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營銷案例,如何借別人的錢不用還,別人還很感謝你?

今天分享一個“借力營銷案例”,這家公司主要主營的產品是膩子粉。他直接引用了一個“借”的思維。即,“借別人的錢不用還,別人還很感謝你”,“借別人的錢辦自己的事”。

這裡面最關鍵的是什麼呢?

第一步,怎麼讓別人來感謝你?

基於這個問題,他們是給人超出其預期的價值,而且給的這東西還必須是他所需要的,叫剛需。別人公司都在送蘋果7手機,而他們就直接送車。

第二步呢,首先要考慮的是這個錢問誰借?誰的錢會更容易借?答案是問客戶借。

第三步呢,怎麼借?這裡用了個政策設計。

客戶答謝會當天,凡預存30萬貨款的客戶,送價值7萬元的禮品包,這個禮品裡都是貨真價實的東西,其中有一輛價值五萬元的汽車。

這個政策一出,對於同行而言,他已經不賺錢了。但是賠本的買賣沒人幹,這樣的政策確實是沒有賺客戶本人的錢,客戶得到了大大的實惠,

他是賺了第三方的錢。如何賺?(後面給大家分析下)。

至於如何賺第三方的錢,暫時先放這裡後面結合一起解析,那就是第四步了,借來幹什麼?答案是借來的錢來延伸他們產業鏈。

運用到免費模式中,“借”的思維,運用贈品模型、充值模型、產品分級模型以及時間模型,當天預存貨款送車的政策推出,一天共計收到現金1000萬。

收到這錢有兩大利好,第一,企業不再缺資金,不用再向銀行貸款承擔利息了。第二,此政策吸引了很多新的訂單,牢牢的鎖定了新老客戶。

客戶把貨款預存在他們公司就不會換其他公司合作了。想留住客戶這是最好的途徑之一,管住一個人的錢就能管住一個人的心,就能管住一個讓人的行為。

接下來給各位老總們算個帳:

預存30萬送7萬,這個政策中,基本上舍去了20%的利潤。這樣做基本不賺錢。換句話說,只要有人把我這捨去的20%的利潤給補貼回來,就等於沒有花一分錢的成本收到1000萬,而且還牢牢的鎖定了客戶。如何把20%捨去的利潤賺回來?

第一:車體廣告,這送的車是做好廣告、上好牌照以後送給客戶的。廣告我們可以賺廣告費。

第二:保險,三年的保險要在我指定的公司購買。統一購險,保險公司給予返利。

第三:預購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如,鈣粉、各種纖維素等。由於行業中很多上游生產廠家都會經常面臨資金短缺問題,我們零利息給上游合作商進行資金支持。

我們可以將半年或者一年所需的貨款預付了,上游廠商只需要在鈣粉產品上給予我司部分讓利就可以了。這樣我司的採購成本就降低了,等同於利潤增加。

對於上游而言,他可以根據行情提前採購原材料,以免原材料價格波動。這樣以來,上游解決了資金難題,又同時鎖定了我司這個大客戶。雙贏。

第四、可以在這基礎上再思考可以挖掘更多盈利點優化下。留給各位老總思考下。

此三項盈利點就足以抵消讓利給顧客的那20%利潤了。這個政策一出,同時鎖定了上下游,整合了產業鏈。整個政策設計都至始至終的圍繞這人性展開,叫“誘之以利”。

因為,人們不是為了買產品,而是為了買好處和解決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