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波“獨角獸”會是哪些公司?


新的獨角獸公司,永遠在路上

諸如Uber和Airbnb這類公司,屬於成長為科技巨頭的早期創業公司的一部分,它們的價值很快達到了10億美元。能夠被稱為“獨角獸”的企業層出不窮,所選擇的行業和服務對象也與自己的“前輩們”不一樣,有些在開拓自己客戶的同時甚至還為老牌獨角獸公司提供服務。同時,新一波可能的獨角獸企業也呈現出“全球開花”的趨勢,而不僅僅集中於少數幾個國家。

下一波“獨角獸”會是哪些公司?


價值10億美元的科技創業公司曾經像獨角獸一樣罕見,但現在它們已經足夠多了,長江後浪推前浪,新的獨角獸仍在路上。而且隨著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與智能化需求增加,針對行業細分的創業公司依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硅谷目前的一批高估值科技創業公司,包括如今家喻戶曉的Uber和Airbnb,都得益於智能手機和廉價雲計算的普及。許多這樣的公司只是通過簡單地利用現有業務(如出租車、食品快遞和酒店)並將其數字化、智能化和移動化,就實現了巨大的業務擴張,建立起了全球帝國,享受到了第一波紅利。一些創業公司甚至突破了“獨角獸”的規模成為了巨頭:比如Uber,今年的估值可能達到1200億美元。

但隨著這些公司逐漸成熟並準備上市,顛覆傳統行業的簡單機會正在枯竭。現在,許多可能成為下一個獨角獸的新興公司都把重心都放在了特定的行業,比如農場、銀行和生命科學等,寄希望在發現藍海的過程中開拓出新的發展模式和利潤空間。

根據跟蹤風險投資和創業公司的CB Insights為《紐約時報》所做的一項分析得出的結論,CB Insights利用各種數據——包括財務健康狀況、一家公司所服務的市場的實力和規模——確定了50家最有可能成為下一波獨角獸的創業公司(儘管不能保證它們一定能實現)。

軟件行業的創業公司似乎很無聊,在程序員話題熱度逐漸遞減的當下,許多專注於軟件的公司想要在一片競爭激烈的紅海中打開自己的天地彷彿困難重重。但是Emergence公司的投資人Jason Green表示,仍然有很多公司能夠迅速地增長取得不俗的成績,是因為農業等行業在適應科技時代的同時需要更多的軟件工具,例如農業這一行業明明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卻總被有意無意地忽視,因此行業需求也難以得到滿足,針對農業的軟件工具自然就能夠迅速佔領市場。更不要說,連Emergence公司自己也在雲軟件公司方面投資良多,毫無疑問對這一領域的未來有著較強的信心。

Forerunner Ventures的風險投資人Kirsten Green表示,“也許它不像第一波浪潮中的公司那麼吸引人。但這些產業中有很多都是我們生活和商業中必不可少的巨大產業,它們也需要現代化,只不過在第一波浪潮中不曾受到青睞罷了。”

除了繼續在未受關注的行業和產業內耕耘,未來可能後來居上的明星創業公司們也可以“依附在科技巨頭的身上”,其他潛在的獨角獸公司諸如Checkr和Earnin,正是通過向上一代獨角獸公司提供服務,在它們的基礎上建立其自家的業務大廈。CB Insights還指出,瞄準特定年齡段的受眾群體也是不錯的選擇,千禧一代女性青睞的三家創業公司——Glossier、Zola和Faire——都是下一波獨角獸的候選人。

CB Insights首席執行官Anand Sanwal表示,當前,獨角獸創業公司的成長速度超過以往任何時候,其中一些公司可能會很快達到10億美元的門檻。一輪又一輪的1億美元或更多的融資——要知道,1億美元曾經是一筆令人瞠目的鉅額資金——已經變得很稀鬆平常。如今,中國有315家獨角獸企業,而在2015年僅有131家,這樣的增長速度很難不讓人對未來的明星公司們有所期待。

Sanwal表示,“如果你是那些發展勢頭強勁的公司之一,投資人們就會紛至沓來,急匆匆地想要叩開你的大門,因為他們對投資下一個贏家非常感興趣。”

下面我們來看看幾個後起之秀。

為科學、農場、金融以及其他領域服務的軟件

2012年,Sajith Wickramasekara創立了Benchling。他創立這家公司的初衷是為了解決自己在麻省理工學院(MIT)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使用過時的技術工具時遇到的一些挫折。

總部位於舊金山的Benchling公司提供軟件的可以讓實驗室的科學家們用存儲在雲端的可搜索記錄來代替紙質筆記本。Wickramasekara認為,通過這種方式,科學家們可以更輕易地利用這些記錄進行合作,從而促進實驗效率。年輕的研究人員也越來越需要這樣的工具。

Benchling的首席營銷官Kaiser Mulla-Feroze表示:“軟件已經在經濟的許多不同領域扮演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但在科學領域卻落後了一大截,後者對於能夠提高效率的軟件工具需求非常明顯。”

