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历史的徐州烙(luo)馍,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记忆

我和我先生喜欢逛菜场,在徐州市区的菜场,总能看见三三两两的小摊在叫卖烙馍,放在白色的泡沫保温箱里,一小包一小包的包好,一般五六块钱一斤,一袋就是一斤.烙馍只能当天烙制当天吃,上午烙中午卖,中午烙下午卖,所以买完拿到手里还是温热的.

徐州烙馍是江苏徐州著名的小吃,在徐州众多的面食中,这是一种看似极为平常却又颇为独特的,也是令徐州人百吃不厌的面食。

烙馍既不同于北方的单饼那样松软无力,也不同于山东煎饼。烙馍作为一种徐州特有的面食,已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楚汉相争时,刘邦率兵与项羽作战,因刘邦的军队纪律严明而深受徐州老百姓的拥戴。为了能让行军途中刘邦的军队吃上一顿饱饭,徐州的老百姓急中生智,发明了一种既简捷快速又方便实惠的面食——烙馍。

旧时徐州都是自家烙制烙馍,一般妻子擀、丈夫翻,也有嫂嫂、大婶们合伙制作的,谈笑风生中飘出烙馍的香味,有点像是逢年过节时候的一起包饺子的景象。不过现在都是手工作坊、社区里的地摊,社区也只有那些老旧小区里面有,新建小区里面都没有。如果想吃也只能自己找,或者去菜场买了.

两千多年历史的徐州烙(luo)馍,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记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烙烙馍叫卖已经成了一项徐州特有的活计.细心的徐州人会发现在每个小区总会发现有这么个简易棚,棚里三两个妇人在那忙活着,你和面,她擀面,再一个烧火翻饼,热火朝天,井然有序.只见就那么一会,一大坨面就变成了一张张又大又圆又薄的烙馍.

两千多年历史的徐州烙(luo)馍,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记忆

我们看着简单,但是烙烙馍可是需要下功夫的.和面这一项就及其讲究.面和的硬了擀着费劲,烙出来的烙馍发硬,面和软了,擀出来容易破容易变形.将和好、“醒”好的面,分成单个馍剂,然后用特制的擀面杖擀。擀馍的好手每斤面能擀十六个,还要又大又圆又匀且薄。烙馍擀好了,这翻烙馍更是需要手速.面皮先是在鏊子上烙几秒,然后用丕子从中间挑起,一反一正,一左一右几秒,烙馍就成了.

刚烙出来的烙馍既松软又带着一丝丝的焦脆,拿在手里还有点烫手.这时候如果有一盘酸辣土豆丝,或者辣椒炒小鱼,卷上一包菜吃那才叫过瘾.

烙馍可不止卷菜这一种吃法,徐州人对吃可是充满了想象力.徐州有道菜,叫烙馍卷烙馍,更是把烙馍的吃法发挥到极致.只见端上来的盘子里一半是烙馍,另一半却是烙馍丝在油锅里炸的焦脆,用普通的烙馍卷上油炸烙馍,外层松软,内层嘎嘣脆,别有一番风味.

两千多年历史的徐州烙(luo)馍,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记忆

徐州还有一道特色小吃,那就是烙馍卷馓子,和上面提到的烙馍卷烙馍这道菜神似.炸烙馍不易得,但是这馓子可是到处都有的卖,所以如果某天晚上不想炒菜也不想做饭,去菜场买斤烙馍,再买包馓子,这一顿饭也就解决了.

徐州人喜欢吃炸串,各种菜放油锅里一炸,放上甜酱辣酱酸辣酱,这时候烙馍是少不了的,用烙馍一卷,准让你吃的心满意足,没准这手上衣服上还能给你留点油哈哈.不止能卷炸串,吃烧烤的时候,喝完酒想吃点饭,烙馍卷肉串是肯定少不了的,一边聊天,一边忙活着往烙馍里卷肉串,这绝对是很多徐州人都有的经历啊.

两千多年历史的徐州烙(luo)馍,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记忆

烙馍作为徐州特有的食物,通过写这篇文章,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徐州的这道独特面食,也让咱徐州人重温家乡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