨冤。

解縉:被灌醉扔到雪地裡凍死的曠世奇才

解縉不愧為明朝第一大才子,這奏疏寫得精彩絕倫,簡直讓太祖啞口無言。他在奏疏裡說:“竊見太師李善長,與陛下同一心,出萬死,以得天下,為勳臣第一。生封公,死封王,男尚公主,親戚皆被寵榮,人臣之分極矣,志願亦已足矣,天下富貴無以復加矣。若謂其自圖謀不軌,尚可未知,揆之事理,大謬不然矣。”“使善長佐胡惟庸,成事亦不過功臣第一而已矣,太師國公封王而已矣,尚主納妃而已矣,豈復有加於今日之富貴者乎?且善長豈不知天命不可幸求,取天下於百戰而難危也矣!”

憑心說,解縉說的是大實話。除非李善長自己想做皇帝,他若輔佐胡惟庸,成功後,最大的利益也就跟以前一樣,那他做這一切,不是多此一舉麼?

解縉:被灌醉扔到雪地裡凍死的曠世奇才

這還不是主要的,他還在奏疏裡警告皇帝,以後別這麼做了“功如李善長,尚且如此”,會讓人心寒,失去人心。最後,解縉還豪言壯語道:“言出而禍必隨之,然恥立於聖朝,而無諫諍之士。”言外之意,我已經做好了下地獄的準備。

不久他又撰文彈劾都御史袁泰。說袁泰的行為“天地不容,人神共怒。”說實話,解縉真沒彈劾錯,這袁泰還真是個該懲罰的主。

但是,解縉做的這些事,終於讓老皇帝失去了耐心。敢對我指手畫腳,朕偏不聽你的。太祖不理解縉的奏疏,寬恕了袁泰的罪責,還指責解縉缺乏涵養。雖然朱元璋對解縉很是氣憤,但是,卻並未制裁解縉。由此看來,太祖是真的愛惜他這個人才。

當解縉父親解開進京見皇上時,老皇帝做出一個決定,讓解開把兒子帶回家,讓其在家繼續讀書修為,十年後再用。太祖也算給足瞭解縉面子,就這麼體面地把他發回了老家。這一年解縉剛剛二十二歲,出仕也不過三年多。

解縉:被灌醉扔到雪地裡凍死的曠世奇才

就這樣,解縉回到老家,一呆就是七年多。但是很遺憾的是,十年之約未到,太祖卻駕鶴西去。解縉簡直欲哭無淚,還有兩年多就熬到頭了,老皇上這一去,把十年之約也給帶走了。解縉懷著悲傷無奈的心情,趕往南京,弔唁太祖。

解縉恃才而傲,仗義執言,曾經得罪過不少朝中大臣,這些人可都記得太祖跟解縉的十年之約。當時,解縉的老父親年逾九十,他的母親去世還未下葬,於是有人便以此彈劾解縉,說他不忠不孝。

在那個忠孝第一的年代,解縉的行為有悖論理,讓人不恥,建文帝一道命令,便將其貶到陝西臨洮河州衛,充當小官吏。解縉很不適應中原的氣候,他極其苦惱,終於低下了高傲的頭顱,寫信給禮部侍郎董倫,求他幫幫自己。

解縉:被灌醉扔到雪地裡凍死的曠世奇才

解才子確實不是浪得虛名,他的信聲情並茂深深打動了董倫,在董倫的推薦下,解縉終於又回到了南京。

但是建文帝並沒有重用解縉,他只是屈就一個無關緊要的小官。這可能就是朱棣奪了建文帝位後,解縉立即倒戈朱棣的主要原因。

解縉藏起“分封肇禍”的預言,積極迎接新帝,還為朱棣草擬了《登極詔》。他在《登極詔》裡這樣解釋朱棣奪位的過程:朱棣援引“祖訓”起兵靖難清君側,沒想到到南京後,建文帝竟然已經自焚而亡。眾臣皆推他為帝,他再三推辭,萬般無奈,只好答應。他這一寫,給朱棣登位找了個合適的藉口,這也應該就是最初朱棣寵信解縉的緣由。

解縉:被灌醉扔到雪地裡凍死的曠世奇才

朱棣也很夠意思,登位後,就找來解縉等人,讓他們檢閱建文朝時,臣子們上的上千件奏疏,明確指示,把涉及國家經濟數據的留下,其他奏疏全部焚燬。言下之意,以前的老賬翻篇,不論你們做過什麼,朕都不追究了。