如今,有14萬名科學家都在使用Benchling的軟件,其中包括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使用免費軟件的學者,以及Pfizer公司和Regeneron公司等付費客戶。Kaiser Mulla-Feroze表示,Benchling每年向規模較小的公司收取1.5萬美元的費用,而那些使用更先進功能的大客戶每年則要支付數百萬美元。

如今,Benchling已經籌集了近3000萬美元的資金。Kaiser Mulla-Feroze表示,去年,這家創業公司的收入和客戶數量增加了兩倍。

隨著不同行業採用更多的技術,該公司可以說是新型軟件創業公司的代表。風險投資人Green表說,很明顯,針對小眾領域的軟件提供的機會比之前預期的要大得多,而且未來可以預計,隨著這一市場的開發,眾多資本和公司會將注意力和資源向這些領域投放。

zCB Insights的Sanwal表示,“醫療保健、汽車、零售、消費品和先進製造企業——它們都在試圖弄明白技術是如何幫助降低成本的,或者技術將如何幫助它們建立起下一個商業模式。”

符合這一描述的其他快速增長的創業公司還包括Farmers Business Network,這家公司是谷歌項目經理Charles Baron和連續創業者、風險投資人Amol Deshpande在2014年共同創立的。該公司向農場主收取每年700美元的費用,讓他們分享和分析有關農場的數據,購買供應品並出售作物。Baron表示,自己的這家創業公司已經擁有7700家農場客戶,已經獲得了近2億美元的融資。

Baron補充說,10年前,在雲計算普及和農業流程“數字化”之前,像Farmers Business Network這樣的公司是不可能存在的。現在,農場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數據,而Farmers Business Network可以幫助他們處理和使用這些數據來做決定,尤其是在過去農業並沒有在第一波浪潮中受到重視的情況下,這樣的努力不僅顯得彌足珍貴,更為創業者帶來了可以預見的獲益前景。

“農業正在經歷一場數字革命,”他說。

為千禧一代的女性服務

2013年,當Shan-Lyn Ma身邊的的朋友們陸續開始結婚時,她注意到大多數婚禮策劃的電子工具都過時了,要麼設計拙劣,要麼耗資不菲,很難為用戶們提供合意的服務。

於是,Shan-Lyn Ma完美地抓住了這個機會,創立了Zola,這是一家提供免費婚禮登記服務的婚慶O2O公司。她之前曾在Gilt Groupe網站工作,該網站為設計師商品提供閃購服務。

Zola目前在其註冊中心銷售了7萬件禮品。該公司還開發了在線賓客名單和R.S.V.P.跟蹤等工具,旨在吸引更多的夫婦使用其產品。該網站深受千禧一代的歡迎,使該公司獲得了1.4億美元的融資,估值達到6億美元。

千禧一代的消費推動下的創業公司中,有三家有望成為獨角獸,Zola是其中之一。另外兩家分別是紐約的美容產品公司Glossier以及批發當地精品店商品的在線市場Faire,這兩家公司也在很大程度上通過迎合年輕觀眾而發展壯大,從而躋身於獨角獸候選人的名單之中。

2017年創立Faire的Max Rhodes表示,千禧一代女性正在推動當地精品店的復甦。他說,這些購物者“不想開車去購物中心,買儘可能便宜的東西。她們想要有故事的獨特產品。”

零工經濟的未來

Uber和Airbnb等公司的崛起,為新的創業公司埋下了崛起的種子。

其中之一是Checkr,它是由Daniel Yanisse和Jonathan Perichon於2014年創立的,Perichon曾在快遞創業公司Deliv擔任軟件工程師。他們倆都對想要為Deliv僱傭的送貨司機的背景調查進展緩慢感到沮喪,因此乾脆創建了自己的公司來加速這一過程。

現在Checkr與Uber、Lyft和Instacart合作,在獨角獸前輩們的經濟體系中逐漸發展壯大。與此同時,它還增加了其他類型的客戶,比如保險公司Allstate。

投資這家創業公司的風投公司Accel的合夥人Rich Wong形象地比喻說,Checkr正在向零工經濟銷售“鎬和鏟子”,就像當初美國西部淘金夢中Levi's通過給淘金客們銷售牛仔褲賺的盆滿缽滿一樣。

另一家服務零工經濟工人的潛在獨角獸是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Palo Alto的Earnin,該公司成立於2012年。Earnin開發了一款向工人提供免費現金預付款的app,它與Uber有合作關係,讓司機在提供服務後立即獲得酬勞。

Earnin的創始人Ram Palaniappan說,這款app的下載量超過了100萬次,用戶平均每月打開25次。

其他

值得注意的是,17家迅速崛起的創業公司分佈在全球各地。

CB Insights認為,印度有五家公司、中國有四家公司、拉丁美洲有三家公司的估值在未來可能達到10億美元。這些公司包括巴西創業公司CargoX,該公司利用技術提高了貨運公司的效率,還有澳大利亞公司Deputy,該公司為企業提供管理小時工的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