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王起兵造反,皇帝竟然反过来将功臣给杀了?

历史乃前车之鉴,前人为之所得,我今奉为模范;如有失策,我当设法避免。

汉初,高祖刘邦总结以往经验,决定实行“郡国并行”的政治制度,他认为周天子之所以没落,是因为分封的诸侯大多不是本家人,而秦朝之所以短暂,则因为没有同性诸侯作为屏障。

故,在公元前201,他开始大力铲除异姓王势力,并着手建立同性王国的框架,还立下“非刘性不王”的誓言。

诸侯王起兵造反,皇帝竟然反过来将功臣给杀了?

从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刘邦的想法自然是错误的,随着诸侯王的势力逐渐增大,地方与中央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才引出了后面的汉武帝“推恩令”削藩,而削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奠定削藩大局的一场战争——七国之乱。

(一)

吴王濞恐削地无已,因以此发谋,欲举事。

——史记·吴王濞列传

吴王刘濞乃是刘邦兄长的儿子,高祖定天下后,淮南王反叛,刘濞随高祖出征平乱。那时的刘濞正值年少,强壮有力,杀敌勇猛。

平叛后,刘濞被高祖封为吴王,掌管吴、会稽之地。

诸侯王起兵造反,皇帝竟然反过来将功臣给杀了?

刘濞画像

在吴地的豫章郡有铜矿,刘濞以此来私铸铜钱,又因为吴国临近大海,他又煮海制盐,偷偷贩卖。

在吴王刘濞的种种不法行为下,吴国变得经济繁荣,百姓甚至不用纳税,国力空前强大,快有了和朝廷对抗的实力。

其实吴王早有不臣之心,在汉文帝时,吴太子进宫陪当时还身为太子的景帝下棋饮酒,而吴人素来骄纵,吴太子也不例外。他与景帝下棋时,发生了一点小争论,便撒泼耍赖,毫无礼仪,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景帝愤怒的拿起棋盘向吴太子脑袋上砸去,顿时吴太子命丧当场。

诸侯王起兵造反,皇帝竟然反过来将功臣给杀了?

消息传到吴国,吴王知道后便称病不朝,而汉文帝觉得有愧于吴王,就没有追究吴王的罪过,还给予他免朝的特权,这在吴王眼里被当成了软弱。

(二)

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晁错《削藩令》

晁错,曾经的太子家令,现今的御史大夫。

景帝上位后,他再三上书希望朝廷能够削藩,消灭诸侯王的势力。景帝被说动了,毕竟对帝王来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公元前152年,赵王被削去河间郡;赵王因为卖官鬻爵被削去六个县;两年后,楚王因在薄太后服丧期间行淫乱之事被削去东海郡,吴王也将被削去豫章郡与会稽郡。

这一连串的动作早已让吴王按耐不住了,飓风过岗,伏草惟存,像他这种大树却是首当其冲。

当削藩的文书下达到吴国时,刘濞下令,将汉廷驻在吴国两千石俸禄以下的官员全部处死,吴王刘濞联合其他六个诸侯王,打出了“清君侧,诛晁错”的口号反叛。这六个诸侯王分别是: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

吴国境内,从十四岁至六十二岁年龄段的人都被征入伍,组成了浩浩荡荡的二十万大军。

诸侯王起兵造反,皇帝竟然反过来将功臣给杀了?

御史大夫晁错,荧惑天子,侵夺诸侯,蔽忠塞贤,朝廷疾怨,诸侯皆有倍畔之意,人事极矣......故吴王欲内以晁错为讨,外随大王後车,彷徉天下,所乡者降,所指者下,天下莫敢不服......

——吴使应高劝胶西王

(三)

景帝听到诸王反叛的消息后大为震惊,不过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平乱,而是安抚。他要去安抚豺狼!

景帝接受了曾经的吴国丞相袁盎的建议,杀晁错以安诸侯。

方今计独斩晁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削地,则兵可无血刃而俱罢。

——袁盎

实在是天真!御史大夫晁错就这样被景帝骗到东市腰斩,后世无不扼腕叹息。

诸侯王起兵造反,皇帝竟然反过来将功臣给杀了?

诛晁错后,刘濞不但没有归顺,反而自称东帝,气势嚣张。

景帝此时方才醒悟,他才发现诸侯的目的并不是他身边的晁错,而是他身后的帝位。

于是,条侯周亚夫奉命去攻吴、楚;曲周侯郦寄则进攻赵;将军栾布攻齐;大将军窦婴驻扎在荥阳,监视齐、赵的军队。

诸侯王起兵造反,皇帝竟然反过来将功臣给杀了?

吴王将全部兵力集中去攻打梁国,因梁国是朝廷的屏障,梁王刘武更是景帝的同母弟。

面对轮番攻击,刘武向周亚夫求救,周亚夫却按兵不动,屯师梁国以北的昌邑。

吴兵又将刀锋指向周亚夫,周亚夫表面上坚守不占,私下却派出一支奇兵断绝了吴军的粮道,失去了粮草的吴军只能作困兽之斗,被周亚夫一点点的歼灭、俘虏。

吴王随即逃到东越后,却被东越王砍头献给朝廷。其余的几国也逃不了覆灭的下场。

(四)

此役过后,地方再无实力与中央抗争,汉景帝则继续实行“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方策,这亦是“推恩令”的早期形势。

诸侯王也从此失去任免官吏、征收赋税等权力,中央集权进一步加深。

其实吴王是很可惜的,史记记载,在吴王刚发兵的时候,有一位田禄伯将军建议,取消军队集结的模式,派五万人从淮南、长沙攻入武关,然后再东进会师或是直取长安。可惜被吴王拒绝。

诸侯王起兵造反,皇帝竟然反过来将功臣给杀了?

还有一位恒将军也劝过吴王,他说,吴军大多是步兵,适合于险要地势作战,面对久攻不下的城池,不如放弃直攻洛阳,这样就算不能入关,大势也已定。

而这位恒将军却被老将轻视嘲笑“安知大虑乎!”

究竟孰知大虑?“蜩与学鸠笑之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