最初,朱棣確實對解縉委以重任。重修《太祖實錄》,(當然,解才子那支生花的妙筆,絕對為朱棣做了不少粉飾。)委任解縉主持編纂《永樂大典》,這一切無不昭示,當時,解縉是朱棣的寵臣。

老話說,江山易改稟性難移,一個人的性格,是骨子裡的東西,即便自己再努力去改,也不可能全部改掉。在得到朱棣的寵信後,解縉骨子裡的耿直,使他又觸及了朱棣的底線,最終為此丟了性命。

解縉:被灌醉扔到雪地裡凍死的曠世奇才

朱棣不喜歡長子朱高熾,因為其性情仁厚,身體肥胖,而且又有殘疾。他更喜歡次子朱高熙,他覺得朱高熙的性情更像自己。但是立長子為儲君是慣例,他拿不定主意,所以遲遲未立太子。

朱棣私下問解縉,解縉雖然看透了朱棣的心思,但是性情使然,他還是說:“為長,古來如此,皇長子仁厚,天下歸心。若棄之立次,必興爭端。先例一開,怕將寧日,歷代事可為前車之鑑。”朱棣對此回答並不滿意,他希望聽到與此相反的話。

解縉知道朱棣雖然不喜歡朱高熾,但是卻特別喜愛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便又說:“好聖孫!”那意思,你喜歡朱瞻基,如果不立他爹做太子,以後這朱瞻基怎麼做皇帝?

解縉:被灌醉扔到雪地裡凍死的曠世奇才

最終,朱棣選擇了立朱高熾為太子。這樣的結果,當然讓朱高熙很失望。當得知自己即將到手的太子之位,是被解縉給說黃了,特別恨解縉。於是便經常在朱棣面前說解縉的壞話。雖然朱棣心裡有數,但人家到底是父子,打斷骨頭連著筋,話聽得多了,還是對解縉冷淡了很多。

但解縉卻沒看清這一幕,他還不識時務地直言勸諫朱棣:“啟爭也,不可。”讓他約束朱高熙的行為,以防他有違逆。朱棣跟他老爹一樣護犢子,解縉這麼說,自然惹惱了朱棣,他斥責解縉“離間骨肉”。後來,朱高熙又誣陷解縉洩露朝廷機密,朱棣便將解縉貶謫到了廣西。

朱高熙並不想放過解縉,他尋找一切機會欲將解縉置於死地。這個機會,終於讓他等來了。朱棣帶兵北征,太子暫時主持朝政,解縉進朝奏事。朱高熙便利用這件事大做文章,他對朱棣說:“伺上出,私現太子,徑歸,無人臣禮。”言外之意解縉趁皇上不在朝,進京與太子見面,有圖謀不軌的意圖。那意思,老爹,你快被人架空了!

解縉:被灌醉扔到雪地裡凍死的曠世奇才

這一下可撓到了朱棣的癢處,朱棣一直很忌諱太子越權,朱高熙這麼一挑撥,立時大怒,把解縉關進了大牢。

這件事明擺著是朱高熙誣陷,但可悲的是,朝中卻無一人站出來為解縉說話。就這樣,解縉的大牢一坐就是三年多。

永樂十三年,錦衣衛指揮使紀綱,將準備赦免的囚犯名單,呈於朱棣。當朱棣在名單上看到解縉名字時,曾經說“天下不可一日無我,我則不可一日少解縉”的朱棣,竟然說了句:“縉猶在耶?”意思是說:解縉還活著?

解縉:被灌醉扔到雪地裡凍死的曠世奇才

紀綱曾跟解縉有過節,讀懂朱棣話中的殺機,生怕皇上改了主意,立即趕到監獄,用酒把解縉灌醉,令人將其拖到雪地裡,用雪埋起來。一代才子解縉就這麼被活活凍死了,死時,才年僅四十七歲。

解縉在建文朝亡時,沒有選擇跟方孝孺一樣死忠建文,而是立即倒向朱棣,讓很多人覺得他很不地道。但是縱觀他之前的坎坷,這也不能全怪他,歷盡坎坷的人會變得“油”一些,其實是很正常的事,但是,解縉骨子裡更多的是保留了他的真性情,否則,他也不會淪落到被凍死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